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湿地保护体系”相关结果266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6-14

      适应气候变化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国土绿化、水土保持、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矿山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城乡供水等系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各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5-10

      建立森林食品产业标准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支持林下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在刺五加、白桦树汁、木耳和红松籽等优势品种方面形成突破,优先将森林产品纳入“九珍十八品”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03-25

      全面巩固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提升行动成果,围绕流域治理,高质量推进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和森林、湿地资源保护修复。...推进磷石膏源头减量,加快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强化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建立健全磷石膏制品标准体系,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逐步平衡”的原则,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2025年,新产生的磷石膏全部实施无害化处理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千玉锦: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来源:黑龙江省人大2024-02-18

      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生态修复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发挥产业导入阶段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保证工程的有效实施。...特别是为实现构建“两山三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持续开展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东北森林带保护和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及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对推进龙江建设生态强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年)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2024-01-18

      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完成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已建立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省级湿地公园。2022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8.1%。...围绕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规划目标和重点领域,以规划近期(2023-2025年)为重点建设期,分类提出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体系重点工程。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4-01-16

      组织完成地方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以珍稀动植物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严格实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和分类管控,加强扎龙、洪河等湿地保护修复,筑牢东北森林带生态屏障。

      来源:宁夏人大网2024-01-11

      加快制定修订噪声污染防治、空间规划、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完善监管

      来源:泰安市林业局2023-12-18

      (三)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建立湿地分级保护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名录管理,推进湿地公园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推进防灭火一体化。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和护林员、巡查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以“引水上山”“天眼护山”工程为重点的防火基础设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3-12-01

      加快制定修订噪声污染防治、空间规划、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统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规立改废工作,对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法律法规规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精神的,及时进行修改或者废止。...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推动各项任务实施落地。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普法责

      来源:国务院2023-10-16

      (五)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加大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保育、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水土保持、退化森林草原修复等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防止超载过牧。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3-10-16

      (五)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加大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保育、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水土保持、退化森林草原修复等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防止超载过牧。

      来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2023-07-11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强化湿地保护,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滨海湿地等固碳能力。...支持我省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开展海洋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形成沿海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关键技术,研究制订适用于我省的海洋生态固碳增汇核算方法,形成核算体系,为固碳增汇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广东四会: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在2030年前达峰

      来源:四会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07-10

      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加快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加强具有碳汇功能的天然湿地保护。...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有机融入生产全过程,加快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实施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树立和扩大绿色品牌效应。

      来源:新华社2023-06-09

      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

      来源:新华社2023-06-08

      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3-03

      全国人大代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则从完善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出发,提出鼓励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的建议。...她认为,可结合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需求,充分发挥蓄滞洪区滨江临水的水资源与生态优势,开展自然湿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探索蓄滞洪区防洪、水资源、水生态多目标协调发展模式,提升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3-02-28

      这是我国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旨在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2-07

      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降碳产品方法学和碳排放基准值体系,加大降碳产品开发力度,实行以基准值为基础的碳排放抵消制度。...白洋淀全域鸟类栖息地管理监测体制持续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4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2

      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小微湿地保护修复,推进森林村庄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重点镇(乡)重点村、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建设,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工程。...鼓励使用可降解农膜,完善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模式。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

      武汉市印发应对气候变化 “十四五”规划 推动“武清所”落地 开发碳排放权衍生金融产品和服务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1-29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近零碳示范区、气候投融资等试点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碳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可持续运行的碳普惠制度体系,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基本形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