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西桂林十三五规划:支持生物质发电产业 建设一批风电场项目(全文)

2016-05-23 08:2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广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基本消除现有安全隐患。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各县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全面建成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与青狮潭水库联合调度,形成漓江堤库结合防洪体系。

提高农业科技保障水平。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引进社会资金,建成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推进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加强动植物育种、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主体做大做强,提高流通效率。实施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工程,完善农资配送网络,加强仓储、运输、冷藏、包装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重点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强化信息体系建设,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线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健全市县两级肉类产品储备机制。

第三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入股、托管、代耕代种、转包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资连锁、种苗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进农民合作示范社创建,到2020年,建成100个示范社。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探索创新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规划和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支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四节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建立完善精准扶贫机制,以贫困县(片区县)、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主战场,注重资源整合,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七个一批”工程,开展“十大行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建立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施精准扶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每个县(区)重点培育2-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加大教育培训,组织贫困人员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结合工业化、城镇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安排5.68万贫困人口搬迁安置,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利用生态补偿收益,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完善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进行全程资助、全程扶持,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建立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救助解困一批。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低保政策兜底一批。2020年前,实现全市28.7万农村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全部脱贫,4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个贫困县(片区县)全部“摘帽”。

专栏6农业发展重大建设工程

农业支撑体系工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机服务体系。

农业创新工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程、村镇银行培育工程、农业优势特色产品保险产品创新工程、农业财政补贴改进试点工程。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中国出口东盟水果基地、中国出口东盟肉食基地、优质水稻基地、优质水果基地、优质蔬菜基地、南菜北运基地、南方草食动物基地、花卉苗木基地。

粮食保障工程:千亿斤粮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单产提升工程、耕地修复和土地整治工程。

水利建设工程: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工程。

休闲农业工程: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星级示范点建设。

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特色农业富民行动;特色旅游扶贫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农村电商扶贫和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金融扶贫行动;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

第八章绿色发展打造生态经济新高地

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着力推进生态功能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将桂林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严格划定全市生态红线和用途管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管护,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洪防灾等生态功能。推进南岭(桂林)山地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漓江百里绿色走廊建设,加快形成桂北生态屏障。

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系统和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修复。推进天然林、水源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调整树种结构,适度控制速生桉种植。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公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

依法保护漓江。完善漓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实施漓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漓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修复漓江生态系统,2020年前彻底解决漓江市区段面源污染问题。优化调整漓江游船动力结构,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游船。加大对漓江景区内的违法建筑、非法开山采石、挖沙取石、电炸毒鱼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严禁破坏漓江沿岸可视范围内的景观风貌。推进会仙喀斯特和荔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漓江上游水库建设,实现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提高漓江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推行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基本建成国家低碳城市。

加强污染防治。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大气、水、土壤防治行动,推进多污染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推行排污权交易。完善县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强化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源污染治理,大幅降低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开展河流源头综合治理,恢复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河流水质。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强化城市河域保护,整治城区黑臭水体。完善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和农村自然水体的保护。加强对重金属、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肥料农药农膜等对土壤的污染防治,切断土壤污染来源,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加强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质管控。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清洁养殖、生态养殖,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强化总量控制和质量改善考核。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至9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

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创建绿色生态城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规划建设充电、加气设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推进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体系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交通城市。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实行燃料煤改气(油)改造,减少生产碳排放。加快绿色通道建设,扩大公共自行车投放区域和投放量。践行低碳消费,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环保产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强化水、土、材料等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完整链条。

第三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资源和生态资产向生态资本转化,建成广西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

推广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加快对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逐步淘汰“两高一资”项目,积极发展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构建工业生态产业链。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建设循环产业园区。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推进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及全州县、灌阳县等循环农业示范县和一批循环农业示范村建设。以低碳化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重大环境治理领域引入第三方治理,推动城乡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

专栏7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漓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漓江流域城镇截污管网建设工程、漓江市区段沿岸景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植被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小流域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等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水质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低碳城市建设等工程。

生态经济工程:园区生态改造、生态技术推广利用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广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