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神华就可以完成?

2017-03-29 08:41来源:国资报告作者:王倩倩关键词:神华集团煤炭产业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份信心究竟来自于何处?依旧从技术创新中寻求答案。

煤矿井下有“五害”:顶板、水、火、瓦斯和煤尘。其中,就煤矿水害而言,目前我国矿井水引起的事故占煤矿水害总事故的80%以上矿井水害事故占煤炭事故的80%左右。提及安全事故,顾大钊抛出了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矿井水都排出去了,怎么会成为水害呢?对此,他答道:“虽然我们是把矿井水排出来了,但更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矿井水在哪,根本没有排出来。”

对待这只“林中之虎”,神华人想出了一套独特的对策。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由安全煤柱和人工坝体组成,结构特殊,荷载复杂。对此,顾大钊带领这支创新团队建立了煤柱坝体和人工坝体参数计算模型,针对煤柱坝体和人工坝体连接处,结构的薄弱环节,研发了人工坝体掏槽连接技术。

“我们用人工坝体掏槽连接技术把水圈起来,水还是原来的水,但是我们理解,它已成了‘笼中之虎’。”顾大钊向记者描述。

此外,为了确保地下水库安全运行,神东与清华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地下水库安全监测系统。

“每一个水库里面有多少水,它的水位有多少,水量有多少,水库周边的坝体的应力变形情况,在我们地面的检测中心各个人的手机上都可以实时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安全,不安全谁也不敢干。”顾大钊表示。

当矿井水实现安全存储后,按照顾大钊及其技术团队的构想,地下水库最终在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水质同样成为制约其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煤矿地下水库库前沉淀、井下模块化处理、库内净化“三位一体”水处理技术得到突破,使采空区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水处理工厂。

以大柳塔煤矿为例,技术人员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等单位联手,进一步深化研究地下水库技术,创建了涵盖设计、建设和运行的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体系;建成了利用采空区空间储水、采空区矸石对水体过滤净化、自然压差输水的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实现了矿井水不外排,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功能全面、庞大的空间网络立体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的成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截至目前,神东矿区建成煤矿地下水库35座,年供水超过6000万方,供应了矿区95%的用水,保障了世界唯一2亿吨级水资源供应,建设煤制油供水工程(1000万方/年),并为周边电厂供水。近三年来,神东矿区因节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需求牵引法则

冲破传统煤炭生产技术的束缚,顾大钊及其科技创新团队的颠覆性价值在于,改变了矿井水外排的非可循环利用方式,实现煤炭开采过程中,不把水排到地表而是存在井下,不仅供井下循环使用,还供给地面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使用。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科学路径。

针对此项技术,神华集团在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知识产权评议报告里,有这样一项评议结论:神华集团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主要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目前没有能带来专利风险的竞争对手。

20年光阴,3亿总投入,当人们感慨于这支团队久久为功的毅力时,来自于企业组织的制度保障和创新土壤更值得关注和深思,恰恰是创新机制的作用的发挥,才更为深刻、持久。

“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并且也非常危险。为什么神华就可以完成?实际上,就是依靠需求牵引。”回顾艰辛的创新之路,顾大钊总结道。

与美、俄、澳等其他世界煤炭大国有所不同,中国面临着水资源极为匮乏的严峻局面。这一领域,中国企业没有成功技术和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神华集团作为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央企,创新动力更多来自于危机感和责任意识。

以需求为牵引,集中体现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身处科技领域,顾大钊深知科技创新是一项“暴利”事业。因此,神华集团多年按需投入研发费用。也正是得益于需求牵引法则,神华科技项目通常按照实际生产需要来设置,项目完成后,科技创新成果也随之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凭借创新成果的积累,2015年,神华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国家批复,这一国家最高研发平台的设立,更是被顾大钊看做是集团创新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大幅提升重大原创能力,这对于神华集团而言,更像是科技创新的一次自我升级。

“为什么央企科技创新还未达到理想程度,主要原因还是激励机制不够,这是核心。央企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研发单位有所不同,不但要出技术、出人才,还要出机制。”谈及未来升级方向,顾大钊表示。

更大程度释放央企创新活力,源自机制层面更多的激励与松绑。实施公司“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设立集团公司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制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分配机制,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的团队及个人予以配套奖励等改革举措,已被一一写进神华集团《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之中,成为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方向。

眼下,从技术到人才,从平台到机制,顾大钊及其创新团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以20年技术创新周期为节点再出发,他们的创新故事仍在延续。(原载于《国资报告》2017年第3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神华集团查看更多>煤炭产业查看更多>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