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7-03
同期举办的第二届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上,南瑞继保集中展示了智慧水电与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运维系统以及自主可控数智化plc等核心技术成果。...总结通过此次大会,南瑞继保全面展示了在水电抽蓄及新能源领域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实力,显著提升了智慧水电/抽蓄监控、保护、励磁、变频等核心装备,以及智能运维系统和自主可控plc的行业影响力,赢得业内广泛认可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6-05
坚持创新引领,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试点项目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创新引领,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试点项目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6-04
来源:宝钢股份直通车2025-04-30
项目推动了风电新材料示范应用,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升级,彰显了央企服务国家新兴产业战略的责任担当。...装备、材料升级本项目风机塔筒等关键部位充分使用宝钢风电用钢bwind500及中铝锌铝镁产品,中铝锌铝镁产品的耐蚀优势与bwind500的高强度、轻量化、耐候性,打造行业内海上风机新材料首个示范。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2-27
,科学有序推进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管理,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统筹推进炼油和清洁燃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加强能源标准体系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5-02-19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清洁能源博览会为契机,打造电力行业形象、展示清洁能源技术装备成果、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需求,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为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5-02-12
,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以及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导致新能源装备制造产能无序扩张,新能源制造企业“内卷”严重。
来源:贵州人大2024-12-09
”“有机液态氢、高压气态、固态储氢和管道输氢等安全高效储运技术及装备”“超临界清洁高效循环流化床机组应用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及设备”“煤制醇醚能源、煤制氢能源技术装备”研发;在工程及矿山机械领域,布局“
来源:天工电氢2024-12-02
新工绿氢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电氢能源技术装备研发的高新科技企业,在业内首创了“移动加能+离网加能+应急加能”和“场景驱动+电氢耦合+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模式,曾发布多款全球首个创新技术产品并投入示范应用。
来源:日立能源2024-11-28
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及不断扩大的本土业务规模,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技术装备产业的升级和人才聚集,并携高质量、可持续的变压器解决方案,为中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技术力量。”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7-26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25日,中国天楹发布公告,宣布与中车株洲所和中车资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原则,开展产业基金、新能源技术装备等合作,助推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产业发展。...公告显示,本次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强新能源项目设备订单合作,中车株洲所发挥先进技术、产业优势,为中国天楹提供全方位的新能源项目前期开发技术支持和新能源装备产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6-20
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全方位加强,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能源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6-13
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6-11
,完善“首用”“试错”“招标采购”等机制,加快国产新能源技术装备工程化应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能源发展与安全。...以绿色低碳为方向,聚焦“卡脖子”环节、颠覆性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新一代电网、新型大容量储能设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清洁低碳能源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4
国家能源局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拓新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优势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3
能源技术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基础,新能源产业链条长、关联性强,涉及百万亿级市场规模。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赛道将竞相涌现,推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培育壮大新型能源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和产业。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3-22
深入实施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拓新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优势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05
、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带动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制适应高海拔、高地震烈度、严寒地区的特高压柔直装备,推动全产业链技术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