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长宁区十三五规划:强化和优化节能减排体制机制 加大新能源利用力度(全文)

2016-06-29 08:3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煤电节能减排长宁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树立“大文化”观念,把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着力提升核心价值观感召力、理论成果说服力、宣传舆论影响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区。

1、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

牢牢把握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新要求,更加注重人的文明素养提升和精神面貌改变。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充分发挥以文化人、家庭育人作用。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理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动员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大力倡导志愿精神,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持续加强典型引领。

2、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促进文化与创意、科技、金融、教育、贸易、旅游、体育等相结合,不断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规模与能级。完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加快推动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建立市、区、校、企制度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区域内高校、国资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一批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一批时尚文化创意企业和功能性机构。打造若干文化功能集聚区。以刘海粟美术馆为核心,结合海粟公园改建和相关地块开发,形成环境宜人、功能多元的艺术街区。以国际舞蹈中心为核心,推动周边环境建设和业态优化,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舞蹈演艺集聚区。形成天山路沿线内容互补、错落有致的剧场集群。围绕西部特色公园建设,形成独具西郊民俗特色的都市休闲旅游区。聚焦重点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等新媒体产业、文化艺术等特色会展业、多元高雅的娱乐演艺业、高新科技的影视服务业。加强文化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加大创新型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文化政策和文化基金的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推动多元文化要素集聚。

3、激发区域文化活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持续打造区域文化品牌。重点打造“虹桥舞蹈”、“时尚长宁”、“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名人名居的特色与资源,加大区域历史文化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城区文化影响力。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围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实现“10分钟公共文化圈”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加强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服务。优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改造提升,推进区档案馆以及周家桥、程家桥、北新泾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以及民俗文化中心改造、文化艺术中心功能提升,积极拓展商务楼宇、广场绿地、名人旧居等文化活动新载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

4、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积极发挥社会文化组织专业资源的作用,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形式多样的群文团队,引导开展健康向上、有益身心的群众文化活动。推进社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医院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倡导全民健身,完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设施建设目标,建成外环400米林带体育主题公园,新建临空园区自行车健身绿道。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技能培训等体育产业,打造长宁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体育活动团队。

5、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城区文脉,积淀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历史风貌保护力度。加快历史文化名人旧居挂牌和开放工作,让市民走近历史、感受文化。推进城市风貌更新,把愚园路建成融历史、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历史风貌街区,把新华路建成兼具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的文化街区。深入打造历史文化名人旧居之旅、邬达克建筑之旅、博物馆之旅、苏州河沿岸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重点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坚持文教结合,加强“非遗进校园”工作。加强文商旅结合,重点推动美术类、传统技艺类等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切实加强档案、文史资源的收集、编研和传播。

三、推进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绿色智慧家园

坚持绿色亲民、绿色惠民,坚持用智慧化手段,深入推进绿色城区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形成绿色智慧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大力推进智慧城区建设

深入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区建设,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治理,促进信息技术和城区发展全面深入融合,继续保持长宁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1、推动智慧政府建设

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完善电子政务一体化框架。推动全区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网络、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统一管理,推行一体化集约建设和运维模式。促进全区政务资源统一汇聚和共享,构建以“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三库为基础,基于资源目录的政务数据云服务,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深入推进社区事务一口受理、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优化拓展政府网站、市民服务热线和政务微博微信等服务渠道,建立基于云端的办事服务“单一窗口”。完善“三个实有”、网格化、综治、市场监管“四合一”等综合性、集约化平台建设,在城区管理、人口管理、市场监管、宏观经济、应急指挥等领域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务示范应用。

2、提升智慧惠民水平

按照“民生+科技”的数字惠民理念,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深化应用,重点推进智慧健康云平台、教育智慧型数据云服务、文化综合服务平台等智慧惠民项目建设。在已有智能交通系统基础上,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交通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完善集电视终端、手机终端和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屏为一体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运用市场化理念推进智慧小区、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不断拓展建设领域和服务内容,营造高效、智慧、宜居的生活环境。

3、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对标“宽带中国”战略优化升级阶段目标,信息基础设施广泛覆盖和领先发展,基础承载、枢纽汇聚以及网络和数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应用水平持续增强,继续保持基础设施全市领先。全面推进宽带城市优化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和用户普及率,实现全区光纤到户全覆盖。加强商圈、学校、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居住区等信息化安防设施建设,提升城区智慧安防水平。到2020年,宽带用户平均下载速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G通讯网络深度覆盖,实现公共领域和主要商圈、重点园区等公益性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提高使用便捷度和公众满意度。

(二)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围绕城区园林化、林带生态化、道路林荫化的目标,实现城市绿化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园林绿化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推进绿色生态空间建设。优化绿色慢行空间,构建城市绿道系统,为市民亲近绿色提供条件。加快推进大中型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林荫道、慢行步道的建设,重点建设外环400米林带、中新泾公共绿地二期、临空1号公园及防护绿化带等“十二五”结转项目和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等新建项目。拓展现有公共绿地功能,提高公共绿地的连通性和开放性。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餐饮企业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工作,规范分类垃圾多种类收运渠道,提高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探索以居民区为单位的废品回收机制,拓展和规范可回收物末端资源化利用渠道。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61%。稳步提升城市公共区域保洁质量。创新环卫作业模式,加强重点区域的环卫日常管理。到2020年,实现全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2%、冲洗率达92%。完善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有序推进市容精品化、一体化建设。着重考虑精品设计、整体打造,逐步探索特色街区模式。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提升街巷环境。加强景观灯光建设管理和户外设施管理,打造户外广告景观。

(三)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强化和优化节能减排体制机制,以建筑节能为重点,结合新能源应用,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的下降,并将用能总量控制在合理增长范围,力争打造成为上海市低碳示范区。推进建筑节能。确保新建建筑全部按照上海市强制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新建节能率超过70%的高标准节能建筑10万平方米,新建近零排放建筑1幢,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综合改造150万平方米,并对有条件的楼宇推进智能化改造。丰富立体绿化形式,提高碳汇能力。加强建筑施工节能管理,完善长宁建筑能效监控平台,实现对平台所有楼宇能耗的实时监测。建立长宁重点楼宇能耗信息数据库。推进产业节能。鼓励引进新能源企业、节能服务公司以及高技术企业,提高产业节能服务能级,完成一批产业领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大新能源利用力度,加强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土地、水资源等的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化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高效规范的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系统,扶持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低碳节能意识。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推进交通、机关事业单位等节能工作,鼓励绿色出行。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大气、水、土壤等专项行动计划,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环境安全有效控制,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采取河道疏浚、生态治理、景观建设等多种方式,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整体水生态环境。推进机场地区截污纳管,污水纳管率达到100%,对市政雨水泵站开展泵前截流、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放江水质情况。加强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及执法运用,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95%以上。新建外环西河南延伸段等河道,沟通水系,提高水动力和自净能力。到2020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市考核的9条河道水质达标,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年均浓度较现状水平下降30%左右。大力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新建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实现建筑工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抓好渣土常态长效管理。开展汽修和干洗行业治理。加强声环境监测。采用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在本区内的主干道、内环线、中环线和外环线路边布设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点,基本形成包括地面交通和高架交通在内的本区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网络。区域环境噪声和机动车鸣号率控制在相应的指标要求以内。加大土壤保护力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对12类工业、市政用地开展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加大环保执法和宣传力度。强化环保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满意率。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倡导环保理念,提高全区人民环保行动的自觉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煤电节能减排查看更多>长宁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