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交直流混联电网”相关结果514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6-12

      全国电力联网枢纽地位持续强化,率先跨进特高压交直流新时代。...青电入豫等一批特高压工程建成投产,省内在运(含过境)特高压变电(换流)站已达5座、线路9交7直,其中直流线路占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线路总条数近一半,7条线路过境河南向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五省输送电能,电网跨区域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6-06

      我国电网已进入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时代,“双高”“双峰”特征明显,但当前电力系统调节灵活性欠缺,远距离大容量跨区直流输电受端换相失败、输电通道利用不均衡、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未来需积极研发与应用先进电网技术

      来源:人民网2024-05-22

      交直流电网实验区主要研究高可靠性智能微电网,“目前,我们正在攻关基于园区光伏、风机和储能,在特殊时段实现整个实验基地智能微网的孤网运行。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5-20

      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带来的电压波动,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攻克交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等技术难题,在前疃村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微电网“零碳社区”。...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以村内现有的4台区网架结构为基础,新建1个专用容量共享台区和柔性互联装置,集成了智能融合终端、群控群调控制终端等设备,还通过应用交直流技术、配备移动式储能装置,让前疃村的分布式光伏运行由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10

      在这里,通州供电公司试点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微网“零碳社区”,通过应用交直流技术、配备2台150千瓦时移动式储能装置,实现台区功率互济、峰谷调电和光伏协同消纳。...为着力解决电力电量供需时空不均衡等问题,通州供电公司做优电网资源配置平台,强化电网规划建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07

      完善特高压交直流安全稳定运行、高比例新能源电力保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技术、智慧配电网等领域研发布局,抓好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承载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完善超高压主网架,持续优化网架结构,着力打造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的坚强超高压网架。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制订实施好电网薄弱环节差异化补强方案。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09

      山东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交直流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数量全国最多,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国领先,接受外电能力达3250万千瓦以上。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9

      国网福建电力因地制宜布局了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深化柔性直流、交直流、配微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应用,已投运10个适应城镇、海岛、园区、乡村、校园等多类型的微电网(群),服务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来源: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03-13

      这标志着我国交直流电网灵活潮流控制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与协调技术、柔性直流装备国产化及相关产业链取得了重大突破。...互济功率200万千瓦”满功率工况试运行中,姑苏换流站3个柔直换流器单元功能切换正常,在单元1满功率整流运行的基础上,单元2和单元3首次实现了满功率逆变运行,3个单元之间直流输送功率平稳,白鹤滩入苏直流送受端交直流系统运行稳定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2)数智赋能交直流配电系统,提升配电运行灵活智能水平配电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的不足难以支撑不确定...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配电和综合能源规划层面,需要研究中低压电网形态演变多维驱动因素,探索中低压电网的多时空演变机理;加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优化智能配电装置和新型储能等多元灵活性资源配置,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提升配电网架结构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电网头条2024-03-07

      此外,山东电网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国领先。 分析面临的形势时,王志伟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6

      此外,山东电网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国领先。王志伟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的电源构成、电网形态、负荷特性等正发生深刻变革,加上我国电力系统规模大、结构复杂,亟须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王志伟表示,山东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

      来源:新华社2024-02-27

      神州大地上一张以东北、西北、西南区域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区域为受端,以特高压电网为主网架、区域间交直流的大电网已成型,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可靠性增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2-23

      从形态来看,数智化坚强电网包括交直流,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电网的调节柔性强,是新型电网系统性开展灵活调节的能力特征。要求电网能够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要素,纳入电网的配置优化中,让市场价格信号和数字技术共同发挥作用,克服电力系统时空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平衡问题。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三大内涵”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19

      一是加速电网形态由“输配用”单向逐级输电网络向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网络转变,交直流,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以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网络形态。

      来源:国资小新2024-02-04

      “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快速发展,中国电网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控制运行最复杂的交直流电网交直流、送受端耦合,日趋复杂的大电网特性呼唤着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升级。

      来源:人民网2024-02-01

      城市副中心在前疃村试点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微网“零碳社区”,应用交直流技术,构建灵活微电网,促进局部区域绿电消纳、提高电能质量,每年减少碳排放610吨,光伏发电增收69.53万元。

      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纲要 构建坚强柔性电网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1-18

      聚焦有源配电网的运行特征,重点攻克中低压交直流技术,智能软开关技术,配电网重构及柔性自愈技术。...提升电网主动防御和智慧自愈能力。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15

      “三大内涵”即形态上体现为交直流,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技术上体现为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安全防护等数字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12

      相较于传统的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嵌入式”直流输电技术利用现有架空输电线路、现有或预留交流电缆通道,构建交直流电网,在有限的输电走廊空间内大幅提高电网关键断面的输电能力,满足发展需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