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联合培养”相关结果262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20-03-30

      该项工作主要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宋阳完成,导师是刘双江研究员和王爱杰研究员。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23.7%光电转换效率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2020-03-13

      多伦多大学博士生魏明扬和现代工学院科研助理肖科(现为19级电子学院与现代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谭海仁教授和sargent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华北电力大学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2020-03-10

      03 机器人工程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为依托,通过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联合培养,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协同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需求

      来源:航天凯天环保2019-12-10

      为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何曦博士为博士后科研人员。...与会专家对航天凯天环保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何曦博士在博士后阶段的工作给出了建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1-15

      据了解,距离成立不到2年的时间,能源电力大数据研究院已形成由引进人才、科研骨干和学生组成的20余人的团队规模,在完成电力行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分别与多家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机制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2019-09-16

      根据协议,双方将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本着“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特色,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科研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多层次的核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积极促进资源和成果的共建共享

      来源:投资时报2019-08-10

      该公司还面向全球引入十多名高端人才,并与多家科研机构达成联合培养博士后的合作意向,在黑白电双业务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白电领域,康佳集团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以满足白电增量市场细分需求。...凭借研发项目《电冰箱食品品质管控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康佳集团获得食品相关领域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微塑料在土壤中纵向迁移试验模拟研究

      来源: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GSR实验室2019-08-06

      该研究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完成。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侯德义副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david oconnor博士后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潘仕镇。

      来源:环境工程2019-07-12

      matamoros等发现,使用chlorella sp.和scenedesmus sp. 2种微藻联合培养可成功去除城市污水和合成污水中20%的卡马西平。...另外,自然条件下的微藻难以保持纯种的培养状态,需要浪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微藻的纯化和保存。

      来源:新华网2019-07-05

      目前,院士工作站团队人数共5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5人,联合培养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科技创新人才。...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成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在人工智能、大云物移智平台、智慧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联合培养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企校双赢发展,共同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创新发展

      来源:中核集团2019-06-24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 id:cnncgzwx 作者:李丽)双方将在“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合作理念指引下,推进学科共建、人才联合培养、重大项目论证、前沿技术交流和实验室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机制

      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全解析—能源行业代表企业招聘偏好与人才需求分析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06-21

      2005年9月10日,中广核核电学院(现“中广核大学(党校)”)成立暨首届联合培养班开学典礼在苏州院举行。十三年来,中广核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了1103名核电人才。...(四)与多所高校签订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2004年,在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新形势下,我国核电迎来一轮大发展的契机。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05-05

      该项研究工作由上海应物所与常州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徐晓在副研究员马红娟指导下完成。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19-04-18

      根据协议,中广核将借助acca的国际化专业优势,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通过acca专业系统培训和能力建设计划,为中广核建立可持续的、有国际视野的战略商业领袖人才梯队。...近年来,中广核“走出去”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培养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思维的财务领导者有着急迫的需求。

      来源:西工大新闻网2019-02-02

      manca教授访问期间,谢公南教授与manca教授重点讨论了今后的学术交流合作方向及内容、双方研究生互访及联合培养、国际合作项目申报方向及可行渠道。后续,双方将进行校际合作交流协议的商定和签订等宜事。

      来源:上海核工院2018-12-04

      28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核工院”)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核电核能型号开发与试验验证、数值反应堆技术开发等方面深化科研合作,并加强核电人才联合培养

      来源:NE电气2018-12-03

      2007年、2009年、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赴丹麦奥尔堡大学博士联合培养1年。曾任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来源:科技日报2018-10-25

      宋思利分析称,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大学联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全球智力资源,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战略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智库;可以通过学生的联合培养、学分互认与课程合作建设等手段

      来源:科学日报2018-10-25

      宋思利分析称,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大学联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全球智力资源,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战略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智库;可以通过学生的联合培养、学分互认与课程合作建设等手段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18-10-09

      胡冬明表示,这是对校企联合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深化,既有利于学校学科建设和校企人才联合培养,也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从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此协议基础上,期待双方合作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