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高镍锂电池”相关结果919

      来源:高工锂电2小时前

      对于国内装机占比达80%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说,钴、镍价格上涨并未造成太大影响。目前,磷酸铁锂正极、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等价格均维持稳定。...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存高企格局。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5-03-21

      固态电池领域,容百科技已成功开发多款适用于半/全固态电池/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货,同时持续开发下一代更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关键材料。

      来源:高工锂电2025-03-14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电池产业链加征关税,限制使用中国产关键材料的电动车享受补贴。特朗普近期再次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对华锂电池综合税达48.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成熟锂电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和储能需求爆发。包括特斯拉、大众、福特、雷诺、现代、戴姆勒和丰田等,越来越多的国际车企开始选择使用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其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

      来源:电池中国2025-03-12

      中/正极材料市场空间巨大市场方面,虽然兼具高安全、高性价比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近年来发展“势如破竹”,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并未放弃中高镍电池的升级迭代,且依然作为其布局的重点之一。

      来源:真锂研究2025-03-12

      一方面,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的追求,高压密磷酸铁锂的需求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除新能源汽车外,电动两轮车、低速车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升科技募资攻关固态<mark>电池</mark>/钠电关键材料技术,披露海外项目新进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2

      在对固态锂电池电解质采用特殊组分设计以调控锂离子通道,多元素靶向修饰以稳定晶体结构,设计出独特的全流程纳米一体化工艺,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纳米级固态电解质。

      用AI搞<mark>电池</mark>,众巨头飙起“新竞赛”

      来源:电池中国2025-03-10

      当升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在正极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该公司表示,ai技术在正极材料研发中的应用,有望帮助该公司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巩固市场地位。

      来源:电池中国2025-03-10

      锂电池技术路线来看,钴盐主要用于三元电池,或对三元电池后续价格变化带来不确定性。...华友钴业也表示,其印尼年产5万吨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二期,已于2月28日全面竣工,即将进入爬产阶段,旨在利用印尼镍钴资源填补供应缺口。

      来源:高工锂电2025-03-03

      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需要更复杂的化学处理工艺,成本相对更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不断提高电池回收行业的技术标准。...此外,加码磷酸铁锂回收也与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趋势密切相关。尽管前景广阔,但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在当前锂价(约7-8万元/吨)背景下面临经济性挑战。

      来源:电池中国2025-02-28

      电池中国了解,当升科技深耕锂电正极材料领域二十多年,在/超高镍/中镍高电压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布局。

      来源:高工储能2025-02-07

      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锂电池成本不断下降走进现实。...一方面,随着电池材料技术的进步(如正极、硅碳负极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也将逐步实现商业化,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2024年<mark>锂电池</mark>四大主材TOP10公司出炉,2025年竞争格局如何?

      来源:我的电池网2025-02-06

      三元材料领域,由于受技术门槛限制,竞争格局相对磷酸铁锂领域更稳固。负极材料领域,长期以来,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四大主材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集中度,随着一体化布局的推进,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更加优化。

      华夏储说33丨<mark>锂电</mark>正极材料行业两头受压发展能力偏弱,未来需在技术创新研发和出海能力加强上方能找到较好出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06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持续改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进步、热管理系统的进步以及热泵空调的逐步普及,改善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低温续航能力,磷酸铁锂应用车型不断丰富,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配套渗透率提升

      来源:高工锂电2025-02-05

      不同于储能大圆柱以lfp材料体系为主,因动力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被抱以更高的期待(250wh/kg为门槛、瞄准300wh/kg以上),动力大圆柱通常采取正极+掺硅负极的材料体系。

      来源:电池中国2025-01-10

      不断加码的产能由于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属性要求,同时液态锂电池也不断追求更高能量密度,未来市场对高镍三元材料需求将持续增加,并将推动镍金属材料需求“井喷”。...随着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超高镍材料应用正被加速导入,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向400wh/kg及以上进发。

      来源:高工锂电2025-01-09

      研发型初创企业中,兰溪致德一期500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于2021年7月投产,但二期3000吨项目暂无公开信息更新。...比克动力则采取双线策略:一是高性能路线,采用正极搭配高首效硅负极,以实现280-330wh/kg能量密度;二是低成本路线,以磷酸铁锂或钠离子电池等多元化体系为主。大动力领域则呈现出更复杂的图景。

      来源:高工锂电2025-01-08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松下、索尼等企业就率先投入锂电池研发,积累深厚技术底蕴,松下的圆柱型锂电池以高能量密度、稳定性著称,长期为特斯拉 model s、model 3 等车型供货,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占据关键地位

      瑞浦兰钧固态<mark>电池</mark>项目入围浙江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 半固态<mark>电池</mark>已装车测试

      来源:瑞浦兰钧2024-12-12

      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瑞浦兰钧已相继开发半固态凝胶电解质、相关固态包覆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相关封装工艺等,基于和高硅碳体系研发了新一代的半固态电芯,方形电芯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00-350wh

      感知颠覆储能安全焦虑,全球第二代BMS面世!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03

      首先,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温度变化是热失控的最直观表现,也是储能安全监控的最重要指标。...通过芯片、镍片与铝巴焊接和方式,实现全金属于传导,助力将温度响应提升3倍,提高温度感知敏感性和精度。从而实现电池温度的快速检测,以达到“更”早期识别风险、安全预警的目标。

      来源:我的电池网2024-11-06

      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公司将严厉打击电池行业的侵权行为,并计划创建一个全球专利池,通过授权方式提供技术支持,以引领电池专利市场。其声明和后续采访中明显指向了中国锂电池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