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钴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元素,自2016年7月以来价格开始疯狂上涨,截至2017年4月,已较年初增长约1.5倍。业内分析认为,由于金属钴供应紧张且动力电池市场对金属钴的需求持续强劲,预计下半年金属钴的采购还将保持高价位运行,甚至仍然存在着上涨的空间。
从市场角度来看,为实现300Wh/kg能量密度目标,三元电池受到大家青睐,带动着钴的市场需求继续上升。有研究机构透露,未来几年内钴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需求平均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而在中国市场平均年增速在12.5%左右。2017-2018年内,钴的市场缺口将超过3万吨每年。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成趋势
从需求侧来看,钴的此番涨价应该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钴价上涨势头难以遏制,加上新能源车补贴减少,使下游整车企业向上压价,中游电池企业两头承压。然而,对于三元电池企业来说,目前还没有找到可替代钴的金属。为了缓解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只能通过技术升级,尽量减少钴的用量。
券商分析认为,三元电池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2019年后,金属锂和钴的供给将持续吃紧,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倒逼着锂电池向着高镍电池技术迈进。“未来三元电池中镍钴锰配比量将发生变化,现在主流三元电池镍钴锰配比是5:2:3,今后有可能变成6:2:2或是8:1:1”。
难以驯服的“钴”牛
相关数据显示,9月6日国内电解钴市场报价418000-428000元/吨、四氧化三钴市场报价350000-365000元/吨、氧化钴市场报价300000-310000元/吨、三元材料NCM523市场报价185000-190000元/吨、钴酸锂市场报价385000-395000元/吨,部分钴产品价格较去年七月增幅超过100%。
金属钴价格上涨势头为何如此迅猛?总体来看与钴供需失衡有关。2016年我国金属钴消费量约为4.6万吨,其中电池领域消费3.52万吨。受新版补贴政策与能量密度直接挂钩影响,动力电池三元化获得更多整车厂青睐,市场需求和占比快速提升,带动上游钴产品需求增加及价格上涨。
根据政府出台的规划,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需要突破70万辆,而整个上半年仅完成20万辆不到,下半年新能源车还存在较大放量空间;长远来看,2020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500万辆,而即使今年销量目标完成,也才完成1/4不到。因此,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金属钴需求很大。
然而现实是,我国钴资源极度稀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钴作为伴生金属,67%来自于铜伴生,32%来自镍伴生。2016年,全球探明钴总储量约700万吨,其中刚果金储量约3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47%。反观我国钴资源,多为伴生矿且品质低、储量小,依赖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刚果金钴产量占到全球63%
目前刚果金钴产量占全球钴产量63%,2016年国内消费的钴94%来源于刚果金。因此在钴资源严重稀缺和钴需求拉大的双重作用下,导致国内钴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有研究机构预测,2017年、2018年需求将分别达到12.34万吨、13.27万吨,而钴供给量仅为10.63万吨和11.26万吨。
此外,钴价易受人为操纵。钴属于小金属,储量小、产量小、库存少,在市场需求强劲的情况下,国际钴价疯狂上涨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人为操纵的影响。据了解,当前有部分钴贸易商囤积居奇,恶意抬升金属钴价格,上演资本炒作的戏码。这种市场投机行为,也助推着钴价大幅上涨。
据了解,全球60%以上的钴产能主要掌握在8个人手上。分别是包括瑞士帕拉投资在内的五家企业董事长、混沌投资董事长葛卫东、嘉能可掌舵者伊凡˙格拉森伯格、洛阳钼业董事长李朝春。业内担心,未来钴原料定价权极有可能就掌握在这8个人手里,三元电池企业将会显得非常被动。
国内企业争相布局
虽然钴在整个电池成本中仅占10%,但随着钴元素供需失衡,电池产能扩大,使许多企业对成本难以负担。而从能量密度来看,NCM523能量密度最高为200Wh/Kg,而NCM622和NCA811最高分别可达230Wh/Kg和280Wh/Kg以上。相较于低镍正极材料,高镍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上优势更大。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镍正极材料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高镍正极材料的价值,纷纷投入巨资研究。”天力锂能技术副总工张磊表示,未来随着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延长,三元正极材料技术路线也必然会向NCM622和NCM811转移。
受到2020年能量密度300Wh/kg小目标的影响,此前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抛出了自己的三元电池规划。而在这些规划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被不断提及。如比亚迪称,旗下三元电池希望在2018年可以做到240Wh/kg,2020年可以做到300Wh/kg,正极会采用高镍三元材料。
高镍三元材料可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国轩高科2020年能量密度目标是300-350Wh/kg,同样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亿纬锂能负责人表示,高镍型NCA(镍钴铝)、NCM622和NCM811是三元动力电池是公司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公司已完成NCM622型三元动力电池规划。此外,包括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也选择走高镍正极材料路线。
宁德时代(CATL)总裁黄世霖曾公开提到,宁德时代在材料上会逐步由磷酸铁锂/石墨到三元、再到高镍三元/硅碳、最后到固态锂和空气金属电池演进。“十三五”期间,宁德时代将致力于高镍三元/硅碳电池研发,努力实现350Wh/公斤的目标,目前已经组织专门团队确保实现量产目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电池企业有需求,相关材料企业自然进展神速。国内高镍材料代表企业当升科技表示,凭借着多年研发和生产高镍多元正极材料的经验,公司的NCM622三元材料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得到国内、国际客户的认可,被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产品供不应求。
从当升科技2017年半年度报告可看到,报告期内其锂电材料业务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50.88%。目前,当升科技已启动第二代NCM622研发项目,将全面提升NCM622的综合性能,满足客户更高性能的需求;同时在报告期内,当升科技完成了NCM811中试,预计今年内将实现批量销售。
由此可见,高镍三元已成为正极材料领域公认的“香饽饽”。确实,除了钴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在动力电池材料里面,由于镍的用量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呈正比,而能量密度又关乎新能源车的补贴额度,在市场竞争中举足轻重。照目前情况来看,高镍路线已成为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最佳选择。
安全性问题待解决
韩国SK创新近日表示,公司已经实现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生产。该电池当中镍的成份有所增加,而钴等昂贵成份有所减少,锂离子电池镍的占比为80%、钴为10%、锰为10%,从而使电池生命有所延长及成本下降。同时,由于镍元素的增加,该电池有望使电动车续航里程延长至500km。
只不过,SK创新该款高镍电池需到2018年下半年才会推向市场。毕竟从材料的特性来看,三元材料中镍含量越高,则电池能量密度越高,但是稳定性越差,安全性也越差。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国内正极材料仍以NCM523为主,NCM622量并不是很大,而NCM811还停留在研发阶段。
截至目前,仅有松下等几家公司拥有高镍三元量产技术。业内人士指出,高镍三元材料电池对制造环境、生产设备、电芯制造工艺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业内发展高镍电池材料的“调子”已定,为了在保持其高比能量的同时,兼顾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国内材料和电池企业还在苦心钻研。
高镍锂电池规模应用还需要提升其安全性
华东锂电研究所刘锴提到,三元高镍正极材料容易发热,可以通过材料改性优化、表面包覆、调整电解液和负极材料等方式来逐步解决。材料改性方面,在三元材料晶格中掺杂一些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比如说添加21号元素“钪”。包括日亚化学等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高镍电池的发热问题。
其次,在材料表面包覆一些厚度合适的金属化合物、锂盐或者某些单质,也能够使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有物理隔离,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抑制过渡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非活性包覆层,还可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减缓电极材料结构的坍塌,有效提高三元材料结构的稳定性。
再次,采取添加剂优化电解液,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极材料表面上形成高质量的表面保护膜,同时可抑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比亚迪表示,在电解液上,比亚迪加大对耐高温高压电解液甚至固体电解液的测试和研发。同时,比亚迪也在尝试用硅材料做电池的负极,并对导电剂、连接剂、制备工艺做出了大的调整。
天津力神也提到,其针对高镍三元材料特性开发了多元素包覆技术,在提升材料性能的同时,保持其容量倍率;在电解液方面,通过新型的抗氧化添加剂的使用,来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减少高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电池工艺上使用新型黏合剂减少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确保电池安全性。
“其实除了安全性以外,高镍电池还有包括稳定性、热管理系统、供应体系重塑等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国内有企业已经开发出NCM811材料,但距实际应用还有不少差距。在我看来,高镍电池如果要进入到规模化的推广,至少要等到两年以后。”国内某上市电池企业负责人这样表示。
不过总的来看,随着三元电池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开拓,带来锂、钴等资源的紧缺,从而导致锂资源将在未来几年内供不应求。“特别是由于钴本身供给弹性小,而如果主流厂商均选择走NCM622路线,则将在2019—2021年面临钴供给严重不足,钴的供给情况会倒逼新能源车企向NCM811的路径发展。”刘锴认为。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读:LG化学是高镍三元电池供应商中的佼佼者,其通过高镍三元电池,成功导入了全球化顶尖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作者:苏客)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之际,动力电池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目前,常见的动力锂电池主要有三元锂、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钴酸
2017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价格一路低迷,全年产量只有10万吨!1市场规模概况Overviewaboutthescaleofmarket2017年国内锂电池电解液产量为10.2万吨,同比2016年8.5万吨增长13.3%。其中动力型占比最大为56.8%,同比增长16%,但增速远小于动力电池增速,主要原因:1)2017年电解液价格一路呈现下滑趋势,电池
一、市场规模概况据起点研究(SPIR)调研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锂电池电解液产量为10.2万吨,同比2016年8.5万吨增长13.3%。其中动力型占比最大为56.8%,同比增长16%,但增速远小于动力电池增速,主要原因:1)2017年电解液价格一路呈现下滑趋势,电池企业备货量下降;2)第四季度动力铁锂企业开始减产。3C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临沂沂河新区公示《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据悉,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不啻微茫”)拟投资1.7亿元在临沂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主要建设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国内最大的镍钴金属生产商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川镍钴”)向提交IPO辅导备案资料、启动上市,这也意味着锂电材料上市企业军团或将再迎来国企猛将。据悉,金川镍钴成立于2013年5月2日,为甘肃省国有企业,是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成员。2023年12月金川镍钴重
近段时间,三元锂电池被车企边缘化的消息引起热议,作为曾经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标志”的三元锂电池似乎正在走下神坛。哪怕是以三元锂电池起家的宁德时代,其去年的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仅为94.36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则达到了246.01GWh,成为当之无愧的“台柱子”。01“占领”三元电池市场不过在磷酸铁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为65.4万吨,同比仅增长5.0%,其中回收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废料达到40.0万吨,占比继续提升至61.2%,三元锂电池及废料为24.3万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集团”)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开拓及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34项深入合作,全力为粤港澳大湾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5年4月25日,在中国资环粤港澳大湾区展业推进会上,中国资环集团宣布了同意华润环保公司更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的决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019年10月,华润环保公司成立,作为华润集团从事环保科技业务及环保领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带着原华润纺织的荣光,开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亿纬锂能介绍,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及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