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青海十三五规划:建设一大批火电、水电项目 打造全国最大水光风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全文)

2016-04-28 08:1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青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到2020年与全国水平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比2011年翻一番。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形成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渠道促增收的新格局。

一、多措并举促进增收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规范完善改革性、奖励性补贴,研究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出台市州和省直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员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调整机制,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健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通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补助标准等增加低收入人员收入。通过创办市场主体、鼓励投资兴业、健全住房制度、拓宽投资理财渠道等多方面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坚持农牧业内部与外部增收并举,政策补贴与项目增收互动,产业发展与劳务输出增收互促,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以市场为基础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形成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生态优化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态产品增加同步的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缩小收入差距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立面向藏区干部职工工资收入、津补贴、体检、取暖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强化收入分配监管,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五节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基本制度逐步定型、基本保障更加可靠、管理服务高效便捷。

一、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争取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实现制度平等和管理资源共享。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适当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拓宽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二、巩固提高全民医保成果

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到2020年,人均筹资标准达到800元左右,建立起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筹资及分担机制,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合理提升城乡居民和职工大病保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即时结算,推进跨省即时结算。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全面统一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标准目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促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相互补充和衔接发展。

三、加大住房建设保障力度

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危房改造,实现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按需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创新住房保障方式,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实现公租房货币化,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引导和规范社会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住房建设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结合藏区发展、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建设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农房。完善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功能,健全申领发放和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标准调整机制和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保险制度,制定并逐步推行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

五、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高度关注城市生活困难人口和农牧区困难群体,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年均增幅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健全各种救助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医疗救助服务水平,逐步扩大覆盖贫困人口的范围,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完善设施,实现管理规范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捐赠管理,加大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建设。

六、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

继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水平。适应军队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做好军队退役士兵、退休退职人员安置接收工作,落实好政治、生活、就业待遇。

第六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需求。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社会慈善等制度衔接配合,构建上下联动、衔接互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药物供应保障,完善药物招标采购,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坚持公益属性,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巩固基层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市州级、省级公立医院改革,激发活力和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实施分级诊疗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促进群众就医趋向合理。建立相互制约、多方参与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大力推进社会办医,规范发展民营医院,优先支持举办康复、养老、老年病、精神、儿童、中西医结合、护理院(站)、临终关怀医院等特需专科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到2020年,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改善省级医院医疗设施条件,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发挥其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诊疗的牵引作用。组建医疗联合体,实行省州县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治,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妇幼保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精神卫生、卫生监督等机构设施条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急救网络。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推广中(藏、蒙)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建立规范化培养基地,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项目,实现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2人。完善全科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实行社区医生(乡村医生)与居民签订健康管理和服务合同。推行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等新型医疗服务。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开展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加强人口安全风险防控。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落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注重家庭发展,推行“康福家”行动。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避免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第七节 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基本权益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点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确保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落实妇女创业就业政策,拓宽创业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妇女的就业援助力度。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胁迫儿童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收养政策法规,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建立收养家庭评估制度,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健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机构,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儿童福利机构,基本形成孤儿、弃婴和病残儿童养治教康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全省人口老龄化加快趋势,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标准化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村,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20%以上。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统筹城乡老龄事业发展,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康复中心和托养机构,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化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体系,加快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为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

第八节 统筹其它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统计导向作用,推进统计制度改革,加快健全统计评价体系。探索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推进民防事业发展,建设战时能严密防护、急时能有效应对、平时能提供服务的现代化民防体系。加强档案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事业服务水平。开展地名标准化建设。统筹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完成省、市州、县三级志书修编工作。加强殡葬服务行业监督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惠民殡葬政策覆盖低收入群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青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