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806
      碳交易的司法救济

      来源:享法互联网JoyLegal2021-08-13

      权利受损者只能通过公益诉讼来获得损害赔偿,增加了得到救济的难度。小结:三种学说各自有各自的优劣之处,难以简单判定哪一种学说是最合适的,无法确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在实践中难道就没有有效救济的手段了吗?...政府部门通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式管理碳排放权,公民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申请司法救济。在立法层级方面相对于民法而言要求更低,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均可立法。缺陷:1.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8-10

      三家公司被自然之友和绿发会发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尽管被告答辩提出,案涉地块已由地方政府收储并交付,环境污染修复责任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著名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事件,受损害的群体包括学生和教师,但是司法判决中没有相关环境侵权诉讼(私益诉讼)记录。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8-10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可以依法向负有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申请调取监测数据、污染损害证据等协助,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第十条 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来源:河南经济报2021-07-19

      对拒不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及时提请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1-07-13

      五、三省共同建立健全赤水河流域司法工作协作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司法协作和多元联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善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支持和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共同预防和惩治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武大大海一舟2021-06-28

      《民法典》第1234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第1235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这两条规范均属对纯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为现实中积极探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奠定了民事实体法的规范基础...《民法典》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规范为生态环境公益的民事救济提供了实体法基础,但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的构建还有赖于单行法的跟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6-18

      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将涉案人员和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对污染环境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龙岗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主持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各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结合大鹏新区生态环境实际,经协商,决定采取在大鹏新区大鹏湾海域开展种植珊瑚的替代性修复的损害赔偿措施。

      来源:法制日报2021-06-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要按职责分工负责,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

      来源:《法学评论》2021-06-18

      《民法典》第1234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第1235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这两条规范均属对纯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为现实中积极探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奠定了民事实体法的规范基础...《民法典》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规范为生态环境公益的民事救济提供了实体法基础,但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的构建还有赖于单行法的跟进。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案例意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是不同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一类新诉讼类型,此类案件的起诉主体是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若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14万吨固废堆放22年 这家化工企业被罚130万!

      来源:环保化工平台2021-06-11

      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固体废物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案【基本案情】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是由上海中远化工有限公司、越州钢铁有限公司、陆良化工厂共同出资组建的国内大型铬盐生产企业,始建于1988年,从开始生产,...▲被铬渣污染后的河边,植被枯竭,寸草不生含铬废渣-危险废物2011年10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向本院提起固体废物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请求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停止侵害

      来源: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2021-06-11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发出公告,请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在本公告发出三十日内将有关情况书面反馈本院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09

      落实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制度,对提起诉讼的机关、组织予以支持。(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组织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06-07

      注重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向发力,构建“诉讼+监督+修复”一体化办案模式,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追究环境侵权责任,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来源:跟着我学法2021-06-02

      日前,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一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上诉案作出终审裁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公诉机关暨原审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王某,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小学文化。

      来源:昆明信息港2021-05-12

      配合国家完成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级及16个州市相继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省和州(市)“1+16”两级赔偿权利人索赔模式;制定实施了关键配套办法,初步建立地方制度体系;建立了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衔接机制

      来源: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21-04-29

      加强草原执法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查处非法开垦、占用草原和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依法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来源:荔枝网2021-03-18

      2020年8月18日,吴江生态环境局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涉案人员汪某某等4人被刑事拘留,吴江区检察院已依法向吴江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山东环境2021-03-06

      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检察院合作成立了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省直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举措新,重点突出到位系统梳理督察、执法、信访等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清单。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02-26

      依法准确适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让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让敢于破坏长江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