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浙江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新建装机1520万千瓦左右 不再上新建煤电项目(全文)

2016-09-21 12:0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煤电项目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构建创新、融合的电力科技体系

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扎实抓好电力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打造电力科技装备产业基地,培育一批电力领域产业基地和装备企业,建设互联网+智慧电力示范工程,构建创新、融合的电力科技体系。

1.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自主创新

以大衢洋海上风电等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带动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重点突破低风速风电、大容量海上风电、潮汐发电、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新一代生物燃料、先进储能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煤炭分级分质转化等技术。以浙江大学等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院校为依托,加快建设电力领域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试验和成果转化等技术研发平台。

2.加快推进电力装备及关联产业发展

加快提升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系统成套水平及自主化能力,加快推进电力装备及关联产业发展。依托沿海核电基地建设,打造以核电成套设备、关联设备制造为主体,兼具核电服务的产业集群;依托风电产业基础和海上风电工程建设,提升大功率风机整机制造能力;依托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核心设备,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清洁煤电技术研发,做强清洁煤电装备及电力成套装备产业。带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设备、终端用能智能设备等关联产业发展。到2020年,打造海盐中国核电城、嘉兴光伏产业高新技术园区等10个以上的产业特色比较鲜明、主导产品竞争力较强、市场化机制较为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创新能力较强的电力领域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浙富集团等20个以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力装备企业集团。

3.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电力基地建设

以建设互联网+智慧电力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电力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结合,建设贯穿电力生产、供应、消费、储能全过程的智慧管理平台,试点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等示范项目,实现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的电力服务体系。

(五)构建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体制

进一步深化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总体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省级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序建立“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

1.稳步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推进输配电价改革,逐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完善政府公益性调节服务功能;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培育多元售电主体,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增量配电投资和售电业务;放开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2.加快抽水蓄能建设运行体制改革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和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抽水蓄能与核电、省外特高压来电配套建设机制,明确各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服务对象。实施抽水蓄能与核电、省外特高压来电、可再生能源的联合运行机制,制定调度运行规程。选择较成熟的场址探索开展抽水蓄能开发权招投标试点。探索以发电预期收益权或项目整体资产进行抵(质)押贷款,开展股权、债券融资,扩宽融资渠道。建立抽水蓄能电站费用回收机制,探索建立电网、用户、发电侧共同按比例分摊承担机制,逐步形成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备用和黑启动等辅助服务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实施大型燃煤机组和燃煤热电超低排放改造升级、产业园区集中供热、安全发展核电、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海上风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电力清洁化生产利用,不断优化电源结构,支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推动电力节能减排。到2020年,浙江省电力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减少约10万吨、14万吨和3万吨。

(二)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对策

认真执行电力项目开发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控制污染排放水平。按照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努力实现供电煤耗、污染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三降低”和安全运行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三提高”,到2017年,实现全部煤电按燃气轮机排放标准清洁排放。

降低电能传输损耗。深入推进电网老旧设备技术升级与改造,加快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采集系统和一体化线损在线计算分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力争2020年电网综合线损率降到4.2%左右。

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全省电力生产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实现电力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关阅读:

浙江公布“十三五”电力重大项目:火电5个 风电5个 水电6个(全名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煤电项目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