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保护主义”相关结果1856

      2006-03-28

      他认为,煤的价格肯定要反映生产以及安全成本,所以煤价上涨很有必要,但首先要做好中间环节的改革,“电企可以和煤企商量合同,但是绕不过去中间诸如铁路之类的运输环节,此外,当地的销售政策也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挤掉中间这个水分的难题在于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各方的利益纠葛。” 李海滨指出。

      2006-02-28

      27日意大利方面对此提出批评,称新的保护主义是一种倒退,将不利于欧洲企业做强做大。欧洲能源行业近来兴起并购风潮,并引发政治层面的争论。

      2005-09-22

      尽管省上为此作出诸多努力,但除开价格、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外,运力紧张也是现实存在的一大瓶颈。四川着手从甘肃华亭调运电煤50万吨,到8月底运输计划仅完成合同数的50%。

      2005-09-12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从1978年的5700万千瓦,迅猛增至2001年的33800万千瓦,靠的就是全面开放发电设施的建设,但由此留下一厂一价的积习,积习遇到地方保护主义演变为弊病,至今尾大不掉。  

      2005-06-27

      工作思路上局限于完成好环境保护,局限于执行政策、照章办事,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政策性、战略性问题,缺乏整体考虑和筹划。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少数地方干部,特别是一些县(区)、乡镇干部,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利益,轻视人民群众健康”的思想,监管力度不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2005-05-19

      具体是人情、腐败还是地方保护主义为低水平扩张大开绿灯,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实是,宏观调控在“没有攻不下的关口,拿不回的许可”这样的豪言壮语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2005-04-26

      微软最初是于2002年宣布这项计划的,后来很快引起那些隐私保护主义者、微软产品批评家和其它竞争对手的指责,他们认为这项计划是微软控制用户电脑的一种方法。...微软总裁比尔-盖茨4月25日在西雅图表示,这项技术将保护那些配备了安全芯片的个人电脑不被病毒侵害。

      2004-05-27

      他特别提醒,由于337调查本身就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程序本身就对非美国企业有客观上的不公平。...“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条众多,许多案件如果向法院起诉,胜诉后还能获得赔偿,但为什么不少企业还是选择得不到赔偿的准司法性质的337调查?”

      2004-05-11

      各地方、各部门要切实做好清理工作,如实上报清理结果,防止出现地方、行业保护主义。...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审批程序、信贷政策,以及国家关于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2002-07-01

      也就是说,现行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不能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未成功克服垄断势力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膨胀。...尤其是在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甚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垄断权力的滥用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明显地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2002-10-15

      冯飞在研究报告中提出:鉴于中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地区非均衡性,为了有利于打破省间电力市场壁垒,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设立独立、集中、政监分离的电力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5-15

      其次,公开环境信息后有利于公众监督,为强化环境执法、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环境信息公开健全了公众与政府信息互动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增强了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可以提升环保部门管理水平。...因为公众是环境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理应成为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  

      2007-02-01

      “司法强制执行并不容易,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更不会让项目停下来。”别涛表示,对这些违法项目,即使有许多困难,有关部门也将依法严厉处置到底,一定要树立环保法律的权威。   ...什么是区域限批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月10日,环保总局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即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项目

      2007-01-30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中心副主任陈善荣说,环保工作遭遇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已成为各地环境执法面临的共性问题,一些地区单纯追求gdp的快速增长,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环评审批形同虚设。...地方保护仍是阻力   虽然大部分项目正在积极整改,也有部分人士对此次环保总局的强硬措施流露出一些抱怨和担忧,尤其企业感到自己是“代人受过”。   

      2007-01-16

      地方保护主义浓厚,‘政府不作为’是导致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有关政府和部门负责人应负重要责任。”潘岳说。   ...不过,潘岳相信,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转化和统一的、解决的方案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007-01-11

      虽然环评门槛很严,但是200多人的监管力量面对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时怎么监管呢。为了制止这种势头,只有尽最大力量进行限制。从目前的体制、现有的法规和能力看,我们也只有采取这种办法了。   ...用“限批”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记者:这次环评风暴来势汹汹,我国目前的环保形势究竟怎么样?   潘岳: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平均每两天就有一起严重污染事故。有人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