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两会前瞻:发电业调存量优增量 新常态下新发展

2015-02-27 09:11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发电行业发电量两会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这无疑是代表委员今年热议的主旋律。

作为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发电行业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顺应能源革命大趋势,如何把握市场要素发生的新变化、满足安全环保带来的新要求、回应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行业的大逻辑。

面对新常态,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分析新趋势、掌握新特征、探寻新动力、实现新发展。

需求增长乏力,亟待增量战略性增长存量内涵式提升

“增长乏力”注解着2014年全年的用电市场。当前,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地区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日渐显现,用电量增速放缓、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

数据为证,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286小时,同比降低235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后发电行业发展,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扩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其发展方式必须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更加注重清洁高效发展。”面对市场环境新常态,业内专家指出,发电行业不仅要适应电量增速的换挡,更重要的是谋划增长驱动力的转换。

对于同质无异的电力产品,各发电主体需进一步挖掘差异优势,统筹优化区域机组发电安排,通过发电权交易等手段,促进总体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要在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下更大力气,在西南水电、沿海核电、煤电基地建设以及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中有更大作为。在低碳清洁能源开发、

特高压外送电源项目、供热业务、“走出去”等方面加大开拓力度,积极寻找增发空间。

环境约束强化,更待主动作为培育绿色增长点

今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此前,《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严格控制重点区域燃煤发电项目规划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国家明确,新建煤电机组供电煤耗必须小于300克标煤/千瓦时,东部地区新建煤电机组大气污染排放浓度要基本达到燃机排放限值。

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排放总量控制带来巨大压力、环保约束愈发强化,发电行业承载重任,更待主动作为适应新常态。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指出,“高效火电机组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是未来电源发展的主阵地。此外,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仍是我国发电行业的重要课题。”更加注重清洁高效、低碳环保,重点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优质大项目,提高清洁发电装机比重,大力推进煤电超低排放改造,走“节约、清洁、安全”之路,是发电行业适应环保新常态的切实之举。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4年,水电占比已达22.2%;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同比增长60%;核电装机达到1988万千瓦。在更为关键的发电量指标中,风电上网电量153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8%;光伏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

原标题:两会前瞻:发电业调存量优增量 新常态下新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行业查看更多>发电量查看更多>两会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