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30
按照既定程序,部署在电网资源中台中的车网互动模块自动生成调节策略,并由配电自动化云主站推送至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向负荷聚合商平台发出负荷调节需求。...车网智能互动,精细管控充电负荷奉贤供电公司针对供区内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建立“云-云”协同的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机制,实现充电负荷精细管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8-24
目前,上海电网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初步具备规模化双向负荷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需求侧管理机制。...国网上海电力客服中心需求侧管理中心主任郑庆荣说,“上海电网能随时应对负荷尖峰时刻的考验,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双向调节闲散负荷资源聚合优化早在1996年,上海就建成了用电负荷管理系统。
来源:电网头条2019-05-05
需求响应平台、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以及未来的虚拟电厂平台组成了平台层。这些,共同支撑了此次全链互动、自动运转的全过程“源网荷”交互应用。...目前上海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虚拟电厂建设条件,有着分布于全市10千伏及以上大客户的负荷管理终端,在部分客户内部还有需求侧管理系统、分项采集装置和传感器,这些共同构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
来源:中新网上海2019-05-05
全市负荷管理终端、能源控制器、能源路由器、智能有序充电桩、用户内部用能管理系统、温感传感器、柔性控制终端等构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负控无线专网、光纤专网和移动互联网构建的网络层;市需求响应平台和用电负荷管理系统构建的平台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8-10-16
强大的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为需求响应试点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1996年,国网上海电力终于找到了一套可行的方法——依托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城市的电力负荷。
来源:亮报2017-09-11
近20年来,用电负荷管理系统虽然做到了限电到户,停电对客户的影响降到了最小,但这仍旧是一种硬性的行政手段,无法避免会给客户带来影响,降低供电服务水平。...据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中心统计,上海电网2006年最高负荷是1954.3万千瓦,2016年最高负荷是3138.4万千瓦,10年间负荷增长率达到了6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8-12
随着技术手段、管理方法的日新月异,以及试点项目的推进,初衷定位于有序用电以保障电网安全的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也将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可能。...在实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以后,哪些客户让负荷、让多少负荷,都会用经济补偿等措施促使用户自愿选择,从众人来挑担的团购到能者多挑担的认购,全新管理思维下的用电负荷管理系统逐步完成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8-05
当天下午,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完成了对220千伏万安站的临时限电任务,这也是今夏以来上海电网实行的首次临时限电措施。...当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主站在接到临时限电指令后,负控操作人员以最快速度操作响应,前、后台分工明确、处理有序,有条不紊地实施预案措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控制负荷效果。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15-07-16
上海古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高级顾问吴公孙这样评价电力需求响应试点试验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功能拓展和扩大安装范围,系统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4-28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4-24
建成后的上海电力需求响应中心将以全市2.8万户已纳入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优质电力用户作为样本,通过用电负荷的实时在线采集实现大数据分析,将为辅助政府制定电力规划、推广绿色能源,指导用户优化用电行为、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电缆网2015-04-17
建成后的上海电力需求响应中心将以全市2.8万户已纳入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电力用户为样本,通过用电负荷在线采集进行大数据分析。...据悉,上海电力需求响应中心将通过深度分析区域性、行业性用电特征,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2014-06-03
主站有通知,主站有通知随着现场负荷管理终端的语音报警响起,2014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应急演练拉开了序幕。...随着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展,系统已经成为每年有序用电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也是本市公共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城市电网安全的重任。
来源: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13-05-08
5月初,上海电力公司完成了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切换工作。...作为国家智能电网试点项目之一,新的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将在需求侧服务、用电管理、节能降耗、电网安全和数据应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向着全过程管控、全覆盖安装、全方位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07
实测当天,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达6628万千瓦,创下历史最高值。江苏电网在国家电网系统内省级电网中排名第一。目前,江苏电网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已经覆盖全省17万家企业,最大可控负荷3000多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09-09-01
、高低压智能节电系统、低损耗配变技术、相位跟踪控制技术、节电导线与金具、新型计量仪表、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余热/余压/余能发电技术、工矿企业/车间系统节电改造技术、工业企业整体节电解决方案、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