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随着“去产能”指标任务完成,煤炭行业需要全面走向高质量发展,即通过绿色开采和智能开采,深挖行业自身潜力。
(来源:《能源评论》 作者:韩文科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十三五”开局伊始,我国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居于首位的“去产能”是重中之重。
能源行业的“去产能”重点围绕煤展开。201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并明确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更大力度的保障政策;2017年后,煤电也被纳入行政去产能的重点领域。
此后几年,煤炭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最明显的改变是煤矿和煤电数量骤减。2019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指出,2016年以来,煤炭、煤电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其中,煤炭累计退出落后产能8.1亿吨,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
完成数量要求只是落实“十三五”目标的一部分。从2016年至今,煤炭和煤电行业由做大规模转向做强技术,由低端采掘转向高端生产,由调整方向转向优化结构,积极开展深层次转型,优化行业生态,重塑市场环境。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已完成去产能基本目标的煤炭行业还有哪些深度任务?转型中的煤炭市场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三项后续任务亟待落实
过去几年中,去产能给煤炭行业的深层次改变,不仅表现在煤炭数量上,还体现在价格和结构上。
2012~2016年,我国煤炭价格下行压力大,煤企亏损严重。2016年后,随着去产能的深入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煤价开始企稳并快速反弹,并在此后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向上的走势。对于转型中的煤炭行业,价格提升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如果煤炭产区饱受债务压力,企业自身负债累累,自身造血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就难以获得发展的动力。煤炭价格的拉升,不仅成为这些煤炭产区的动力,而且给优化整体行业生态创造了条件。
此外,煤炭和煤电行业在过去一直是外延、粗放式发展,并已经形成了一定惯性。而去产能的措施,让行业开始摆脱惯性,促使企业结合世界能源变革的趋势,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并在基于区域特点的情况下优化现有结构,对出现的过剩产能提前化解。通过这些优化措施,行业及时止住发展过快的脚步,回归到与整体经济相适应的轨道上。同时,措施也给未来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2020年,煤炭行业的重点工作将是巩固上述基础,为“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准备。而要巩固基础,落实去产能的三项后续任务不可忽视。
任务之一是对关闭矿山的后续治理。中国工程院《我国煤炭资源高效回收及节能战略研究》显示,到2020年,我国废弃矿井数量将达到1.2万处,到2030年数量将达到1.5万处。因此,进一步挖掘并利用废弃矿井的煤、气、水、地热等能源,提升产能水平,对当地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任务之二涉及对工人的转岗安置。在推进“去产能”的过程中,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数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2月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数已从2013年的530万人降至2019年年底的347.3万人,降幅达到43.2%。由于煤矿所在区域产业单一,社会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内部安置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地方政府资金不足,也影响到安置的进展。因此在2020年,需要细化转岗安置,进一步拓展职工分流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补齐相关资金缺口,特别是对再就业或创业的被安置职工提供税收等优惠。
任务之三是周边生态修复。被关闭煤矿形成了大量废弃矿山和矿坑,不仅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问题,也影响到矿区的后续发展。因此,需要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吸引高端人才,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传统资源型地区的后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持。
2020年乃至“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的发展不会再大规模去产能,亦不应过于强调外延式多元发展,而需回归煤炭本身。通过绿色开采和智能开采,继续深挖煤炭行业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所谓绿色开采,不是单纯完成矿区绿化或者植树任务,而是要体现矿山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优化。2018年,我国出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切实推进标准落地,就要在更多煤矿践行绿色理念,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科学利用垃圾和废水等,发展循环经济,把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所谓智能化开采,则是要用新的技术带动发展,将数字化、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中。2019年,国内首个无人采矿5G应用技术已经在河南落地,项目除了有效节省成本,也提升了矿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下一步,煤炭行业需要继续推动智能化做大、作深,除了推进井下无人智能开采工程,还可以通过建设矿山交易统一结算平台等方式,全方位推进智慧矿山建设。
供大于求将是长期趋势
2019年,煤炭市场整体供大于求,2020年,供大于求的趋势还会延续。
煤炭的第一大用户是发电。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4.5%。2020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在稳定的前提下,电力需求增速也会较为平稳,煤炭需求即便有增长,但增速不会太快。
此外,煤炭的主要用户还包括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2020年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上述行业发展速度不仅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可能还会有适当减少。因此,对煤炭的需求增长也不会过大。所以从用户侧角度看,煤炭市场供给基本和产能相适应,或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还会继续。
除了需求端,进口的变化也将影响2020年煤炭市场。
2017年开始,我国对煤炭进口采取诸如严控劣质煤进口、限制部分口岸煤炭进口业务、贸易企业禁止报关、“一船一议”、延长通关时间等调控措施。上述措施实施以来,2017年2018年进口量分别为2.7亿吨、2.81亿吨,进口增速分别为6.1%、3.9%。2019年部分时间、部分口岸也采取了限制煤炭进口、禁止靠泊、通关时间延长等措施,但进口总量呈上升趋势。
不久前,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国将加大进口美国煤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份协议并不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其更大内涵在于让中国把对外贸易之门开得更大。未来,不仅是美国,还会有其他国家可能借此机会扩大对我国的煤炭进口。
除了市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影响还涉及到行业转型。
在去产能完成后,一些煤炭去产能的重点区域又出现了一些需要面对的新问题。煤炭去产能加大了行业集中度,一些重点区域就需要生产更多的煤炭。但同时,这些地方又是生态脆弱、结构性污染严重的区域。既要在这些地方保护生态、治理雾霾,又要让这些区域提高煤炭产量,保证供应,这其中必然存在矛盾。如果进口煤炭可以满足部分市场需求,将可以帮助这些地区减轻生产压力,加快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这是有利的影响。
但同时,进口必然增加竞争,将影响到煤炭相关的产业链。过去几年,一些煤炭企业在转型中打开并延长了产业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进入以煤制油、煤制氢等为代表的煤化工领域。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化工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具有较低排放等天然优势。如果我国贸易大门进一步打开,贸易自由化程度加大,化工产品必然面临来自大量海外产品的竞争,与之相比,上述煤化工产品的优势能否保持,将是产业能否持续的关键。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省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稳步推进光伏建设。深化火电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探索生
近日,黑龙江省发改委发布黑龙江省2024年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通过省级联合验收的公告,详情如下:黑龙江省2024年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通过省级联合验收的公告按照《关于做好全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验收工作的通知》(〔2016〕460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关闭退出煤矿验收工作的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豫发改环资〔2021〕893号)同时废止。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的通知各省辖市发展
京津冀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十年成效、问题和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岳昊高迪王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要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7月,中共
谯城之南、茨淮河畔,中煤新集板集电厂耸立皖北大地,源源不断的优质能源随着机组轰鸣送往千家万户。环顾四周,冷却塔和麦田交相辉映,皖式厂房与乡村田园、绿色植被、无垠蓝天融为一体,尽显勃勃生机……板集电厂是国家第一批煤电联营推进项目。现有一期项目两台100万千瓦机组在役,二期扩建2台66万千
宿迁市人民政府8月21日发布《宿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宿迁市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升级。一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二是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三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固定源提标改造;四是推进园区、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与综合整治;五
作为大唐集团旗下5家上市公司之一的华银电力,近日作出大量变动。8月13日,华银电力董事会召开本年度的第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关于聘免公司董事的议案》《关于聘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关于优化调整公司组织机构的议案》等多项议案。根据议案,华银电力更换了董事
煤电联营是指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将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能源企业发展模式。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煤电联营,为煤电联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煤电联营作为
前有机组关停带来的人员分流,后有项目大上带来的用工短缺,火电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挑战。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表示,电力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但高端技术人才稀缺,人才结构转型和区域差异明显,火电行业尤为突出。人才不匹配问题明显自2016年我国打出煤电去产能“组合拳”以来,一批火
2023年,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其中提到,实施第三监管周期河北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调整,逐步实现一般工商业与大工业电价同价。完善钢铁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明确实施范围和加价标准。同时,开展风电光伏攻坚行动,实施抽水蓄能项目,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做好煤炭产业大文章以能源法指导推动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建设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能源领域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助于夯实能源领域法治基础、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对于推动解决能源行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甘肃是我国清洁能源示范省,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5.6亿千瓦、95亿千瓦,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河西走廊能源资源富集、地形交通便利,腾格里、巴丹吉林、库木塔格大型风光电基地纳入国家布局方案,具备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新能源高比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满载7.2万吨液化天然气的“中能北海”号运输船顺利靠泊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首船商业气的到港接卸,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广东省的首个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不仅将有效助力该地区延伸天然气产业链,还将提升粤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和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前进方向。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年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监管作为中国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绿色转型、推动市场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国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推进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新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管理、常态化开展新能源消纳监测监管工作等六个方面,提出十七项措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十四五”以来,浙江省丽水电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十四五”期间累计电网投资84.6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11.8万千伏安、线路长度822.77公里。提前15年推动500千伏永丰变纳入国家能源规划研究。2024年,丽水将全力跑出电网建设加速度,实现“五
2023年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的一年:从前半年“刷屏”的中国1-6月新投运装机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到国内新型储能产业成本不断降低、“卷”出国门;从院士发声“储能不是万能的”,到长时储能、储能多元技术路线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与讨论。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
1月1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4年1月15日-1月19日)。政策篇广西:2024年集中式风、光市场化交易电价0.38元/千瓦时1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新能源发电企业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表示现就2024年电力
1月11日,山西省吕梁市能源局印发《吕梁市“十四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吕梁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总容量为758.2万千瓦,其中:风电规划建设容量270.2万千瓦吕梁市在“十三五”期间有18.2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核准未建项目,拟纳入本规划,于“十四五”期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河南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建设1座公共充电站。充电运营企业可向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其中,电费严格执行河南省发改委目录电价,涉及转供电的经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任务,谋划新增区外清洁电力送入。争取区外稳定可靠电源。提前谋划西电接续和新增省外清洁电力,结合送端电源基地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青海、新疆等北方清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