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米催化”相关结果289
      ALK技术突破——碳能科技发布三维复合隔膜!

      来源:氢新能源2024-05-30

      三维复合隔膜示意图三维复合隔膜截面sem照片此外,新型三维复合隔膜三维膜延续了常规复合隔膜的纳米多孔、永久亲水特性,与pps布隔膜相比,具有较低的电解小室电压和较好的泡点压力(2±1bar),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大幅降低电解能耗

      滤管催化剂结合 成本与效率兼得 富利康“治气”有绝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4-30

      富利康利用特殊工艺令纳米化的脱硝催化剂附着在陶瓷纤维上,推出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得益于强大的性能,富利康陶瓷纤维催化滤管可以为烟气治理带来许多新思路。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3-01

      会前,与会人员集体考察了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调研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中心、工艺放大平台、数智催化技术创新中心、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平台等建设运行情况。...会议上,榆林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础科技公司、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国能榆林化工公司分别签署了《共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备忘录》《粉煤灰综合提炼工业级纳米氧化铝新技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晨晰环保:焦化烟气移动床脱硫+中低温SCR脱硝一体化解决方案

      来源:北京晨晰环保2023-11-10

      脱硝催化剂是由一种铈基复合金属氟化物纳米花材料制备成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适应温度广、脱硝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易失活中毒等特点。...中低温scr脱硝:焦炉烟气中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北京晨晰环保自主研发的新型铈基脱硝材料制作的新型scr催化剂,结合三维立体式布置的导流板反应器等核心关键技术构成的新型scr脱硝技术,目前该技术工艺已取得三项发明专利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2023-11-07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二维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表面配体限域效应,打破了环境条件下形成过渡金属氢化铑(rhh)的热力学限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在环境条件下稳定存在的二维rhh纳米片,该材料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显示出优于商业pt/c的催化活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2023-10-25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滨海实验室、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功能纳米系统的精准构筑原理与测量”等项目的资助。...近日,由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和刘艳廷副研究员团队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的需求,研发出一条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

      上海高研院在有机液体储氢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23-07-24

      本研究工作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有机液体储氢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针对此问题,该团队分别报道了一种rh单原子与co纳米颗粒(np)结合的rh1co催化剂,同时促进了nec(n-乙基咔唑)加氢和12 h-nec的脱氢,并实现了可逆氢吸收和释放的多个循环(图1)。

      来源:鄂尔多斯科技局2023-06-29

      清华大学教授、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魏飞团队创制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与分子筛耦合催化剂,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绿氢一步法生成90%以上芳烃或航煤等高端产品。...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已形成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汞催化工艺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无汞绿色pvc产品进入更高端应用领域,引领全球电石法pvc行业全面向无汞化绿色转型升级发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5-23

      膜电极领域,以韵量、氢晨、捷氢为代表的企业,开发出高性能气体扩散层及催化层浆料,实现催化层的可控构筑,不断提高膜电极性能,在比功率、电流密度、铂载量、耐久性等方面实现突破。...双极板领域,治臻科技已掌握自主可控的金属双极板流场设计、精密成形、高速激光焊接和高性能纳米涂层工艺,年产量突破200万片。

      有机垃圾制绿碳、绿氢中试生产线成功投运

      来源:瓦尔登技术集团2023-05-12

      1100℃)相比,通过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热解温度,在中高温下进行裂解反应(550~700 ℃),使含碳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为碳原子,碳原子附着在催化剂微粒表面上生成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碳材料

      来源:陕西钢铁2023-04-27

      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纳米限域催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梁波详细介绍了大连化物所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双碳”目标下的科技路径、科技创新情况、重要科技成果贡献等,表示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晨晰环保:焦炉烟气中低温选择<mark>催化</mark>还原(SCR)技术及应用

      来源:北京晨晰环保2023-04-23

      该系统中的反应由主反应与副反应两大部分构成,其中,主反应见式(1)、式(2)4nh3+4no+o2→4n2+6h2o (1)no+no2+2nh3→2n2+3h2o (2)晨晰环保的中低温选择性催化脱硝还原...1、技术基本原理1.1技术基本原理焦炉烟气中低温选择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由北京晨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晨晰环保)与齐齐哈尔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脱硝材料制作的scr中低温催化剂,结合三维立体式布置的导流板反应器等核心关键技术构成的新型

      来源:中国环境2023-02-13

      炉温稳定在950~1200℃之间(标准要求不低于850℃),炉渣热灼减率低(3%),炉排使用寿命长(每块炉排均有冷却送风设计);烟气处理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纳米催化二噁英分解反应器,在200℃温度下实现二噁英分解效率

      膜电极:氢电池的“心脏” 正处在爆发前夕!

      来源:全景财经2023-01-09

      ,使电极呈有序化结构,获得坚固、完整的催化层,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性能,降低催化剂铂载量(≈0.1mg/cm2),是目前膜电极制造研究的热点,但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只有小部分公司实现量产,如3m。...喷涂等方法直接将催化剂、磺酸树脂和适当分散剂组成的浆料涂布到质子交换膜两侧,该方法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小于0.4mg/cm2)与耐久性,目前商业化程度最高,已大批量生产;第三代有序化膜电极,指把pt催化剂制备到有序化的纳米结构上

      上海高研院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有序化膜电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23-01-05

      鉴于此,研究团队从mea结构一体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创新地提出利用纳米压印技术结合静置法制备一种阳极兼具梯度化锥形阵列及三维膜/催化层界面的新型有序结构mea。...锥形阵列及梯度催化层结构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暴露;梯度及三维膜/催化层界面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垂直排列的空隙为气、液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该结构mea可同时降低电催化动力学、欧姆与传质极化造成的性能损失。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2-11-23

      心肌纤维化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新机制及靶点发现完成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完成人:陶辉,石开虎,沙纪名9.生命早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的母婴健康效应系列研究完成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完成人:陶芳标,高慧,黄锟,郝加虎,盛杰10.生物质全组分定向热催化氨化完成单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究其原因,由于光催化反应中光生电荷的分离、转移和参与化学反应的时空复杂性,该过程的基本机制一直不清,进而制约了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如今,谜团终于解开。...“我们团队前赴后继,长期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和理论,在时空全域追踪了光生电荷在纳米颗粒中分离和转移演化的全过程。”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13

      协鑫集团副总裁李岩松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分享了协鑫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加速催化移动能源新生态的探索实践与取得的成果。...以及当下携手行业上下游,在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大规模长寿命安全储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布局,以多元化的技术路径推进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移动能源生态化的丰富实践。

      来源:新华网2022-09-09

      反应最常用的催化剂类型是异质化分子催化剂、金属纳米催化剂或本体催化剂。...co2催化转化主要通过热催化、光催化、电催化、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和生物催化等技术实现。催化剂在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co2催化制甲烷催化剂co2甲烷化催化剂主要分为贵金属、非贵金属和非金属基3类。

      来源:迪诺斯环保2022-08-30

      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附剂主要包含活性炭和纳米金属氧化物等、催化氧化法(以锰氧化物为主)、生物法、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催化体系中,铊最早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在某水泥项目上,催化剂在运行几个月后发现活性显著下降,经过取样分析逐步排除,最后确定是铊物质的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