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市场正文

“十三五”电网规划思路:两坚持、一放弃、一高举

2015-01-12 11:09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十三五电网规划吴安平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可否认,电网的发展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呈现出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压层次越来越多,输电距离越来越远,输电成本越来越高,以及环境代价越来越大的倾向。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是任其发展甚至人为地强化它,还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改变或缓解它,两种观念和行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电网发展路线,前者是传统电网的发展路线,后者是现代电网,即智能电网的发展路线。智能电网注重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建设,具有小型、分散、多元的特点。分区平衡的原则在这里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就低不就高、就近不就远、就简不就繁”无疑是电网建设的“归真返璞”。

“十三五”电网规划要辩证地理解和坚持分区平衡的原则,通过客观、科学、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每个省和每个区域电网接受远距离送入电力的合理容量。

(二)电网结构合理是降低电网脆弱性的根本途径

电网具有天生的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由电网的技术特性和物理结构决定的。从内在的要求看,一个电网时时刻刻需要保持全网功率的平衡,以及功角、频率和电压的稳定,这种平衡和稳定在各种能量转化和电与磁的瞬息变化中实现,对电网运行条件十分敏感,哪怕是一个小事故只要处理不当,亦可导致整个电网运行的瓦解。从外部特征看,电网在地域上覆盖范围广阔,而且几乎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一个大电网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可以绵延几万千米,发变电设备遍及山区平原,即使一定程度提高建设标准,也难以免受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破坏。电网的这两种脆弱性,前者可称作“电气脆弱性”(即电网的“电气完整性” 容易受到破坏);后者可称作“物理脆弱性”(即电网的“机械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显然,电网的“机械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危及电网安全,最终是通过电网的“电气完整性”相应受到破坏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电网的物理脆弱性是危及电网安全的外因,电气脆弱性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分析和认识电网的脆弱性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电网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不可能被完全克服,因此电网的安全风险永远不会消失。第二,电气脆弱性是造成电网安全风险的根源和主导因素。第三,电网越大越复杂,其脆弱性越强,脆弱性与电网的电压等级无关。

尽管电网的脆弱性不可克服,但其强度却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降低。由于电网的脆弱性是由电网的技术特性和物理结构决定的,因此,降低脆弱性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科学、精心的规划,构建最合理的电网结构。可采取的措施很多,如合理控制同步电网规模;尽量避免电磁环网;受端电网建设足够的支撑电源;同一走廊远距离送入受端电网的功率比例恰当;电源分散接入电网;分层分区简化电网结线;尽量避免交直流输电线路并联运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控制同步电网的规模和分层分区简化电网结线这两条,因为这是降低电网脆弱性,尽可能将安全风险限制在较小范围内的基本前提。从现实的情况看,我国的区域电网以及省级电网都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三华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只会强化电网的脆弱性,是不明智和不可取的。

原标题:【电力十三五】吴安平:把握现代电网发展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三五电网规划查看更多>吴安平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