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我国风电“三足鼎立”运维格局仍持续

2016-09-05 10:47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风电运维风电市场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预测性运维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报告》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IT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用新兴互联网技术提高风机运行稳定性和风电场发电效益已经成为行业新趋势。其中,智慧运维未来将成为风电运维市场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要想在风电后市场运维上脱颖而出,科学且完善的系统自然必不可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向记者介绍,针对不同风机机型和技术,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团队进行区域性运维服务从目前来看只是较为传统的方式。然而,依托“互联网+”、云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来管控风电场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故障问题。

此观点与丹麦风能咨询机构MakeConsulting分析师黄静文不谋而合。在黄静文看来,预测性风电运维的实现往往与庞大的风场运行数据息息相关,平台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必然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之一。

记者看到,目前国内一批风电整机制造商早已在此领域有所建树。

据悉,金风科技早前就推出了数字风电场运营管理平台。在风电场数字化、集中化、远程化的趋势下,该平台将风电场管理工作的各环节有效打通,集中监测、故障预警、备件调度在数据化平台的作用下实现了更加高效的运维管理,同时基于机组运行海量数据及10余年的运维经验,不断对运维中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挖掘并加以整合,可以使运维响应时间缩减到1小时以内,平均故障排除时间大大缩短,整体运维成本将比传统运维模式下降20%~25%。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日该公司主办的“2016大数据时代的风电智慧运营创新高峰论坛”上,金风科技智慧能源服务(SES)副总经理张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集中化、共享化和智能化的未来“风电智慧运营2.0”的概念。

在张伟看来,风电运营目前仍处于“1.0时代”,风电场级的运维模式,人多、流动性大、运维质量参差不齐;风电场级的信息系统,信息共享难以实现,集团业务之间无法形成协同效应,重复建设多,投入大、收益小。而“风电智慧运营2.0时代”的核心特征恰恰是以“智能”为核心,借助先进技术和集中共享的运营模式,解决“1.0时代”存在的问题,将运维效率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平台至关重要

金风并不是唯一在此领域有所作为的公司。记者了解到,华锐风电去年在满足正常运维情况下,投入2.3亿元用于物资与技术保障,对运维流程进行了梳理,针对29个风场项目约1250台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预期的技改服务目标。经服务流程优化及技改之后,华锐风电机组停机率降幅达70%,机组可利用率达到97%以上。锐源风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国栋表示:“华锐风电将基于与大数据相融合的‘智慧运维’,由‘故障运维’向‘计划运维’转变,直至实现机组无故障运行。”“如今,通过收集检测数据,运维团队所做的工作不仅是事后应对故障,而是要做到可以事前预测问题。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选择恰当的时机排除问题。”在维斯塔斯亚太及中国区运维服务总监孙立看来,一方面有了大数据远程监控预警,就能做到精益化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借助目前发达的大数据、云平台等高科技手段来完备数据库。

此外,《报告》指出,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风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目前虽已得到业界共识,但缺乏协作、标准缺失等因素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些价值的实现。

当前我国风电运维长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导致各个风机制造商的运维数据不能全面分享,影响了大数据的整合、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状态已经逐渐被打破,未来随着整机商之间、整机商与开发商及业主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逐渐增加,未来这种壁垒能够打破,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分享平台,最大化运维效益。

原标题:解读丨我国风电“三足鼎立”运维格局仍持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运维查看更多>风电市场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