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相关结果67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8-03

      基于此,该工作提出了一种锂硫电池的内生促进机制,即通过功能分子耦合硫化物中间体来调控其溶解度与氧化还原活性,形成了一个基于耦合中间体的快速“内循环”来驱动硫转换反应迟缓“外循环”的增强复合电极过程,从而大幅提升硫正极的反应动力学并有效抑制穿梭效应

      <mark>锂硫电池</mark>隔膜在不同抑制“穿梭效应”策略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5

      隔膜作为锂硫电池的关键内层组件,处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是抑制硫化物穿梭的重要屏障,然而目前市场上商用的聚烯烃类隔膜存在较大的孔径,硫化物容易从中穿过,而且这类隔膜也不具备捕捉硫化物的能力,因此需要设计具有抑制硫化物穿梭的功能性隔膜来提升锂硫电池的综合性能

      来源:粉体网2020-11-05

      对于锂—硫电池,固态电解质可阻止硫化物的迁移。对于锂—空气电池,固态电解质可以防止氧气迁移至负极侧消耗金属锂负极。(3)固态电池有望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韩国:韩国三大蓄电池厂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创新于2018年11月对外宣布,联手开发核心电池技术,将成立一个规模1000亿韩元的基金,计划在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和锂硫电池领域进行研发,来打造下一代电池产业生态系统

      挑战传统思路!稀释电解液也能提高<mark>锂硫电池</mark>性能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0-06-22

      另外低浓度电解液还可以很好的防止硫化物电解液中的溶解和分散,有效地缓解了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因此,低浓度电解液可能更适合应用于锂硫电池体系,并且也为其他转换型电池的电解液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6-17

      “抑制‘穿梭效应’是锂硫电池研究的关键之一,最核心的就是如何使其反应中生成的长链硫化物束缚在硫正极侧,或从根本上抑制硫化物的产生。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还需要深入探索。”陈剑说。

      来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0-05-11

      但是,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单质硫的导电性差、中间产物硫化物具有穿梭效应、充放电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等。...该工作为过渡金属作为锂硫电池硫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剂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本工作由潘锋指导完成,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睿和博士后杨金龙,肖荫果老师和潘锋老师为共同通信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19

      因此,如何抑制硫化物的穿梭,成为锂硫电池研发的关键。同时,硫本身不导电,在充放电过程中会明显膨胀和收缩,有可能导致材料产生细小裂缝,从而使电池很快磨损。...赵兵解释,“穿梭效应”就是指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正极产生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易溶解于电解液,这一物质会穿过隔膜向负极扩散,与负极的金属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造成电池中有效物质的不可逆损失,进而导致电池寿命衰减

      看同步辐射如何“解密”钙钛矿、锂电、电催化、OFET、OPV

      来源:新能源前线2020-02-12

      就有学者基于硫颗粒尺寸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原位txm技术研究了锂电池中硫化物的溶解和再沉积动力学。采用原位 xrd、xrm 和 xrf 等手...二、同步辐射的原位表征技术来研究锂硫电池反应机理苏州大学张亮教授和李彦光教授 在 aem 期刊上发表进展报告,梳理了利用同步辐射的原位表征技术来研究锂硫电池反应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盖世汽车2019-10-25

      工作温度高于锂的熔点,可有效抑制硫化物或多硒化物穿梭效应,限制锂枝晶生长,从而提升能量密度,加快充放电能力,并提高库仑效率及能效,进一步保持稳定性。...从理论上来看,能提供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为2600wh/kg和2800 wh/l,锂硒电池为1160 wh /kg和2530 wh/l。

      福建物构所制备<mark>锂硫电池</mark>隔膜新材料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9-09-17

      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固体硫化物的绝缘性,可溶性长链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期间硫的体积变化大等。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甚至一系列安全问题。

      福建物构所高能量密度<mark>锂硫电池</mark>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9-09-05

      但是硫的导电性差、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循环中的体积膨胀等问题,仍然制约着锂硫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空掺杂碳材料由于具有大的空腔能够缓解体积膨胀,并且杂原子掺杂可以增加多硫化物的束缚能力,实现锂硫电池的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无氟电解质为全固态<mark>锂硫电池</mark>构筑更好的SEI膜

      来源:清新电源2019-06-14

      然而,基于spe的全固态li-s电池(asslsb)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锂枝晶形成的阻碍。...固体电解质的锂硫电池(asslsb)就是一条非常清晰的指南针。

      来源:科学网2019-05-13

      提升硫正极导电性“如何有效提升硫正极导电性,抑制硫化物溶解并缓冲活性物质的体积变化,是发展高性能锂硫电池并最终实现其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由于硫的电导率低、充放电中间产物硫化物易溶于电解液,充放电时体积变化较大,锂硫电池正极通常面临着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差、库仑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大连化物所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高体积比能量<mark>锂硫电池</mark>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科院大连物化所2019-04-26

      该一体化正极材料具有高的压实密度、优异导电性、良好的机械柔性,不仅实现了高的体积硫载量(1.64g/cm3),显著提高了锂硫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1615ah/l),而且有效地抑制了硫化物穿梭的效应。

      TOP期刊盘点:2019年来储能领域最新进展

      来源:材料人2019-04-08

      不过碳对硫化物不具有吸附性或者吸附性很差,这导致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很差。因此,大家转向采用碳和金属化合物的复合材料来负载锂硫电池。...由于硫本身的绝缘性质和中间相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出各种高导电和具有吸附性的材料来负载硫,以期得到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锂硫电池

      来源:能见Eknower2019-03-15

      曾任猛狮科技副总裁的李青海博士曾称,硫化物溶解穿梭是锂硫电池最重要和最难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改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他看好锂硫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极具发展前景。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2-11

      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理论计算,研发团队发现三嗪环表现出强的亲锂性能,而硼氧六环表现出高的亲硫性能,这种双亲性作用使tb-cof表现出优良的硫化物吸附能力,有效解决了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大幅度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

      重庆大学魏子栋团队在<mark>锂硫电池</mark>隔膜取得突破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2019-01-22

      因此开发新型的隔膜材料,实现选择性阻挡硫化物穿梭,而不影响锂离子传输,是锂硫电池发展的必然选择。...可充电的锂硫电池是一类采用硫作为电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新型高能量电池。在放电中,硫单质逐渐获得电子,经历多个li2sx硫化物中间态,最终变为li2s。

      孙学良教授:钴掺杂的SnS2用于解决高硫载量的<mark>锂硫电池</mark>存在的问题

      来源:材料牛2019-01-21

      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产生的硫化物具有穿梭效应,导致电池的库伦效率较低,电池容量衰减较快。导电率低的正极材料和放电产物不但降低电池的倍率性能,而且限制电池的硫载量和电池对硫的利用。

      北理工在<mark>锂硫电池</mark>动力学调节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2018-12-19

      图1.硫化物刻蚀诱导的活化机制类似于金属催化剂设计的合金化策略,该团队在单金属化合物中引入外在金属,活化了原来的惰性相化合物,从而促进硫化物的表面反应动力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