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综合防御系统”相关结果418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20

      国网东北分部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建立防范大电网安全事故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电网特性认知、运行控制和故障防御管理,守牢大电网安全防线。...多维综合施策,提高安全治理能力。国网东北分部围绕大电网安全、电力保供、界河水电站运维等核心业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促进安全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07

      坚持“全网安全一盘棋”,发挥统一调度优势和统筹协调作用,提升系统特性认知、运行控制和故障防御水平。...以西北区域电力应急基地(甘肃)建设为契机,统筹梳理区域应急资源,健全跨省跨行业应急物资调配机制,深化跨区跨专业应急队伍协作机制,开展2024年黄河流域应急基干队伍互训互练暨防汛抗震综合应急演练,提高联合应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16

      在强化区域电网运行上,做到稳定管理、生产准备、主网管控、故障防御、风险防范“五个加强”。深化电网运行机理和稳定特性研究,优化安全稳定管理体系。发挥在公司重大工程启委会中的作用,推动工程按期投产。...强化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落地,合理布局调峰气电。统筹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发展,推动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本地电源与外来电优化组合。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来源: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4-29

      11、南昌市红旗联圩京福高速至罐子口除险加固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可以防御赣江百年一遇洪水位,同时打通富大有路、航空大道、天祥大道的连接,从而增加一条城市外环交通要道。...3、吴公庙电排站机电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本项目为雨水管网及泵站类项目,通过对主水泵机组及出水系统改造、主轴密封供水管道等更换、电气设备改造,大大提高吴公庙电排站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保证涝时排出,最低运行水位可较原设备进一步降低

      国家电网欧阳昌裕: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数智化坚强电网创新实践

      来源:国家电网2024-03-21

      超前布局、重点开展一批具有前瞻性、基础性、颠覆性的重大研究项目,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登高行动计划,攻关新型电力系统统筹规划、友好并网、电力平衡、稳定机理、故障防御、调度控制、...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2-06

      综合运用系列监管手段从严治理企业300家,共立案调查34件,罚没金额526.38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推动构建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安全履职监管,加大对问题企业监管力度,有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监管为民,全面做好民生用能监管。

      来源:国资小新2024-02-04

      目前,系统保护的安全防御范围已覆盖我国电网的90%,在关键核心装备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成为保障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大国重器”。...“系统保护目标是控制大电网安全运行风险,这是覆盖于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上的一个综合二次控制系统,国内外尚无建设实例。”薛峰和团队在接手这项任务时,感到不小的压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30

      这些经验主要包括:持续加快电网建设,持续提升能源资源关键枢纽平台优化配置能力;持续推动灵活性资源建设,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持续优化系统调度运行,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新能源电力在更大范围内配置

      广州供电局科技创新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2-25

      为攻克“主动型防灾抗灾”高效应急机制不健全的难题,项目组结合故障逻辑推理与气象特征匹配,构建了南方电网“主动型防灾减灾”高效应急机制,对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感知,风险隐患早识别。...项目成果实现了特大型城市电网应对极端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全链条分钟级决策”重大突破,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大安全防御体系,促进能源行业的科技进步,推动弹性电网建设实践。(作者:广州供电局 田慧丽)

      来源: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12-01

      优化气象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数值模式解释应用为核心,研究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人工智能预报和监测预警模型,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分析平台,基本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新书导读会在沈阳举办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11-06

      导读会邀请南瑞集团作《新型电力系统运行风险防御技术的思考》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作《新型电力系统弹性关键技术与建设实践》报告,清华大学电机系作《新型电力系统电热综合协调调控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报告,

      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2023-11-03

      将防雷、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和责任人名录库,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安全转移等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暴雨预警精细化到乡镇(街道),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直通党政决策系统作用,完善面向部门和社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联动平台,确保红色预警信号向党委政府负责人、应急责任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等重点服务对象

      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2023-11-03

      将防雷、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和责任人名录库,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安全转移等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暴雨预警精细化到乡镇(街道),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直通党政决策系统作用,完善面向部门和社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联动平台,确保红色预警信号向党委政府负责人、应急责任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等重点服务对象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11-01

      要积极构建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提升电力系统认知、控制和故障防御能力,加强电源涉网性能管理,提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强化电力运行安全管理。...要稳步推进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优化新能源发展方式,建设和挖掘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着力加强各类型储能建设,促进新能源发电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11-01

      要积极构建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提升电力系统认知、控制和故障防御能力,加强电源涉网性能管理,提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强化电力运行安全管理。...要稳步推进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优化新能源发展方式,建设和挖掘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着力加强各类型储能建设,促进新能源发电又好又快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自设交叉学科博士点+2!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2023-10-31

      国家能源电力安全学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分析能源电力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及内外部风险挑战,综合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指导能源电力安全工作全局,不断完善能源电力安全防御体系

      来源:浙电e家2023-10-30

      在调节资源上,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能力与稳定控制能力,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这个“友好”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电源友好,要适应新能源随机性,提高电源接入能力;二是电网友好,要提高系统支撑能力,提升电网承载力;三是全社会友好,要提升空间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社会综合效率和效益。

      来源:建德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针对不同灾种、不同行业、不同风险、不同时空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体系。推进赋能城乡精细化治理多跨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服务与管理制度,健全防雷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法治化、标准化建设和气候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综合执法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9-14

      做好综合计划调整和年中预算优化调整。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创新。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部署,助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扎实推进国网西北分部落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源网荷储一张图,抓好“六个统一”:抓好统一规划,实现各地、各级电网有效衔接;抓好统一建设,保障规划方案如期高质量落地;抓好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肃供用电纪律;抓好统一安控,构建策略适应性强、动作可靠性高的立体防御体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9-04

      数字孪生工程同步建设,综合效益将持续发挥数字孪生技术也为大藤峡的建设运行提供“一臂之力”。...与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以使广州市有效防御西、北江1915年型特大洪水,将广西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将西北江三角洲重点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至200年一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