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燃料元件制造”相关结果35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5

      张廷克举例称,我国目前已建成覆盖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种堆型的核燃料元件加工供应能力,形成每年10台/套左右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主设备制造能力,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第三,核电装备自主化、自主核燃料元件、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等内容频繁出现在各企业展区及主题展区,凸显近年来核电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借力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展设计、制造、安全运维的实践和成效。

      来源:中核集团2024-03-18

      作为保障核燃料元件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关键装备,该芯块运输容器由中核集团团队跨越4个年度、历经34个月自主研制,采用与生产线无缝对接的芯块上下料盒,以及特殊设计的屏蔽容器、密封容器和保护容器三层结构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1-31

      完成单位: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实验)中心五、核电厂发电机不抽转子检修智能机器人攻克了狭小空间机器人缺陷处理、转子通风孔机器人精确对焦检查、机器人异物视频识别等关键技术,可沿核电厂发电机定转子环形气隙进入发电机内部

      22项电力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发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02

      :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精制、铀转化,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 元件、金属元件制造6.核安保与核应急:核安保关键系统开发与设备制造,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7.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27

      国际上,我国是最早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设计的国家之一,全面参与了iter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聚变堆制造技术的攻关,工程技术和核聚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先后安排了钠冷实验快堆、钠冷快堆示范工程、聚变科研、放化大楼、cf燃料元件、mox燃料、金属燃料等环节的科研与重大工程专项,为核能“三步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中核集团2023-09-27

      为响应国家加快发展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核燃料国际化、市场化挑战,提高核燃料元件制造水平,中核北方将重水堆核燃料智能化升级改造作为转型重点,旨在为集团公司乃至行业内其他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提供可复制的示范作用

      来源:中核建中2023-09-05

      二是进一步强化成本领先意识,积极面向市场,全面梳理元件制造各环节降本增效空间,加强与上下游兄弟单位的沟通协作,协同推进核燃料降成本,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抢抓战略机遇。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09-01

      (来源:中核智库)南非和俄罗斯合作制造核燃料国际核工程8月16日消息。近日,俄罗斯tvel燃料公司和南非核能公司(necsa)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合作制造核燃料及其部件。

      来源:中核北方2022-10-10

      9月28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完成首批“华龙一号”燃料模拟组件生产任务,这标志着中核北方成功具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燃料组件的生产制造能力。...“华龙一号”燃料组件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压水堆核燃料组件,是“华龙一号”自主核电品牌的核芯心脏。“华龙一号”燃料组件的零部件生产,最大的难点是下管座的制造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 总装机容量5559万千瓦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09-15

      核燃料循环领域,铀矿勘查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第三代先进采铀技术在北方砂岩型铀矿山获得应用,具备了万吨级铀纯化转化能力,铀浓缩离心机实现了升级换代,核燃料加工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各种堆型需要,自主cf3燃料组件完成批量化制造

      来源:中核集团2022-08-16

      为了适应核电的迅速发展和出口核电项目的迫切需求,早在2010年,中核集团就将cf项目列为集团公司重点科技专项,全面启动自主化先进燃料元件的研发工作。...在核燃料方面,中核集团拥有我国唯一的、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在核燃料研发应用方面具有数十年成熟的经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07

      董保同强调,国家原子能机构历来高度重视核科技研发工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我国成功掌握第三代采铀技术、新一代cf3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等,为提升我国核科技水平

      来源:中核集团2022-03-29

      他强调,国家原子能机构作为核工业主管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核科技研发工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我国成功掌握第三代采铀技术、新一代cf3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等,为提升我国核科技水平

      来源:中核集团2022-03-01

      中国原子能是中国唯一的核燃料生产商、供应商和服务商。自主化的铀浓缩、元件制造、锆合金制造产业能够满足目前中国所有堆型和全球大多数堆型的核燃料需求,为全球核能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来源:西屋核电2021-11-09

      西屋电气核燃料的可靠性,成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一直在全球核能行业享誉盛名。...此次进博会,西屋公司与中核包头核燃料元件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签署了《ap1000核燃料组件零部件采购续约合同》,旨在延长于2012年10月签署的核燃料零部件供货合同,以持续为中核旗下的ap1000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21-07-07

      自2010年起,原子能院在国防科工局、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了压水堆环形燃料的研发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已全面突破了组件设计、试验验证和加工制造等关键技术,整体研发深度及技术成熟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中国原子能院2021-05-11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保证了项目的如期完成。实验组件模拟件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中核北方压水堆环形组件制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后续科研项目和正式实验组件的制造打下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4-26

      《报告》显示,我国在运核电机组三道安全屏障的完整性得到保证,核燃料元件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安全壳的完整性满足运行技术规范要求,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2级及2级以上运行事件。...部分关键设备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屏蔽电机主泵研制取得重大进展,超大容量 1e 级阀控蓄电池、堆芯仪表系统等成功研制,一批核电站主要辅机设备相继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cosine 软件开发及取证工作继续推进。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2021-03-12

      rosatom旗下核燃料制造机构bochvar研究所已启动二硅化铀颗粒(u3si2)制造技术开发项目,以此作为atf燃料基体的另一选项。目前,用于生产粉末和颗粒用的u3si2铸块已制造完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