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工业”相关结果1843
      <mark>零碳</mark>不难,欢迎来“取经”

      来源:远景集团4小时前

      而在2023年,远景零碳产业园模式“遍地开花”。绿氢是解决工业与交通领域脱碳的关键手段,远景通过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在赤峰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

      前三名储能中标额超10亿!中国能建各子公司排名!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昨天

      从主营业务情况来看,中国能建主要业务板块为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程建设业务、工业制造业务和投资运营业务等。...其中,全球首台(套)300兆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新技术示范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的新路线;首创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示范项目甘肃酒泉300

      金风科技入选2024绿光ESG榜典范案例

      来源:金风科技2024-06-03

      面对高载能、高排放工业企业对风电等绿色电力需求的提升,金风科技为工业和产业园区提供基于绿色能源的低碳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金风科技积极构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零碳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绿电、节能改造、数智化:中国锂电企业零碳工厂打造策略

      来源:高工产研2024-06-03

      欧盟《电池法案》新规,要求从2024年8月起,容量超过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lmt电池和ev电池必须进行碳足迹披露。...在此背景下,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实施零碳战略,致力于打造零碳工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6-03

      远景动力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零碳电池工厂已于2023年6月开工,规划年产能30gwh,预计将从2026年起为宝马提供46系大圆柱电池,据悉供货将具备超快充性能。...同时,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政引导锂电产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加码大圆柱超快充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已成为很多电池企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机构预计,2024年或有望实现大圆柱超快充电池一定规模的量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3

      要发挥好煤电兜底保供和灵活调节的作用,实现煤电从电量主体向调节服务转变,加强煤电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三是核电要安全有序发展。...发展第三代压水堆技术,推进高温气冷堆技术应用,实现核能在发电、供汽供热、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四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特高压、柔性输电、直流电网等先进输电技术。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6-02

      我们要象盐城供电公司一样,通过构建“全绿电”供应体系和“零碳”闭环管控体系,打造园区级智慧零碳电力系统,服务盐城低(零)碳产业园建设,从而共同推动盐城绿色能源之城加快建设。...最近,盐城市盐都区发改委来盐城供电公司调研盐都区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双方就盐都区新能源开发、网架结构补强、绿电绿证交易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盐城供电公司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大抓产业、主攻工业

      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2024-05-30

      加快发展零碳制造和绿电制造产业,打造零碳产业园。探索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抓好国家石油钻探仪器仪表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石油石化)、山东省碳计量中心(东营)建设。...二、重点任务(一)推动高水平工业技改。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2024-05-27

      ;以创新培育新一代半导体、合成生物和细胞基因技术、未来网络、先进计算、元宇宙、工业软件、零碳负碳等7个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创新推动化工、冶金、高端纺织、新型建材、现代农业等5个传统优势产业焕新升级...包括,以创新引领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新型电力装备及智能电网、晶硅光伏、储能、氢能、高性能合成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型食品等13条重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攀高逐新

      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之路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5-22

      5月,安徽省也发布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其中提出,支持试点园区按照“以荷定源”的原则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探索园区微电网建设,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202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试点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05-20

      重点推动钢铁、焦化等行业更新焦炉煤气直接还原炼铁、富氢冶炼、电炉短流程炼钢等高能效技术设备;推动陶瓷、建材、造纸等行业更新全数控自动化温控窑炉、高性能装配式隧道窑炉、节能型双辊洗浆机等装备;推动光伏等行业建设“零碳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5-20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助力“新电气化”发展,持续深化网上营业厅能源服务应用,上线电能替代专区,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等领域深挖电能替代潜力。...“零碳”发展阔步向前。现在,近零碳示范区不仅能够电能自给自足,还能产出富余绿电创造收益。在我国首个“区域零碳运行”认证的示范区海南博鳌东屿岛,岛内外光伏及充电桩配套电力工程、光储充示范站

      来源:央广网2024-05-17

      “我们在白云区设立了新的子公司良云智慧能源(广东)有限公司,主要承载智慧能源业务,为工业、公共建筑提供零碳、低碳用电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成都市新都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24-05-17

      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业固废减量化主要是指有关行业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主要是指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冶炼渣、化工渣、废石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设备

      来源: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05-16

      布局发展一批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试点,扩大碳排放交易与绿电交易规模。...(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近两年,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公司办公用能绿电消费,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本部办公用能全量使用绿电,创建了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家省级“零碳本部”。...国网江苏电力以“供电+能效服务”为抓手,聚焦工业、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科学有序实施电能替代、需求响应、能效提升,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云南省发展改革委2024-05-15

      此次发布的省级重大项目共计1650个,涵盖能源工业、能源以外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旅游业、商贸物流等产业类项目853个;其他类项目797个,涉及交通、水利、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拖潭光伏发电项目11 松坪光伏发电项目12 汤丹石庄光伏发电项目13 化桃箐光伏发电项目14 宜良匡远“林光互补”光伏项目15 宜良竹山“林光互补”光伏项目16 宜良龙洞复合光伏项目17 宜良北古城“零碳

      正泰新能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 以绿色推动光伏产业升级

      来源:正泰新能2024-05-14

      基于优异的表现,2023年,正泰新能入选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充分发挥光伏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的行业禀赋,正泰新能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向上下游进行纵深式延展,不仅有效推动了光伏制造的零碳变革,还带动供应商等价值链伙伴构建起了绿色、可持续的商业生态,显著提升全价值链可持续竞争力

      吉林辽源:最大限度实现电力供应低碳化 绿电规模力争达到10亿度

      来源:辽源市人民政府2024-05-14

      、新装备、新材料、新文旅四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新农业、新建材、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做强新袜业成为全国袜业纺织产业集群示范标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由传统煤炭基地向现代零碳高地转变...到2027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不少于200亿元,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亿元;到2030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不少于250亿元,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亿元。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05-13

      健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开展“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培育,加快实施重点领域200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引育一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教育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4.大力发展科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