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探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顶层设计

2014-10-28 08:38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作者:吴安平关键词: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应作者叮嘱,修订了几处编辑时的勘误和疏漏,如:作者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该文原载于今年9月《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第34、35期合刊。)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顶层设计探讨

吴安平(作者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

摘 要:对涉及我国电网发展方向和模式的几个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阐述了个人观点。认为智能电网建设“绿色高效”是目的,“智能化”是手段,两者的关系也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直流特高压是实现我国电网绿色化不可缺少的手段。交流特高压则是传统技术路线的产物,它带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烙印,是传统电网的“新地标”,不应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保持原有6 个区域电网异步互联的格局,可最大限度分散和降低电网安全风险,是我国电网宏观结构最明智的选择。“能源互联网”只是一种新能源经济思想而不是技术模式,是对智能电网的一种比喻性称谓。为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今后我国电网的规划应明确以绿色、高效为目标进行编制。初步设想煤电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2025年应争取低于60%,2035 年低于45%,2050 年低于25%。

关键词:智能电网;顶层设计; 特高压;电网格局;能源互联网;电网规划

0、 引言

智能电网是不同于传统电网的新一代电网。由于它是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在成长中,因此对智能电网的认识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深刻的过程,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有一个从盲目被动到理性自觉的过程。

我国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尽管已有数年时间,但至今仍然缺少一个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顶层设计,说明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还未完全摆脱被动的状态。对智能电网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涉及技术层面的较多,涉及宏观战略层面的较少,因而使得一些对智能电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则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智能电网建设顶层设计需要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如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方针、与交直流特高压的关系、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全国电网格局的选择、以及智能电网的规划问题等,本着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事实,力戒主观性和片面性的态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原标题:【修订版】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顶层设计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