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新常态下:水力发电向何处去?

2015-04-01 11:37来源:中国三峡工程报作者:任红关键词:水力发电可再生能源水能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不了多久,大家很快就会转变观念,适应建设项目由国家审批到市场调节的新常态。

记者:三峡工程是国家工程,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否是时候考虑我国在水电、水工、输变电方面的技术输出了?

张基尧:近年来,以三峡为代表的中国水电建设,确实在设计、建设以及设备制造等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水电建设和技术已经走出了国门。目前,世界各地的重要水电建设项目,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是时候考虑我国在水电、水工、输变电方面的技术输出了”,而是要注意,从国家层面规范水电企业走出去的行为,避免在国外水电市场恶性竞争,影响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要保证工程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和工程建设环境,提高中国水电的声誉。

记者:有人说水电环保,有人说水电不环保。说环保者,强调水电是可再生能源,是减排减霾的主力军。说不环保者,强调大坝对上下游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损失。清洁能源我所欲也,生态环保亦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我们该如何看待水电在环保这件事上担当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如何更好地让水电成为人类的福祉?

张基尧:人类应用水电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拦河筑坝水利工程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这是因为,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往往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不管能不能发电,人类社会必须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调节,否则,人类就无法正常地生存、发展。

因此,根据联合国200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几乎总是与这个国家的人均水库蓄水能力成正比。人均水库库容一方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同时也是水电开发程度的体现。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来看,不仅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和水电开发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且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也都比较好。而且恰恰是中国、印度这样的水资源和水电开发程度不太高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多一些。

其次,我们也必须承认,和任何人类文明活动一样,水库大坝对自然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库建设带来的泥沙淤积、流速减缓、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正在降低,综合治理和保护的工程、环境、生态措施也不断增加。

例如,欧洲国家对莱茵河的综合治理,已经让莱茵河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到了二战以前的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治理的过程中并没有拆除任何一座水电大坝。 这说明通过现代化的工程和科技手段,完全可以把水电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比火电、核电等其他能源,水电作为安全、可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是社会的共识。

总之,在保障人类社会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利用水能发电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和使用水库大坝的同时,利用现有的工程技术,减少水库大坝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如人之双臂,机之两翼,两者必须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记者: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水电的发展。作为第五届世界水电大会的主席成员,您对大会有何期待,对中国水电的未来有何期待?

张基尧:首先,我希望通过第五届世界水电大会在中国召开的契机,进一步了解世界水电发展的态势,汇聚世界范围内水电开发与运行的所有相关方,共同讨论水电领域的挑战和应对方案,共同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以可持续的方式向全人类提供水资源和能源服务。其次,通过政府人员及水电各界参加的论坛、讲座、讨论及现场观摩,进一步展现中国水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证实中国水电在规模、装机、工程技术、运行管理引领世界水电的能力和水平。第三,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一路一带”走出去发展战略,宣传我国政府水电发展及开放的政策,助推中国水电进一步走出去,成为继中国高铁之后又一享誉全球的中国形象。

说到对中国水电未来的期待,一是期待政府层面把水电发展作为我国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纳入“十三五”规划并突出它的发展地位。二是对尚未开发的河流河段尽快安排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水电开发布局,加快前期工作,及时核批电源及电网建设项目。三是研究并完善支持水电发展、有利移民、环保的政策,理顺水电上网电价,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西部水电开发。四是及时修编水电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范,把多年来水电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和技术成果固定下来。在新规范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理念,改进施工工艺,保证和提高设计、施工质量,使每一座电站都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五是加强新形势下的水电站风险评估和流域、河段联合调度的研究,防范极端天气和局部自然灾害,提高水电防风险能力。

我希望我国水电界的同志们在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融聚共识,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为我国水电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再作贡献。

原标题:新常态下,水力发电向何处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水能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