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海水利用”相关结果166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4-10-14

      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淡化海水利用,进一步降低单位gdp用水量。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建设。

      《2023年全国<mark>海水利用</mark>报告》发布!

      来源:国家自然资源部2024-06-14

      近日,《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165908吨/日。...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0个沿海省(区、市)。海水淡化水的主要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

      来源:能源新媒2024-04-11

      另外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中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深层海水利用业。加快推进深蓝海洋深层水综合体-海洋高新产业基地项目。...重点利用深层水高纯度特性制造生产高附加值饮用水、功能性饮料产品、高品质化妆水等多种深海产品;利用海洋深层水探索深海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生长试验,开展深海水产种苗的培育;发展深层海水医疗康养服务。”

      《2022年全国<mark>海水利用</mark>报告》发布 截至2022年底 全国现有<mark>海水</mark>淡化工程150个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10-08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50个,工程规模214542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个,工程规模198466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8个,工程规模13154吨/日。

      来源: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23-05-22

      杭州水处理作为在膜法水处理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商,拥有海洋行业(海水利用)、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两项甲级工程设计资质,并建造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及行业精品示范工程,也一直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膜法水处理系统工程

      来源:中信环境技术2023-02-08

      该项目是中马两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之一,得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全球海水利用的典范和开创性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1月30日,中信环境技术旗下美能公司(memstar)收到建设方发来的中标通书,马来西亚先达海水开发资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先达公司)拟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美能品牌成为该项目超滤系统技术集成及装备供货服务商

      2021年全国<mark>海水利用</mark>报告出炉 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mark>海水</mark>淡化工程144个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9-29

      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022年9月前 言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2-09-20

      当前,长清区已经形成高端装备智造产业集群,具备海水利用装备发展的天然土壤,可以为科技转化提供产业平台。本次签约仪式上,和山东淡化院签约的山东国辰实业集团就是一家以装备制造为主业的企业。...在国家和地方长期技术攻关支持下,山东省海水淡化产业链完整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先后建立海水淡化利用协会和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并在2020年建设“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2-08-04

      重点联系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企业超过七成,企业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接近七成。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2022-07-27

      “十三五”时期,为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印发了《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海水淡化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的一些海水淡化行业标准尚未得到卫生、水利等部门的认同。1.水质标准不健全一是对作为淡化水水源的海水水质尚无明确标准。

      来源:山东省节约用水办公室2022-06-28

      ;逐年提高淡化海水利用规模,在滨海地区严格限制淡水冷却,推动海水冷却技术在沿海电力、化工、冶金、核电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达到120万吨/天。

      咸水酿甘露 缺水城市如何向海洋“要水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5-27

      其不仅拥有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以及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更是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膜材料研发等多项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外,天津拥有一批从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综合利用等企业和机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齐全;也是国内唯一海水淡化三大主流技术均得到应用的地区,工程规模居全国前列。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26

      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淡化海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年。

      天津市印发<mark>海水</mark>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创建全国<mark>海水</mark>淡化示范城市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5-22

      天津海水淡化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以及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涉天然气项目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5-10

      经营403.燃气发电与可再生发电互补系统开发与应用404.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经营405.清洁能源微电网的建设、经营406.使用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区域供能(冷、热)项目的建设、经营407.海水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苦咸水利用408.供水厂的咨询设计、投资、建设、经营409.再生水厂的咨询设计、投资、建设、经营410.污水处理厂的咨询设计、投资、建设、经营,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的咨询设计、

      <mark>海水</mark>淡化发展<mark>利用</mark>状况分析与启示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2-05-10

      2.1.2 海水淡化产业相关政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海水利用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均制定了相关政策及执行措施,在海水利用产业上给予支持引导,确保其健康发展。...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有3个重要领域:(1)海水淡化,即运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生产淡水,是海水利用的主要形式;(2)海水直接使用,即用海水代替淡水,应用于工业冷却水及生活用水;(3)综合利用化学资源,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5-05

      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为支柱,依托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建设天津市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2020年全国<mark>海水利用</mark>报告出炉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mark>海水</mark>淡化工程135个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2-07

      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研究制定支持海水利用的政策措施,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和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协会相继成立,促进海水利用产业在沿海地区进一步集聚发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11-16

      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领域,《规划》坚持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不同地区根据资源禀赋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雨水集蓄利用,扩大海水利用规模。

      全国最大规模<mark>海水</mark>淡化示范基地落地天津

      来源:天津广播新闻中心2021-09-27

      天津市持续培育海水利用产业链,强化产学研衔接,提升海水淡化产业在天津市的产业聚集和协同创新能力。...全国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近日在天津落地完成,预计年底将正式启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