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南极考察队”相关结果10
      创新力持续突破上分!哪个是你的心头好?

      来源:MR开关2024-01-31

      19年前的1月18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这片冰雪覆盖的巅峰的新篇章。蕴藏着突破精神的第一次,永远值得纪念!

      来源:新华网2020-02-17

      2月16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获悉,经过67天南极内陆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队员已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与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安全回到中山站。...科考队员在距离中山站300公里和400公里处的南极冰盖上,各架设了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站,以获取南极地区温度、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资料,进而不断完善极地气象服务,增进对南极气象的了解。

      来源:新华网2020-02-17

      记者16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获悉,经过67天南极内陆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队员已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与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安全回到中山站。...科考队员在距离中山站300公里和400公里处的南极冰盖上,各架设了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站,以获取南极地区温度、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资料,进而不断完善极地气象服务,增进对南极气象的了解。

      来源:仪表网2020-01-10

      近日,南极考察队队员在宇航员海对底栖生物开展调查,此次海洋生态调查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各个类群。并且南极考察队队员在同一海域还放置了一套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潜标。

      我国建成首套应用于<mark>南极</mark>地区的新能源微电网发电系统!

      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9-03-18

      在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离开泰山站之后,新能源系统仍然持续为泰山站内某科研设备供电,并通过微电网系统内部的铱星通讯网络可以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时时发送到国内,保证了系统运行正常。...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消息,我国首套应用于南极地区的完整风光燃储互补智能微电网发电系统建成,并在南极泰山站投入运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19-03-14

      在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离开泰山站之后,新能源系统仍然持续为泰山站内某科研设备供电,并通过微电网系统内部的铱星通讯网络可以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时时发送到国内,保证了系统运行正常。...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了解到,我国首套应用于南极地区的完整风光燃储互补智能微电网发电系统建成,并在南极泰山站投入运营。

      来源:新华社2019-03-12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8日下午从南海穿越巴士海峡,继续行进在返回上海的途中。...我国首个南极雪下工程,泰山站雪下建筑进行了多项创新。

      来源:中国渔业报 编辑:刘爽2014-02-10

      泰山站建设项目经理、南极内陆考察队副队长叶超说,我们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增强泰山站的自动化、智能化及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应用,加大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使之成为南极考察站中高科技与环境保护的示范站。

      来源:亮报2013-05-09

      第29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科考队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程言峰告诉《亮报》记者,未来我国的南极考察站利用新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日前,中国赴南极科考队顺利返航,科考队在考察过程中,对南极的风电及太阳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起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让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南极的科考事业紧密相连。南极中山站的太阳能电池板。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11-07

      2010年初,皇明冬冠热水机登陆南极,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独家专用产品;皇明的水箱保温层恒温高压定量一次性发泡,并经高温熟化处理,发泡均匀、致密,能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皇明采用专利保温防脱模块,保障整个热水系统热量不散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