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柔性负荷调度”相关结果169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11-23

      南瑞集团将在该工程中提供的多项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多能互补协调控制平台可实现对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资源的互动协调控制,即插即用装备可以让新能源像u盘一样方便地接入电网,世界首套四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可大大提高区域内供电可靠性

      来源:科技日报2017-11-15

      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技术通过研究异质电源与柔性负荷响应不确定性统一模型和电力系统大规模分析及优化的计算方法,采用计及置信区间的多周期多目标调度计划生成电网经济运行域,结合数据挖掘和智能学习技术对大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多维度实时评估

      来源:能源评论2017-11-07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接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网与互联网、能源网等深度融合,未来城市能源电网将演化形成广域协同、具有高自治性、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的复杂网络,从而构成能源与信息高度耦合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大量多类型分布式能源、储能和柔性负荷所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17-08-18

      2.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1)自愈控制(2)态势感知(3)分布式电源/微网/柔性负荷集群控制(4)电压无功优化技术3.配电网态势感知配电网态势感知:在一定时空尺度下,对当前电网状态的直观全面感知,对可能引起电网态势发生变化的各种要素获取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7-05-19

      就家庭能源系统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利用可控发电单元如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等进行能量平衡管理,缺乏对柔性负荷的控制。虚拟储能是一种利用其他装置或者调度策略来平衡电力系统能量的思想。...摘要文章针对家庭场景下的风光储能源微电网,从微电网需求侧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负荷控制和虚拟储能的能量优化管理策略。

      售电侧改革背景下“互联网+”电能替代发展路线

      来源:电网技术2017-01-10

      需求侧资源是实现能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鼓励灵活柔性负荷类型能加强负荷的可调控性,提升需求侧响应潜力;在“互联网+”电能替代的技术背景下,需求响应的概念从传统的价格/激励信号响应模式,扩展为“集中调控、

      来源:电网技术杂志2016-10-20

      文献提出了全网集中优化、区域协调校正的adn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在长周期内协调全网有功和无功资源,在短周期内将电网划分为若干个可控区域,提出了区域内分布式电源、电压无功设备、柔性负荷的协调校正控制策略。...文献提出了包括日前经济优化和日内滚动修正的优化调度方法,以解决dg引起的配电网过电压问题。但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新能源及负荷的随机性带来的影响。

      来源:电力自动化研究所2016-10-11

      基于负荷代理的分层调度模式,提出了基于节点等效移峰成本曲线的分层优化调度策略,构建了柔性负荷响应调度的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10-11

      笔者提出了柔性负荷的概念,分析了柔性负荷的调节潜力和应用分布式协同控制来充分调动柔性负荷参与电网的功率平衡和频率控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中国电科院专家在演讲中介绍了基于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混合预测方法,利用数字气象信息和实际风电出力量测信息,准确预测各地风电和光伏发电,为国家电网公司的调度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2016-09-08

      ,突破了海浪发电功率波动难以安全稳定并网的瓶颈;4)程林副教授提出主动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方法,精细量化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柔性负荷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可显著提高规划效益;5)孙凯副教授提出了基于宽禁带功率器件的新一代高效并联双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8-25

      该工程通过应用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负荷的主动参与和管理,实现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就地百分之百消纳,还采用配电网集中决策+智能分布相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实现锦州配网的智能调度,大幅降低线损。

      来源:工人日报2016-07-28

      智能配电网工程通过应用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负荷的主动参与和管理,实现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就地100%消纳,还采用锦州配电网集中决策+智能分布相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

      来源:大众网2016-07-04

      同时可以通过整合工业柔性负荷形成虚拟电厂,在出现如电厂机组故障、电网故障、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影响到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时,可将虚拟电厂的负荷资源用于应急调度。...在全国各地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热潮下,淄博供电公司针对电力供需缺口大12.5%的现状以及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对于加强负荷优化管理、丰富柔性控制手段的迫切需求,对高新区工业电力近700家用户进行了调研,分析用电负荷构成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6-22

      智能配电网工程通过应用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负荷的主动参与和管理,实现了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100%,还采用了锦州配电网集中决策+智能分布相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16-06-16

      智能配电网工程通过应用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负荷的主动参与和管理,实现了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就地100%消纳,还采用了锦州配电网集中决策+智能分布相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

      来源: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016-06-13

      智能配电网工程通过应用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负荷的主动参与和管理,实现了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就地100%消纳,还采用了锦州配电网集中决策+智能分布相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3-01

      在微网故障或者自治运行失效无法保证微网内的能量和负荷平衡时,主网将微网作为柔性负荷,提供辅助服务,如能量和负荷转移、需求侧响应、分布式电网的智能投切等进行功率交换,从而保证微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2-1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蒲天骄、李烨等,在2015年第23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为实现主动配电网(adn)中大量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以及储能装置、柔性负荷等可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储能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和考虑用户与电网互动特性的柔性负荷模型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2-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蒲天骄、李烨等,在2015年第23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为实现主动配电网(adn)中大量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以及储能装置、柔性负荷等可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储能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和考虑用户与电网互动特性的柔性负荷模型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016-01-14

      ,以及源网荷协调控制技术、柔性负荷控制技术等。...、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3d建模技术、基于北斗系统的精确定位技术、以空间gis技术为基础的地理空间技术,以小功率家用型即插即用并网系统、小区/大楼级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系统、大型可调度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系统等为基础构成的多种即插即用能源控制技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