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领域”相关结果274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来源:普益标准2021-06-24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多次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发展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行动,以实现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

      低温脱硝助力节能减排 同兴环保发力减污降碳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02

      排放领域,企业早布局即早受益。同兴环保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降碳技术研究,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着力开展技术创新。...在上述项目获得成功后,日照钢铁后续多台烧结机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均选择了低温脱硝工艺。

      中国碳<mark>排放</mark>权交易的政策演变

      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2021-05-27

      本文作为“碳中和”系列文章之一,旨在梳理回顾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历史沿革,介绍中国在碳排放领域的政策演变。...自此,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拉开序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无论是在立法建设层面,还是在实务操作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源:中电联2021-05-17

      参与制定了2019-2020年度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编制了《发电企业碳排放交易技术指南》用于指导企业实践;开展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碳排放领域应用研究并编制了技术规范;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04-29

      从最新公布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中美要在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合作。...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介绍,实现碳中和不仅要在碳排放领域采用更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在碳吸收或碳移除环节发展新技术,ccus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技术路线。...近10年来,我国能源央企在ccus领域开展了多种尝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介绍,实现碳中和不仅要在碳排放领域采用更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在碳吸收或碳移除环节发展新技术,ccus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技术路线。...近10年来,我国能源央企在ccus领域开展了多种尝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介绍,实现碳中和不仅要在碳排放领域采用更好的技术,同时还要在碳吸收或碳移除环节发展新技术,ccus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技术路线。...近10年来,我国能源央企在ccus领域开展了多种尝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4

      无独有偶,同为工业重点排放领域的建材、钢铁、石化等领域,均提出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比国家目标提前5年。...钢铁行业是中国工业领域第一大碳排放行业。我国钢铁行业每年可消费5.5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1%,碳排放量贡献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4

      无独有偶,同为工业重点排放领域的建材、钢铁、石化等领域,均提出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比国家目标提前5年。...钢铁行业是中国工业领域第一大碳排放行业。我国钢铁行业每年可消费5.5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1%,碳排放量贡献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

      国家电投谢丽萍:双碳目标与综合智慧能源实践的探索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4-08

      另外一方面,从能源相关碳排放领域构成来看,包括电力、热力,还有工业、交通、建筑,这是几个最主要的碳排放领域,它们的变化趋势必将影响到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交通领域的电气化率是非常低的。交通领域要加快电气化进程的,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从2020年11月,国家连续发文,推动绿色交通发展,主推节能减排,低碳交通。

      来源:中冶东方2021-03-30

      3月29日,中冶东方凭借“湿法净化实现超低排放”的专有技术成功签订云南太标集团钢渣处理及含尘湿烟气净化总承包项目,在钢渣湿烟气通过湿法净化实现超低排放领域再添新业绩。...另外,中冶东方在湿法净化实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净化消白一体化装置,将为钢渣热焖蒸汽、高炉冲渣蒸汽等领域的净化消白再添新的工艺技术保障。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徐春明分析认为,若2050年实现1亿吨氢气的终端应用,通过化石能源制氢需要消耗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超过5亿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12亿至18亿吨,这样一来,氢能产业反而成为一个庞大的耗能和碳排放领域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徐春明分析认为,若2050年实现1亿吨氢气的终端应用,通过化石能源制氢需要消耗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超过5亿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12亿至18亿吨,这样一来,氢能产业反而成为一个庞大的耗能和碳排放领域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8

      和其他诸如碳税、更高的强制能效标准、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等相比,因总量控制市场的特有属性,碳市场直接与碳排放的绝对数值挂钩,在其涵盖的社会排放领域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减排效果并评估气候变化控制指标是否达成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7

      和其他诸如碳税、更高的强制能效标准、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等相比,因总量控制市场的特有属性,碳市场直接与碳排放的绝对数值挂钩,在其涵盖的社会排放领域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减排效果并评估气候变化控制指标是否达成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7

      和其他诸如碳税、更高的强制能效标准、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等相比,因总量控制市场的特有属性,碳市场直接与碳排放的绝对数值挂钩,在其涵盖的社会排放领域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减排效果并评估气候变化控制指标是否达成

      来源:韦伯咨询2020-11-03

      工业源是vocs的重点排放领域,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而建筑装饰、餐饮油烟等生活源和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的vocs所占比例仅分别为19.6%和21.5%。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0-19

      排放领域看,能源活动仍是我国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来源,约92.6亿吨,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3.6%,而且呈逐年增长态势。...核电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9克/千瓦时;煤电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约1072.4克/千瓦时;即使是水电总体碳排放量也在12克/千瓦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30

      排放治理还有空间火电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在排放领域还有很大的治理空间。“脱硫废水管理方面,现有政策规范与国家、地方最新环保要求不匹配,经常不具备操作性。...朱法华认为,“十四五”期间,火电在环保领域将朝着资源化方向发展。气,从超低排放到优化有组织、覆盖物组织排放;水,从实现达标排放到‘减排+资源化’;固,从综合利用到危废资源再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