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碳排放问题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构建以光伏为基础的新型配电网系统是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措施。然而,分布式光伏电源发电呈现显著的波动性、间歇性,大规模光伏接入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电压越限、网损增加、运行风险增大等一系列危害。因此,合理规划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与容量是当下促进新型配电网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电力》2024年第10期刊发了陈奇芳等撰写的《计及多维性能评估的新型配电网光伏选址定容方法》一文。文章提出一种计及多维技术性能评估的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评估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结合的评价-选取一体化光伏选址定容模型,获取了平衡优化复杂度和评价完善性的光伏接入最佳方案。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
摘要
提出了一种计及多维性能评估的新型配电网光伏选址定容方法,首先,形成了涵盖电能质量、供电能力、光伏接入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模糊评价的接入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其次,将综合评价与优化选址定容过程有机结合,形成了评价-选取一体化的光伏选址定容优化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实现了全年光伏差异化出力条件下的最优接入位置、容量获取;最后,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显著降低了节点电压偏差和线路传输压力,而且在更全面技术性能评价范围内具有更优的光伏接入特性和多指标综合性能,并提升了光伏配置合理性和资源效率,可有效支撑新型配电网的发展需求。
01
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评价体系
本文从电能质量、供电能力以及光伏并网特性等角度建立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Fig.1 Techn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 distribution network
1)光伏最大盈余发用比μ为
式中:分别为在时刻t时负荷功率与测量时段内最大负荷功率;PPV,t为分布式光伏电源在时刻t的输出功率。
2)源-荷归一化形态匹配率λGL为
式中:为光伏电源在时段t内的最大输出功率;T为统计周期。
02
基于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
2.1 主客观结合的指标赋权方法
赋权方法包括主观与客观两种。主观赋权优势在于评价结果符合直觉经验。客观赋权优势则是符合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与CRITIC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实现主、客观方法的优劣互补。
基于AHP-GRA的主观赋权方法步骤如下。
1)判断矩阵构造。基于所提评估体系,引入1-9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tij,其中tij为指标yi和指标yj的影响作用重要性对比;n为判断矩阵阶数。
2)采用文献[21]中计算方法获取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重复步骤1)和2)获取所有专家的赋权结果,构建权重矩阵。
4)选择A中最大权重作为参考值B0,并计算得到主观赋权权重
客观赋权部分本文采用CRITIC法,通过指标对比强度和冲突性综合衡量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量,从而确定权重分配。客观权重计算方法见文献[18]。
本文采用最小鉴别信息原理获取组合权重向量,以确保组合权重尽可能接近赋权权重。
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存在优化竞争,难以同时满足最优。为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指标到综合评价的映射,实现选址定容方案最优决策。步骤如下。
1)模糊评价模型。利用隶属函数获取各指标的评判矩阵=(rij,p为指标数量,q为评价集等级划分数。其中,电压合格率、光伏容量渗透率、源-荷归一化形态匹配率采用成本型三角型隶属函数,其余指标采用效益型三角形隶属函数模型。
2)获取综合评价=,其中为评估赋值矩阵,S为模糊评价隶属度。
03
分布式光伏的多目标选址定容方法
考虑到光伏接入对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的多方面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性能评价与接入参数优化的评价-选取一体化光伏选址定容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综合性能评价部分采用所提基于组合赋权-模糊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光伏接入参数优化部分则针对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强、受季节因素影响大的特点,首先基于K-means方法缩减光伏场景,聚类得到光伏典型处理模式。而后,基于24小时配网负荷数据、光伏典型出力曲线构建配网电力潮流求解与NSGA-II优化算法相结合的选址定容模型。该模型包括优化求解和方案评估选取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遍历计算并记录不同光伏出力模式下对应的非支配方案解集,以及各指标结果。待优化模型满足收敛判别条件时,第一阶段结束。在第二阶段,首先利用本文所提综合评估方法,获取各非支配方案的评价分数。而后,根据每种出力模式的全年天数占比加权计算综合评价值。选取具有最大评价值的解作为最优光伏选址定容方案。
图2 基于综合性能评价的评价-选取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模型
Fig.2 Evaluation-selected integrated distributed PV locating and sizing model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基于NSGA-II算法的选址定容优化流程如图3所示。本文在评价体系的3个评价维度中各选取一个指标作为算法目标函数,即平均电压偏差率、配电线路总损耗率以及光伏弃光率。
图3 基于NSGA-II算法的优化流程
Fig.3 Optim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NSGA-II algorithm
04
算例分析
4.1 模型参数设定
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选用河北省某地20节点单端辐射状配电网络开展算例分析,如图4所示。该系统最大有功负荷为3.38 MW,无功负荷为1.64 MV·A。潮流计算时,系统功率基准值设定为SB=100⋅,配电网额定电压等级设定为10 kV。本文采用两种接入方案,光伏接入数量分别设定为3台(单台容量不超过1 500 kW)或5台(单台容量不超过1 000 kW)。光伏功率因数均设定为0.9。
图4 河北省某地的配电网结构
Fig.4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Hebei Province
4.2 接入方案选取
最终由100个非支配解构成的Pareto平面如图5所示。采用3点或5点接入的最佳方案参数如表1所示。主、客观权重赋权情况如表2所示。
图5 非支配解构成的Pareto平面
Fig.5 Pareto front composed of non-dominated decomposition
表1 不同接入方案的最佳参数
Table 1 Optimal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access solutions
表2 主客观赋权权重
Table 2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ing
4.3 规划方案分析与结果对比
4.3.1 分布式光伏接入效果分析
无光伏接入和采用3点或5点接入的配网节点电压结果如图6所示。不难发现在光伏出力时段内,光伏对系统电压补偿效果明显。
图6 不同方案下节点电压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node voltage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不同接入方案的配网运行指标对比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采用3点或5点光伏接入方案可使平均电压偏差率比无光伏接入方案分别降低27.85%、27.37%。并且较高的光伏容量渗透率使得主变重、过载率由70.83%降低至25%。此外,相较于无光伏方案,可降低约60%的配电线路的重、过载率,线路损耗率分别降低了1.21%和1.26%。线路最大传输容量以及处于重、过载运行线路数量如图8所示。两种接入方案在06:00—16:00的光伏出力区域内具有显著降低线路最大传输容量的能力,且使处于重、过载运行的配电线路支路数由2条降为0条。
图7 不同方案的指标对比
Fig.7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different solutions
图8 线路最大传输容量与重、过载运行条数
Fig.8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line and the number of heavy and overload operating lines
4.3.2 光伏选址定容方法对比分析
在5点接入下分别采用固定权重评价法、单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本文所提方法获取的光伏电源最优接入参数,不同方法的评价指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方法的评价指标
Table 3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different methods
从表3可以看出,5点接入下本文方法的光伏弃光率指标可由对比方法的9.13%下降至0.41%,显著提升了新型配电网光伏电源的实际发电效率。此外,最大盈余发用比指标也由两种对比方法的约13%减小至本文方法的1.48%,有效降低了光伏峰值出力时段的新型配电网线路与设备传输压力。3种方法在电压合格率、主变压器重、过载率以及配电线路重、过载率方面保持有相同的性能。上述结果综合表明本文方法在更宽的技术性能评价范围内具有比固定权重法和单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更优的新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特性。此外,尽管在3点或5点接入下,两种对比方法的光伏容量渗透率比所提方法提升了2%~17%,但却对弃光率、光伏最大盈余发用比、源-荷归一化形态匹配率、配电线路总损耗率多个评价指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该现象说明现有基于固定权重评价等方法存在评价范围较小,导致选取接入方案非最优的缺陷。尤其对于将光伏容量渗透率设定为优化目标之一的选址定容模型,其优化算法倾向追求更高的光伏接入容量,而使得配电系统在电压质量、供电能力多方面的技术性能劣化,而且还会带来更高的光伏设备投资维护成本。
综上,本文所提基于综合性能评价与接入参数优化的评价-选取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模型可在方案选取阶段更为综合、全面地考虑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系统产生的多维影响因素,在提升新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配置合理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有效性。
05
结语
本文针对现有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方法对系统多维性能指标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价-选取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模型。本文构建了包括电能质量、供电能力以及分布式光伏接入效果的新型配电网技术性能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模糊评价的接入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将其与NSGA-II优化算法结合,在生成的代表性光伏出力模式下,获取了分布式光伏电源最优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以新型配电网实际系统为例,所提方法不仅显著降低了节点电压偏差和线路传输压力,而且在更广泛的评价范围内具有更优的光伏接入性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根据实施细则,山西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一图读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表后光储的联合运行,结合了光伏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以及储能放电的时段可控这两个优势。其在用户的电费节省以及售电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和降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俗的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而且储能作为优秀的调节资源,不仅可以匹配本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曲线,还可以通过交易合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日前,浙江建德市公布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根据信息表二季度可开放容量为259MW,预警等级为绿。
7月1日,浙江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复函。该复函显示,截至到2025年4月底,宁海县光伏累计装机容量87.41万千瓦,本年累计装机容量13.71万千瓦。此外,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应具备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功能(“四可”功能),以保障新能源消纳,对于存量不具备“四可”
6月30日,重庆市丰都县发改局发布关于公布丰都县2025年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的通知。根据文件,丰都县10kV线路33个主变全部为绿色,可开放容量651.256MW。126个线路,仅一个黄区,其余全部为绿色,可开放容量为683.855MW。原文如下: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丰都县2025年三季度分布式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国内光伏项目并网进程持续提速。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仅6月以来,已有44个光伏项目陆续并网投产,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85GW。从地域分布看,新疆、宁夏、山东、内蒙古、青海等省份并网规模居前。其中,宁夏、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依托广袤荒漠、戈壁资源,在规模化开发优势尽显
日前,福建莆田城厢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布《关于城厢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补充通知》,通知称,文件第二条申报流程、第5点中关于“城厢供电分部在受理客户申请分布式光伏项目时需同步收集现状房屋的可靠性鉴定报告、火灾危险性鉴定报告。报告须由莆田市房屋鉴定机构已告知检测机构名单中的
世俱杯热战正酣,随着多特蒙德2:1击败蒙特雷锁定最后一个名额,2025世俱杯8强也最终出炉。赛场内,顶级球队正以热血与拼搏诠释“此刻是我”的激情时,赛场外,科林电气的“建设者”正用创新能源方案为体育基础设施注入“智慧动力”。科林方案,守护每一次“上场”在河北省奥体中心,科林智能充电桩系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根据实施细则,山西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23日~6月27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安徽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6月20日,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属于陕北—安徽±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的配套送出工程之一,线路全长152.8千米,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铁塔370基。浙江浙江衢州衢江横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困难区域名单及低压配电网接网预警等级的公告。公告显示,广东省消纳受限区域主要涉及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湛江、茂名、清远和云浮等8个地市27个县(市、区)253个镇(街)。详情如下: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
智能变电站作为现代电网的关键枢纽,正经历着从传统自动化向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更安全、高效、可靠、灵活的电能转换与分配节点,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近两年各省市智能变电站建设情况。本次共统计22各地区62座智能变电站,国网地区46座
西班牙政府于6月24日批准《皇家法令7/2025》,解除了多个长期阻碍储能项目安全合法部署的关键问题。此举是针对该国今年4月遭遇的大规模停电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西班牙电池储能协会(AEPIBAL)表示,新法规标志着储能在西班牙发展的重大突破。为加速储能产业发展,该法令规定:若储能设施建于已通过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7月1日,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对舒孝瑜委员与王天慧、邵倩倩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慈溪市工商业储能领域实现更安全、多元化发展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今年开展“十五五”慈溪市能源发展规划,也将秉持上述思路,凸显对工商业分布式储能领域的关注力度。同时,市供电公司也充分考虑了储能项目的发展
6月26日23时19分,随着最后一次冲击充电测试成功,冀北廊坊供电公司2025年重点工程——220千伏左堤双回线投运。自此,220千伏左奕变电站纳入廊坊城区环网体系,为城区环网开辟了新的输电通道,城区电网负荷稳定限值大幅提升。左堤双回线路全长15.07千米,穿越安次区、广阳区、开发区,连接220千伏左奕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数字电网精准映射及计算推演关键技术、成套产品及推广应用”和“电网源网荷储全环节数据存储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大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且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两大项目自2021年启动,由信通公司牵头,联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6月27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迎峰度夏保供电动员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及上级部委有关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形势,进一步部署南方区域迎峰度夏保供电重点任务,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
长期以来,要获取零序互感阻抗参数必须双回线路同时停电,对电网运行影响较大。为此,国网新疆电力研发了输电线路带电互感阻抗参数测试装置——5月26日,在新疆750千伏喀什—巴楚Ⅱ回补强工程现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国首次750千伏线路带电零序互感阻抗测试,通过避免线路停电减少了电量损
近日,“10—110千伏系列化架空线路带电绝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由国家电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高克利等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一致认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35-11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绝缘涂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破解电网安全难题提供了创
历经两年半、四个保供期,分五个阶段——6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迄今完成的最复杂的500千伏省级电网“心脏手术”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投运,将原本的攀西电网建成南北两组互不干扰的输电通道。这不仅让四川电网实现结构性升级,推动电力外送通道向清洁能源基地延伸,更构建起支撑“西电东送”的
6月27日19时08分,随着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万都小区1号配电房三号变压器合上开关,该小区15栋住户逐渐亮灯,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贵州省榕江、从江、三都三县实现“城区户户点亮、行政村村村通电”,群众用电恢复正常。6月24日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遭遇持续强降雨,榕
6月20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运用高压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完成220千伏景双线68号至69号光缆修补作业,规避了可能发生的线路跳闸事故。此次作业是该公司在同类导地线断股修补领域的首次实践,为后续同类场景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据了解,220千伏景双线68号至69号光缆因雷击受损,出现两股断开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