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793
      14万吨固废堆放22年 这家化工企业被罚130万!

      来源:环保化工平台2021-06-11

      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固体废物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案【基本案情】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是由上海中远化工有限公司、越州钢铁有限公司、陆良化工厂共同出资组建的国内大型铬盐生产企业,始建于1988年,从开始生产,...▲被铬渣污染后的河边,植被枯竭,寸草不生含铬废渣-危险废物2011年10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向本院提起固体废物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请求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停止侵害

      来源: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2021-06-11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发出公告,请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在本公告发出三十日内将有关情况书面反馈本院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09

      落实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制度,对提起诉讼的机关、组织予以支持。(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组织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06-07

      注重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向发力,构建“诉讼+监督+修复”一体化办案模式,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追究环境侵权责任,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来源:跟着我学法2021-06-02

      日前,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一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上诉案作出终审裁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公诉机关暨原审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王某,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小学文化。

      来源:昆明信息港2021-05-12

      配合国家完成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级及16个州市相继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省和州(市)“1+16”两级赔偿权利人索赔模式;制定实施了关键配套办法,初步建立地方制度体系;建立了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衔接机制

      来源: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21-04-29

      加强草原执法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查处非法开垦、占用草原和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依法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来源:荔枝网2021-03-18

      2020年8月18日,吴江生态环境局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涉案人员汪某某等4人被刑事拘留,吴江区检察院已依法向吴江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山东环境2021-03-06

      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检察院合作成立了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省直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举措新,重点突出到位系统梳理督察、执法、信访等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清单。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02-26

      依法准确适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让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让敢于破坏长江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1-02-25

      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但会面临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果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后果,还有可能引发环境公益诉讼。...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但会面临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果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后果,还有可能引发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法制日报2021-02-13

      6年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案件类型趋于多元,法规制度逐渐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取得长足发展。...6年来,由检察机关以及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逐年增多,基本实现环境公益诉讼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的全覆盖。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02-11

      我国民法典直面这一问题,首次把绿色原则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并在侵权责任编第七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如果仅损害了生态和环境本身,造成公益的损害,而没有侵害具体的民事权益,则仍然难以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11

      该法律规定更多体现的是强调管理目标和执行效率的行政管理要求,与强调全面保护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公益诉讼的修复责任不同。因此,土壤修复的行政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还需要进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1-02-09

      随着2017年7月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修订实施,以及2018年3月“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颁布实施,相关公益诉讼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上海法院受理19起,2020年受理52起,同比上升174%

      来源:绍兴市政府2021-02-07

      造成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符合公益诉讼情形的,鼓励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或者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第八条 【公益诉讼】司法机关在办理大气污染刑事案件时,应当告知责任人、嫌疑人、被告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相关规定,引导、督促责任人、嫌疑人、被告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

      《民法典》视角下的生态环保之道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1-02-07

      其次是参照公益诉讼的模式,创制公共诉讼模式。我是建议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追诉这种自然人的个人法律责任,具体方法可在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就是要创制一个新的诉讼模式。

      来源:法治日报2021-02-03

      对失职失责问题,责成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精准、有效问责;对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低2020年9月,督察组对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督察。...“昌平区园林绿化、北京市十三陵林场等部门及属地政府对企业违法行为未予重视,昌平区玉盛祥石材公司非法采石长达15年,破坏国家级公益林45亩。”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1-30

      同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3个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至今,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逐年增多,已达到20万余件,且仍处于增长趋势。...不仅来自《民法典》实施的影响,《环境保护法》实施已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于环境执法进行补充,鼓励社会组织作为多元共治中的一类主体,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2021-01-27

      因此,按照科斯定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帮助纠正这种利益失衡现象,这包括公益诉讼与环境保护预防机制。公共财政作为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全球环境治理资金和污染物治理的单一来源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