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交易所”相关结果12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9

      早在2008年,北京和上海就成立了碳交易所,然后天津、广州、武汉、昆明、新疆等地都相继成立了碳交易所,这些碳交易所都是地方性的,规模小且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以及产权等方面都很不完善。

      国内七省市将启动<mark>碳交易</mark>试点 强制性碳减排<mark>交易</mark>即将铺开,专家称难点问题仍待解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1-23

      目前业界说得较多的都是碳交易的好处,比如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等,碳交易所更是希望碳交易的正面宣传越多越好。可是,碳交易背后的难点究竟是是么?中国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1-01

      而美国也在碳交易方面做了探索,像纽约的碳交易所,采取自愿方式进行碳交易,成本大约是0.25美分/吨,只是目前看来有点难以为继。...刘燕华最后指出,碳交易早晚要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碳交易市场上缺乏类似于股权、期权这样的碳金融秩序。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14

      缺乏规范体系,难与国外对接洲际交易所的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告诉南都记者,碳交易能否做得起来,不仅依赖于碳交易所的建立,更依赖于其背后的制度、规则设计,而交易的实施也是不容忽视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07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纲要出台之后,今年国内碳交易所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有消息显示,近期四川、广东、厦门、重庆等省市都在考虑筹备碳排放交易计划,或准备建立碳交易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