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5-16
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来源: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2025-05-12
今年6月,鹤壁城区将全面建成自愈式新型配电网;12月,全域80%配电线路建成自愈式新型配电网。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将持续推进全市自愈配电线路建设,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高工储能2025-05-12
2023年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着力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等问题,积极评估采用新型配电网、新型储能、负荷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措施打造智能配电网
来源:河南省济源供电公司2025-03-26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坚持“能带不停”,在不影响客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新型配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得电力”满意度。
来源:国网能源院2025-03-21
城市配电网向“大电网主导、负荷柔性化调控、新型储能灵活配置的配用电系统”演变;农村配电网向“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驱动,与大电网互联的新型局域电力系统”演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2-27
中国电科院联合多家高校和设备生产厂家组建项目研究团队,开展新型配电网高可靠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经过近十年研究,揭示了配电网线路短路等突发异常境况下的电压、电流运行规律,通过重点关注异常电气参数特征,用算法构建出适合配电网多环网系统结构特点的高性能新型保护动作逻辑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5-02-11
其间的主要表现为:可再生能源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农村配电网接入能力处于不断提升期;新型配电网的逐步形成期;由传统电网向主动式电网转变期;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过渡期;适应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市场化发展的电力市场完善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1-23
国网浙江电力加快打造新型配电网,全面提升配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2024年,浙江电网综合供电可靠率达99.9888%,户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20.4%,首次进入1小时内,有效承接公共充电站4200座充电桩3.2万个,实现全年充电量达9.79亿千瓦时,充电网络乡镇覆盖率提升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09
为此,国网浙江电力将进一步加强电网新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强化核心装备技术攻关,开展新型材料、新技术等前瞻性研究,以省级示范区建设体系框架为指导,分别在坚强主网和新型配电网平台、充裕清洁电力供应体系等十个重点领域
来源:工信部2024-12-31
近日,为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工信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来源:电联新媒2024-12-26
各类型分布式能源资产增多,使得配电网与主网连接的单一馈线“压力”愈发增大。由“树状馈线”向网格化的转变,正成为新型配电网...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特别是其渗透率、穿透率的提升,配网“有源化”特征日益凸显,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网等新业态不断发展,配电网日益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12-20
下一步,广州供电局将继续深化新型配电网新技术研究,将项目成果拓展应用于新型配电网复杂形态的主配微协同组网、方式优化及实时调控等场景,支撑高比例分布式资源接入下主配微协同运行与灵活调控,赋能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电联新媒2024-12-19
上述文件指明了在新形势下我国新型配电网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可以看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是推动我国配电网由传统向新型转向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表1对传统配电网与新型配电网进行了多维度比较。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1
文/特约记者 祝科 刘帮 何瑶近年来,国网湖北电力聚焦“三型三强”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和“一型四化”新型配电网建设主攻方向,推动科技创新水平再登高,为电网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动能、增强硬实力。
来源:浙电e家2024-12-06
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战场,需进一步推动配电网智能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数字支撑有待加强。...浙江还基本建成了网架结构坚强可靠、状态感知重点覆盖、运行方式智能灵活的国内领先新型配电网,高效满足多元主体接入和分布式电源消纳,供电能力持续提升。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12-05
他们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新型配电网、数字技术赋能3个领域,准确研判电网科技发展趋势,从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化控制等方面,抓准科技创新突破口,努力提升科技攻关的组织性和协同性,更好掌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网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2024-11-20
01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评价体系本文从电能质量、供电能力以及光伏并网特性等角度建立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因此,合理规划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与容量是当下促进新型配电网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电力》2024年第10期刊发了陈奇芳等撰写的《计及多维性能评估的新型配电网光伏选址定容方法》一文。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024-11-13
;首个明文规定由电网企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统一调度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节,构建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切实提高分布式电源项目涉网安全能力,促进分布式电源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2
湖北电力基于源网荷储充5个主要元素,按照“分层分级、就地平衡”的原则,采用柔性互联、低压物联、协同控制等技术,在黄冈市黄州区建成湖北电力首个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打造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