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46分钟前
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品研发,构建电力电子研发团队,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助力国家“双碳
来源:今日正泰19小时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饶宏形象地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就是“电从远方来”与“电从身边取”相结合,通过“大电网+数以万计的分布式配电网(+微网)”的结构,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昨天
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8
加强民生用能供应保障监管,督促电网企业落实配电网规划目标任务。强化能源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监...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组织开展电力业务资质许可专项监管,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完成绿证核发数据全量校核,以及增量配电网、地方电网企业绿证核发涉及数据的归集整合。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5-03-28
在博鳌东屿岛上,数字配电网先进技术广泛应用。“运用该技术,在实现示范区零停电的基础上,支撑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和用户可靠接入和全额消纳,并以绿电交易为补充,保障绿电输送及可靠供应。”
来源:正泰新能源2025-03-28
通过将智能化配电网、储能调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应用场景,充分进行聚合优化,实现分布式资源聚沙成塔、协同互补,兼具“源-荷”特性,既可以向电力系统供电,又可以消纳系统的电能,更灵活地实现削峰填谷的功能,优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7
率先出台《全面推动配电网供电能力再提升 高质量保障民生用电争先创优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升配电网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将大电网安全管控体系向配电网延伸,加强发电企业技术监督与非计划停运监管,推动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发挥改革之力,积极服务转型新形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5-03-27
无论上述哪种方式,由于供需两侧可以实现精准匹配,因此在配电网、微电网单元内就可以实现绿电直供,最大化地实现风、光发电的消纳。...在该省2025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中显示,2027年将建成10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27
新型储能将在调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调峰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新能源出力稳定性,弥补传统电网电源调节速率不足问题,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短时间用电高峰需求,减少电动汽车等大功率元件对电网冲击。
扎实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重点监管各类主体接入电网流程的规范性、增量配电网与电网互联、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网工程等情况,规范电网企业开放服务行为。
来源: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26
来源:能源电力公社2025-03-26
✅电网互联公平:地方独立电网、增量配电网可平等接入主网,打破区域壁垒,释放微电网消纳潜力。...通过强化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为新能源、储能、增量配电网等主体扫清接入障碍,推动“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衔接。
来源:南网50Hz2025-03-26
在博鳌东屿岛上,数字配电网先进技术广泛应用。“运用该技术,在实现示范区‘零停电’的基础上,支撑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可靠接入和全额消纳,并以绿电交易为补充,保障绿电输送及可靠供应。”...数字电网支撑提档升级2025年,海南电网公司打造全国500千伏数字电网示范标杆,将实现全国首个省域数字电网全覆盖。
来源: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25
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网架建设,打造国际一流高可靠配电网。在雄安新区...围绕蒙西-京津冀特高压直流落点布局,优化全网及局部地域500千伏电网结构,提升电力主网架承载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县域联系薄弱电网补强,完成500个村级电网整体改造。二、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5-03-25
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环网箱、智能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柱上开关、环网箱、配电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柜。...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各种标准的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及提供ami解决方案。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设备。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25
,打造“新型配电网诊断与规划”智能体,实现电网智能诊断分析和工程可研评审,使规划工作质效提升60%,还首创了基于混合专家架构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打造电力作业现场数字化安全管控系统,人均检查效率提升32倍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
国网安徽电力参与编制《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并将新能源布局纳入安徽省“十五五”配电网规划统筹考虑,加强源网协同。...该公司按季度开展光伏“红”区设备分析,分类制订运行方式调整、电网建设等解决措施,形成一批分布式光伏接入受限改造配电网项目,2023年以来已安排改造资金超过62亿元。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4
坚持改革思维、站稳人民立场,完善企业群众关注的供电营业区划分、增量配电区域划分、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等制度,促进供配电网健康发展,激发电力建设市场活力;对新型经营主体原则上豁免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