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入刑”相关结果129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06-06

      案例一为环评报告造假第一案,明确了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载体,第三方环境影响评价中介服务人员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资质、签名等材料提供给无资质的人员,制作出虚假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来源:如皋市人民法院2023-12-13

      本应确保自动监测设施正常运行,却告知排污单位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的方法,致使丙椿多次干扰自动监测设施,影响斯望公司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丙椿直接实施了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行为,我们认为二人主观恶性均较大,对二人判处了实刑。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11-02

      2023年9月12日绛县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书(2023)绛法刑建字第5号通报,本案涉案5人已进入审理阶段。...同时在案件审查中,严格落实“下位法对上位法作出细化规定的,适用下位法”的规定,对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违法行为优先适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进行处罚,形成强大震慑,以更严格的执法监管,有力保障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22

      重普法善执法擦亮“绿色助企”品牌“这样的普法宣讲,将法、情、理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入心入脑。特别是危废标签问题,从前总觉得,一张标签没贴就可能面临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太苛刻了。...强技术严监管重拳查处大案要案2022年,苏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移送公安部门涉刑案件达39件,数量位于江苏省第一,“要案突击组”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强化大案要案查办效率,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

      来源:中国环境2022-11-28

      3吨,说得明明白白。这对于危废行业来说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危废处置成为刚需。此后,“危废”成为环境违法案件的高发领域。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2-11-21

      因环评、监测造假的案子,最值得警醒的,是江苏响水2019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涉案的6家造假的环评机构的22名责任人都被判刑。...特别要注意的是,其中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在两年内造假三次,就要判刑,最高判刑10年。

      来源:江西环境2022-11-01

      生态环境部门立即使用无人机查找污染源,排查发现两县交界处一高岭土加工企业将红褐色废液排入沂江,执法人员立即检测,锁定该企业废水入沂江排放口水质呈强酸性,涉嫌非法排污。...】对跨区域的突发环境污染问题线索,河流上下游的生态环境部门协作联动,报各属地政府采取有力应急措施,有效防止了污染扩大,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利用无人机溯源排查,迅速锁定污染源,及时移送涉刑案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8-01

      “国家已明确非法处置危废标准,监管、处罚的威慑力已足够大。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使。”陈勇说。...陈勇介绍了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2021年环资审判工作情况,并专门就危险废物处置引发的环境违法犯罪相关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7-13

      10.依法用足用好罚金刑,提高盗采矿产资源犯罪成本,要综合考虑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社会影响等情节决定罚金数额。...6.正确理解和适用《解释》第二条、第四条第一款、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准确把握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入罪的前提条件。对是否构成“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情形,要在综合考量案件具体事实、情节的基础上依法认定。

      晋江首件“<mark>环境</mark>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入刑案宣判 被告人获刑7个月

      来源:晋江市人民法院2022-06-13

      典型意义本案系晋江首件“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入刑案。...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监控设备联网,是《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的一项重点环境管理制度,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2022-03-30

      什么是“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什么是“不按照法律规定处置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危废标准又是什么呢?本文将详述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若干法律问题。...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标准污染环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分析|2022年3月下旬煤炭市场分析及预测

      来源:电联新媒2022-03-21

      2021年以来,在“30·60”目标背景下,受国内煤矿超产能生产、国际能源价格翻番上涨、全球疫情对煤炭供应链的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结构性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呈现

      2022年3月下旬煤炭市场分析及预测

      来源:电联新媒2022-03-21

      2021年以来,在“30·60”目标背景下,受国内煤矿超产能生产、国际能源价格翻番上涨、全球疫情对煤炭供应链的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结构性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呈现

      工业危废处理行业投资策略分析(上)

      来源:城镇化新视野2021-10-21

      对于危险废弃物,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非法处置危废”等规定的发布,促使危废污染的监管逐渐加强,直接带动了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工业危废处理行业开始进入量价齐升阶段。...1.2 政策驱动:监管趋严,带动工业危废处理需求释放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1

      利益驱使让违法者“一拍即合”“国家已明确非法处置危废标准,可以说,监管、处罚的威慑力已足够强大。违法行为屡禁难止,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使。”...提高全链条、全过程环境管理水平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部于9月18日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并表示将不断提高危废全链条、全过程环境管理水平。具体包括,一是加强危废监管执法。

      来源:中国环境网2021-08-17

      根据“两高”司法解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即可。事关重大,灵武分局当即向市委市政府、银川生态环境局进行了汇报。...时值雨季,被倾倒在荒地上的废油泥随时都有被雨水冲刷到别处的可能,只要问题一天查不清楚,大羊其村周边的环境安全隐患就存在一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08

      柏仇勇表示,要倡导依法、科学、诚信监测理念,构建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体系。重点落实好刑法修正案关于监测弄虚作假的决定,对弄虚作假行为,一律严惩重罚,让造假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1-30

      2.环境犯罪门槛降低,刑罚加重《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扩大了“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