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评造假”相关结果48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4-02-26

      2023年5月份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宣判,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处罚。生态环境部以锦华环评造假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此外,生态环境部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落实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每半年对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列入

      来源:九江生态环境2023-08-18

      该案系全国首例环评造假刑事移送案件。2020年9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在信用平台巡查中发现,江西展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航公司”)存在异常经营行为,立即将有关线索移交给了九江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31

      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严厉打击环评造假行为 刘友宾: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将以锦华环评造假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一是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将以锦华环评造假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一是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5-29

      环评造假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一种十分恶劣的现象,如果不能真正刹住环评造假之风,“劣币驱逐良币”则难以避免,就会对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很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方环保服务范围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治污设施运行维护、环境监测与污染检测、技术咨询等领域,严厉打击环评造假问题显而易见。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3-03-29

      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水平,连续3年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涉嫌环评造假案件,持续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

      来源:中国环境2023-02-24

      建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生态环境、市场监督、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职能,打破部门和地区壁垒,联合抽查、联合研判分析、联合通报结果,坚决打击环评造假、数据造假、检测违规、实验室管理失控、资质假冒伪劣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2-11-21

      环境监测、环评造假将立案追诉!最高判刑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发布《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立案标准》),自2022年5月15日施行。

      来源:新华网2022-09-02

      下一步将针对当下一些企业守法意识淡漠,数据造假、环评造假等问题继续开展深入治理。此外,还将通过健全法律、完善制度、严格实施等来解决地方依法治理能力偏弱,搞形式主义、搞“一刀切”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协调地方和公检法等部门,推动依法查办环评造假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进一步落实好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对环评文件质量负责的主体责任,强化环评单位和人员直接责任

      来源:赣州市生态环境局2022-05-25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现对3起环评造假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过以案释法引导和督促企事业单位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提高自觉守法意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08

      严厉打击环评造假、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四)健全全流程的生态环境服务监管体系。12.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台账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4

      同一批被通报者,还有来自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7起环评造假行为。...权限下放不等于允许“钻空子”是什么让环评造假行为屡禁难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记者,为落实“放管服”政策,环评审查权已逐级下放,由上级环境主管部门辅以事中事后监管。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24

      各级检查和媒体曝光显示,近年来发生在大气污染防治战场上的弄虚造假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环评造假

      如何堵住<mark>环评造假</mark>暗门?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20-09-09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这是今年3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中的一句话。深圳市工程的环评文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8-18

      除了面临行政处罚之外,环评造假可能还会面临刑事处罚。...但实践中环评造假、粗制滥造的现象时有发生,环评文件质量问题饱受诟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评制度源头预防作用的发挥。今年3月,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中出现了多处“湛江”字眼。

      来源:光明网2020-07-29

      尤其今年情况特殊,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弥补停工停产期间的损失,不排除少数地方牺牲环境的gdp发展思路会有所反弹,环评造假的冲动可能更强。...一方面,报告呈现出的细节,很难用工作失误解释;另一方面,类似的环评造假现象,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就在这两天,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环评文件复核工作的意见。

      原址续建?时隔8年 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重启!

      来源:环卫科技网2019-05-31

      正如原环评司崔书红司长所言:对环评造假,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对一切造假行为,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罚。相信加强了公众参与的进程,实施重大项目环评报告公众听证制度,使造假者在阳光下无处藏身。...环评造假,勒令停建据人民日报报道:受建设单位委托、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3月做出的《环评报告》称,项目公示两次,“第一次公示时间从2009年1月4日到16日,第二次为2月20日到3月5日”,而周边村民表示从未见到公示公告

      烟气——加热  还是不加热?这不只是个技术问题!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19-04-20

      如果环评造假,那么违规取消烟气加热就可以大行其道了。从我国现行脱硫技术规范来看,要求增设烟气加热系统、排烟温度不低于80摄氏度,属于一般规范。而取消烟气加热则属于需经过环评审批的特例。...这其中有没有为了配合不规范建设电厂目的,所以环评造假的事情呢?毕竟这种事情在中国也不在少数。再次,增设烟气加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原本增设烟气加热是技术标准的一般规定,除了特批不需要增设烟气加热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