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超临界排放”相关结果1010
      2030年日本发电结构中还有多少化石能源?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5-09

      这些政策还侧重于快速发展旨在减少煤炭排放的技术,包括综合气化联合循环基础设施、碳捕获和封存,以及与氨和生物质混合的燃料,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运营效率。...尽管有关这些标准的细节和被认为效率低下的燃煤电厂名单尚未公开,但这些设施很可能包括使用低效亚临界或高效超临界技术的旧电厂。这项政策将使日本的煤炭总装机容量减少约40%。

      来源:贵州金元2024-04-18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参考同类型的600兆瓦等级的超临界“w”火焰燃煤机组,每年的生产期间运行成本可节约600多万元。...在机组启动和调试期间,采用燃油点火的方式,会耗费大量的燃油,也会排放大量的碳。利用织金县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织金清洁能源公司将锅炉的点火方式由燃油改成燃气不仅节能降碳,同时将减少基建投资成本。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08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5日,江西吉安遂川县举行超临界水生物质气化生产蒸汽和富氢可燃气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利用了超临界态的水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将生物质中的碳、氢、氧元素气化转化为h2(氢气)和co2(二氧化碳),从源头上根除了sox(硫氧化物)、nox(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和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2024-03-29

      国家、省绩效分级重点行业以及涉及锅炉炉窑的其他行业,新建、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治理措施、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运输方式等达到a级绩效水平;改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治理措施、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28

      该项目总投资63亿元,新建2台66万千瓦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燃煤机组计划接入喀什750千伏变电站,同步实施铁路专用线及供热设施改造工程。...项目6台机组全面建成后总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每年上网电量约5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000万吨、植树造林31个西湖景区面积。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2-0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ccs新的发展,该技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提纯,然后投入新的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碳的循环再利用。...今年6月,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11-22

      落实原辅料储运、破碎工序的扬尘控制措施,减少各类无组织排放。厂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主要建设2×350mw超临界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配套2×1221.5吨/小时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燃料煤储存及输送、燃烧制粉、烟气净化、化学水处理等公用辅助及环保工程。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11-22

      主要建设2×350mw超临界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配套2×1221.5吨/小时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燃料煤储存及输送、燃烧制粉、烟气净化、化学水处理等公用辅助及环保工程。...落实原辅料储运、破碎工序的扬尘控制措施,减少各类无组织排放。厂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2023-08-21

      “为了将二氧化碳安全长效地回注、封存,我们的技术团队研制了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适用于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实现了诸多工程技术创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域18个主要沉积盆地地壳稳定、分布广、地层厚度大,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足够为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排放提供封存空间。

      350MW<mark>超临界</mark>CFB锅炉长周期运行的优化与分析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23-08-10

      通过调整煤种、粒径、风量、料层高度、返料量、炉膛负压,或者适当排放多余的循环灰,可以很好地调节其浓度,继而改变循环比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锅炉磨损,延长运行周期。...本次运行可为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生产运行管理提供经验、树立行业标杆,推动我国循环流化床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电联新媒2023-07-28

      尤其是大批亚临界、超临界机组,甚至一部分超超临界机组设计老套,并没有考虑深度调峰的需要,因此在调峰深度、负荷变化速度、启动速度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安全风险和寿命损耗都显著增加。...现阶段,煤电参与深调的意愿不足,究其根本是因为煤电机组频繁启动及大范围负荷变动,机组需承受大幅度的温度变化,导致关键零部件疲劳损伤;低负荷运行时的能耗较高、经济性较差,排放的污染物远高于基本负荷运行时的排放量

      来源:电联新媒2023-07-24

      国内机组深调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深调期间还需要做到超低排放,这点国外没有限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区域的排放约束更加严苛,对设备安全不利。”蒋某说。河南省某电厂在...上海发电成套设计研究院火电中心副主任兼总工陶丽告诉记者:“煤机深调已是常态,但是对于超临界及以上参数机组频繁深调至25%以下负荷运行,对机组安全性影响较大,长期低负荷运行降低了经济性甚至牺牲了设备的安全性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3-06-02

      据了解,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当日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1

      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当日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9

      倪维斗:在城乡建设4.5兆瓦生态能源电站可助力乡村振兴我国每年数亿吨农业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还田或野外弃置产出的甲烷、氧化亚氮等排放亟待解决。...因为采用煤化生物质后,原料数量不再受制约,热值提高,电厂因此可采用大型锅炉和先进的设计参数,温度和压力可达到超临界的要求,从而显著地提高发电效率。另外,用煤化生物质替代煤粉,可以实现与现代煤化工并轨。

      环博会倒计时1天!元琛有这么多新技术!

      来源:元琛环保2023-04-18

      03 宽温催化剂 宽温差催化剂的温度使用区间是225-420℃,可以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并保证排放达标,实现全流程脱硝超净排放。...04 星眜防火阻燃滤料 针对现场粉尘在除尘器中易二次燃烧,导致发生烧袋现象,特采用接枝共聚、超临界干燥法等技术开发出星眜防火阻燃滤料,实现阻燃等级为a级,隔绝外部火焰对滤料的损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07

      首先需要解决大量中低浓度co2排放源低成本捕集问题,这制约着ccus规模应用;运输环节中,车载运输方式成本高,大规模超临界长距离管道输送方面缺乏经验;驱油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大应用规模。”...以co2捕集为例,目前从煤化工、化肥等装置排放的高浓度co2(大于90%)捕集成本较低,低于200元/吨;从煤电、水泥、钢铁等工业装置排放的中低浓度co2捕集成本较高,约为300—700元/吨,而这部分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12-26

      这从源头上根除了 sox、nox 等气体污染物和粉尘颗粒物(如 pm2.5)的生成和排放。...“超临界水蒸煤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简介:郭烈锦院士及其团队所研发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热电联产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炭在超临界水中完全吸热-还原制氢的新气化原理,它利用了超临界态的水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将煤中的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22

      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排放。...中国海油联合国内厂家集中攻关,应用相态控制、脉冲控制联合振动分析等前沿技术,研制适用于海洋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

      来源:定州发布2022-12-21

      国能河北定州电厂三期项目将建设2台66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配备2台1987吨/小时锅炉,并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从而确保项目投产即排放达标,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