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杜祥琬”相关结果642

      来源:三峡集团2021-12-07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张超然。“双碳”目标将实现经济、 能源、环境、气候的共赢 记者: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是什么?...杜祥琬:所谓“碳达峰”,就是“碳排放达峰”。碳排放峰值指一个经济体(地区)二氧化碳的最大年排放值,而碳排放达峰就是碳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核心是碳排放增速持续降低至不再增长直至负增长。

      2021绿色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11-30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在会上发言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表示,碳减排和大气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有别,但源头治理高度一致、协同性很强。...参会并发言的国内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11-18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表示,碳减排和大气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有别,但源头治理高度一致、协同性很强。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末端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根本着力点在于源头治理。...参会并发言的国内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

      “风光盐城”  让世界青睐!

      来源: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2021-11-1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论坛期间提出:“要向盐城学习,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提高能源和电力的自给比例。”杜祥琬表示,中东部有些地方没有意识到自身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mark>杜祥琬</mark>: 双碳目标和风光创新发展

      来源:能见APP2021-11-15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主旨演讲环节发表题为《双碳目标和风光创新发展》的视频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杜祥琬:下面我给大家汇报几点关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思考。可以说未来核聚变,首先是太阳上的核聚变。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1-11-03

      作为栏目的首期内容,绿色和平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探讨如何统筹优化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绿色发展。...杜祥琬:首先需要关注整个能源转型阶段的煤电角色和作用的变化。这个转型过程是逐步推进的,是必然的历史阶段。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1-11-03

      作为栏目的首期内容,绿色和平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探讨如何统筹优化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绿色发展。...杜祥琬:首先需要关注整个能源转型阶段的煤电角色和作用的变化。这个转型过程是逐步推进的,是必然的历史阶段。

      来源:极客公园2021-11-02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公开表示,「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节点。」储能之所以制约着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是从能源的根本需求上看,清洁能源都有致命的问题——不稳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2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杜祥琬进一步表示,高碳排放背后主要包括4个因素叠加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0-21

      杜祥琬进一步表示,高碳排放背后主要包括4个因素叠加影响。...杜祥琬预测,全国煤炭消费量可在“十四五”期间达峰,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十五五”“十七五”期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0

      杜祥琬进一步表示,高碳排放背后主要包括4个因素叠加影响。...杜祥琬预测,全国煤炭消费量可在“十四五”期间达峰,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十五五”“十七五”期间

      来源:中国建材报数字报2021-10-15

      杜祥琬在近日举行的“智能+能源论坛”上表示。bipv是指将光伏发电功能集成于建材之上的一种形式,具有与建筑一体化程度更高、建筑性能更好等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多次呼吁,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比如bipv就是将建筑和光伏结合起来,自己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发电,进而缓解对大电网的冲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3

      杜祥琬认为,相比前期以末端治理为主,现阶段着力点应放在源头治理。“一是节能提效,包括扭转偏重的产业结构、改变工业流程、采用低碳技术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举例,来自移动源、工业源、生活源的化石能源燃烧,对pm2.5排放的贡献在2/3以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二者同根同源,具备协同增效的基础。

      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隆重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9-27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9月11日,在第五届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为主题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又该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杜祥琬在阐述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思路时说,“预计到2025年,我国需求侧响应将达到7000万千瓦,占电网最大负荷的4%,长期来看,需求侧响应有望突破20%。”

      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1-09-13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受邀出席。...杜祥琬院士在会上做了“双碳目标与风光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表示,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是引领我国实施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国能源革命中的两个里程碑。

      来源:风芒能源2021-09-13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受邀出席。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8-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强调,能源转型下,能源核心资产也将由煤矿和油气资源转变成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以及新材料的科学创新能力。

      来源:能源杂志2021-07-21

      在《能源》杂志主办的“第二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就提出,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节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