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园区碳排放”相关结果2588
      国家碳达峰试点(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天

      加强园区数字赋能,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双碳管理有序结合,建设集碳排放监测、碳达峰预测、碳足迹核算、碳资产管理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撑平台,将重点企业、建筑、交通等碳达峰重点领域纳入平台管理,实现能源生产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前天

      实施园区、企业碳计量管理,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鼓励对标先进水平建设“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实施低碳示范引...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资源利用效率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绿色低碳发展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生态安全风险总体可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自建码头+海上风电 融合发展激活“蓝色经济”

      来源:中船海装2024-06-25

      截至目前,41台风电机组平稳运行,已累计发电约1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0万吨,减少碳排放149万吨,2024年平均可利用率达99.78%,对优化浙江区域能源结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园区集合了海上风电机组设备总装基地、智慧运维中心、叶片生产基地、发电机生产基地、齿轮箱生产基地、工程安装公司、海上风电变频器生产基地等7大基地,形成了一个集“大型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大型海上风电工程安装运维服务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启动零碳产业园区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

      来源:安徽省发展改革委2024-06-24

      2.申请创建的产业园区要有清晰的区域边界,满足《建设方案》规定的零碳产业园区创建标准要求;3.申请创建的产业园区要根据能源统计和碳排放核算方法(见附件2),核算园区碳排放量,识别重点碳排放源,分析2021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6-21

      实施园区、企业碳计量管理,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鼓励对标先进水平建设“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资源利用效率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绿色低碳发展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生态安全风险总体可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来源: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6-20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规定的区域为全市园区开发区目录内明确的各类园区。评价审查周期内能源消费量在10000吨标准煤/年以下的区域,无需开展区域节能评价审查。...区域节能目标的确定及理由分析;(五)区域内现有主要企业用能分析、区域内主要发展行业现行能耗指标评价及未来发展目标分析;(六)区域能源消费情况(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化石能源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原料用能消费量等)和碳排放情况

      来源:中国华电2024-06-20

      天宁华韵公司将“废旧老电厂”打造成“零碳新地标”,建设了北京市首家零碳文创园区。铺设屋顶光伏项目,每年节省标煤147吨,减少污染排放122吨粉尘,446吨二氧化碳。...2023 年,江苏公司完成与乌江公司等单位碳排放交易,所属9家控排企业清缴履约率100%。开展煤机、燃机专项治理行动,供电煤耗降至265.41克/千瓦时。

      来源:新华社2024-06-19

      同时,正计划利用鄂尔多斯丰富的风光资源制备氢气,从而减少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依托全球风电装机量排名前列的远景能源、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列的隆基绿能等行业领军企业,园区已形成由光伏装备、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多条新能源产业链构成的产业集群。

      来源:长治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9

      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确保“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5%以上。...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差异化精准管控,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江苏南京:到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力争达到200万千瓦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8

      着力抓好全社会各领域节能降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园区、企业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加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加快形成节能降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全民参与、试点先行。

      【智选】中压双馈机组:千乡能驭风 万村享绿电

      来源:运达股份2024-06-14

      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运达股份中压双馈机组因其“电压等级成熟、电气系统可靠、工程施工友好、发电量损耗少”等突出表现,成为农网分散式场景、绿色港口、园区绿电等综合能源多能互补应用的首选机组。...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为梅山港区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约5917万千瓦时,节省能耗费用约52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万吨。

      来源:新华社2024-06-14

      2022年,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启动建设之初,就选择了差异化策略,将招引目标瞄准了对绿电绿证有需求、对碳排放有要求的项目。...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说,作为零碳产业园区“大脑”和“中枢”,研究院在权威认证机构牵头下,联动智库单位以及园区龙头企业,探索制定适应国际规则的碳足迹认证和零碳园区建设标准体系,为企业开展碳排放碳足迹一站式服务和绿电绿证交易

      《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4

      着力抓好全社会各领域节能降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园区、企业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加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加快形成节能降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全民参与、试点先行。

      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到50%左右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3

      着力抓好全社会各领域节能降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园区、企业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加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加快形成节能降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全民参与、试点先行。

      来源: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6-13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

      来源: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6-13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

      来源:广州城投集团2024-06-11

      该储能电站是广汽埃安园区用电削峰填谷的重要“能源调节器”,配合光伏系统实现“每日两充两放”,为园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每年可发电近28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万吨。...项目pcs设计可在市电停电情况下离网运行,储能系统成为后备电源,为园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需量控制功能。

      来源:金华市生态环境局2024-06-07

      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配合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产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化工园区化工生产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到2024年,新改扩建武义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健康生物产业园化工集聚区2座化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到2027年,新改扩建骨干企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园区专业化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来源:新华社2024-06-07

      长治市上党区李坊村是远近闻名的低碳村,“垃圾还田”是村民减少农业活动碳排放的重要一环。“通过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秸秆生物质锅炉供热、屋顶光伏发电,农村用能实现‘内循环’。”...他们5年前就决定将中国目前单体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集群之一——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建设在距离北京最近的新能源基地大同。“去年算力中心用电量10.6亿度,今年预计超过20亿度。”马超说。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6-06

      扩大绿色产业规模,做足“全链低碳+科创赋能+智能升级”文章,抢抓“风口”布局氢能产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园区和企业能耗和碳排放监测水平;建设绿色示范项目,推动传统行业老旧设备更新,淘汰更新低效生产设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