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保定十三五规划: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加大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力度(全文)

2016-05-11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保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沿京广铁路中部高端隆起带

依托良好发展基础和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等重要通道,以产业转移协作、要素流动承接和公共服务对接为重点,促进沿京广铁路中部高端隆起带率先发展,打造成对接首都的高端服务功能线。积极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细分承接的重点领域,探索错位化的承接模式,重点瞄准中关村科技园、央企下属企业、商贸市场、高校、医疗服务机构等,打造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主要布局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业、高端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等产业和功能,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大力加强城镇体系建设,加快人口、产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在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推动县城、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县城建设水平。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坚持补课、赶超两步并作一步走,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县城建设“七个一”工程升级版,突出做好“水”和“文化”两篇文章,全面提升县城整体形象和品质。重点推进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促进产城教融合,突出特色、留住记忆、提升品位。积极推进涿州、高碑店等有条件、有规模的县城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打造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都市卫星城、“微中心”和中小城市群。加强科学论证,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承接新兴产业和人口集聚,实现城镇化水平较大提升。继续深化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建设绿色县城、美丽县城,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环首都各县(市)和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因地制宜,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依托本地产业特色和产业基础,优化提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商贸物流基地等各类载体功能,提高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镇、工业特色镇、商贸物流镇、交通枢纽镇等特色小城镇,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选择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抓好白沟新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涿州松林店镇、定兴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支持“英利科技生态小镇”建设,积极探索“四化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推进乡改镇工作。

完善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的立法工作,以解决市民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加快城市管理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抓好城市容貌、风貌的规划、设计,明确城市风貌定位,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突出城市特色。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维护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法建设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大力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化“城市管理6s”行动,推进法治城管、智慧城管、交通城管建设,提升市容环境秩序精细化水平。

建设智慧城市。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施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建设统一的地下管网线信息化系统。加快建设智能电网,构建交通诱导、出行信息服务、综合客运枢纽等智能系统。以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进城市管理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化和社会治安网格化“三网”融合。到2020年基本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核心,加快人口、产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乡区域间的产业互动,提高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农村地区给排水、环卫、生态等领域的设施建设。以城乡总体规划为引导,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线路向乡村延伸、联网,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客运体系,改善农村公共交通,切实加强农村客运管理和校车安全。加强农村居民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支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的建设,统筹城市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协调发展,依法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邮政普遍服务标准》,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做好乡村绿化和植被保护,保障生态环境稳定。

构建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保基本、强基础、可持续,着力构建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局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加大政府补贴,提高农村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大病保险,实行社会保险城乡衔接、统一管理,不断扩大覆盖面。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立以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身养老等为重点的农村服务网络。

五、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类”工程,全域规划、分类实施,把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

(一)实施“五个一类”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对村庄发展定级定位,按照保留村、撤并村、中心村、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和贫困村等实施分类指导和建设。保留村,按照“修旧为主、建新为辅、保留乡村风情、改造提升品位”的要求,一村一策,就地改造。撤并村,对生态移民村、自然消亡村,实施搬迁撤并;对城中村、城郊村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农村向城市、村组向社区、农民向市民转型,有条件的发展为城市居民就近度假目的地。中心村,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建共享,着力打造一批符合全面小康要求的农村新型社区。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坚持开发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将历史文化古迹与村庄环境融为一体,彰显文化特色。贫困村,重点倾斜、精准帮扶,在农民增收脱贫的基础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步建成小康。

(二)推进“四化四美”

推进城乡等值化,实现环境美。有序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精心设计建设体现地域特色、注重美观实用、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的新民居。扎实办好“三清一拆”“三水共治”、厕所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实事,切实改善农村民居环境。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快递服务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增强农村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形成方便快捷的“居民服务生活圈”。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美。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基础,集中打造一批旅游专业村、特色种养专业村、特色工贸和家庭手工业专业村、电商专业村等产业支撑明显的经济强村。

推进社会治理和谐化,实现精神美。坚持科学统筹,整合基层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做到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完善乡村治理新机制,重点建立办事服务站和群众工作站两个平台,让群众好办事、好说事。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实现生态美。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把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放在关键位置,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以广大农村为载体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乡村生态治理任务,凸显乡村气息和原生态的生态美。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全市发展的根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提升质量、扩大规模,再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到2020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

壮大升级特色产业。坚持特色兴县、品牌强县理念,每个县(市)都要培育知名特色产业、知名特色园区、知名特色企业和知名特色品牌,每年都要新建、投产一批重点特色产业项目。围绕县域资源和优势区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组建专业性行业协会,推动纺织服装、箱包制鞋、食品饮料、建筑建材、中药加工、农机配件、石材雕刻、革塑胶带、吊索具、制香、有色金属再生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上档升级。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提高特色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重点围绕汽车、光伏、新型建材等产业,依托专业产业基地,培育壮大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保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对规模较大、效益突出、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提高园区建设水平。落实省“百千万亿”行动计划,加大对县域经济、园区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水利、电力、通讯、供热、供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向园区延伸,实现互联互通,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硬件环境。加快园区市场化运作,引入BT、BOT、PPP等形式加快园区市场化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或自建产业园区。坚持产城互动发展,推动县域产业项目入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园区空间利用效率。抓好县(市、区)精品园区建设,重点培育5个超千亿园区,加快发展5个超500亿元产业园区,积极扶持一批1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园区。

专栏12              重点特色产业园区

超千亿元产业园区:保定高新区、保定经济开发区、徐水经济开发区、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白洋淀科技城。

超500亿元产业园区:高碑店经济开发区、定兴金台经济开发区、清苑经济开发区、涿州松林店经济开发区、满城经济开发区。

加强跨县域产业协作。完善以强带弱的县域对口协作方式,支持阜平、涞源等山区县后发赶超发展,将绿色农产品加工、劳务输出、旅游等产业作为合作重点,依靠企业构建跨县域产业链协作,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托通道和网络,推动全市各县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抱团融入京津冀区域网络。加强县域产业项目协作,围绕特色产业重点招商,避免产业项目低水平重复布局。发挥各县互补优势,共建产业园区,抱团招商,积极承接京津重大产业项目转移。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把改革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把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赶超式发展。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坚持“向京津看齐、力争与京津同步”,加快缩小和消除与京津体制机制落差,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以简政放权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深入实施“三级平台、两个代办、三份清单”制度,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加快建设数字型、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减少审批前置条件,加快市县两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和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理顺市、县财政关系,明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推进增值税、消费税、房地产税、资源税及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地方收入体系。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用事业投资和运营。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

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政府定价制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加快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对政府定价项目实施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服务和反垄断执法。推进农产品、能源、医疗服务、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充分发展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能环保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造,加快建设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统筹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构建组织服务、农资服务、农产品购销、农业科技、农村产权等综合服务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不断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明确生态公益功能定位。

深化新型城镇化配套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全市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取消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限制。全面推行城市居住证,逐步由居住证承载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城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人口全覆盖。逐步消化“半城镇化”人口,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深入推进高碑店“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持白沟新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撤镇设市”工作。统筹推进 “多规合一”改革试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保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