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中电联发布1至7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其中,1至7月份,全国核电发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
1至7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7月当月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工业用电较快增长,轻、重工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发电装机增速较上年回落,水电当月发电量正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水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新增火电装机同比降低,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大幅提高。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7月当月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1至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至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8%;第二产业用电量253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9.1%;第三产业用电量48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6%。
分省份看,1至7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的省份有14个,依次为:西藏(20.8%)、宁夏(13.2%)、陕西(12.8%)、新疆(11.6%)、山西(11.3%)、贵州(11.2%)、内蒙古(10.3%)、云南(9.1%)、江西(9.0%)、甘肃(8.9%)、安徽(8.5%)、青海(8.4%)、浙江(7.2%)和山东(7.1%)。
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0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用电量4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用电量8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
分省份看,7月份,除海南(-2.0%)外其他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9%)的省份有17个。其中,增速超过20%的省份为陕西(23.0%)。
二、工业用电较快增长,轻、重工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
1至7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248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7.8%。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为41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量为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7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0.7%。其中,轻工业用电量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6%;重工业用电量3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9.1%。
1至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8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9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制造业日均用电量94.7亿千瓦时/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6.1亿千瓦时/天和降低0.7亿千瓦时/天。
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
1至7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03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9.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5%。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2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量18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27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3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
7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6.0%。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量3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行业用电量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4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四、发电装机增速较上年回落,水电当月发电量正增长
截至7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6.5亿千瓦,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2.9亿千瓦、火电10.7亿千瓦、核电3473万千瓦、并网风电1.6亿千瓦。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5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58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1537亿千瓦时)、云南(1149亿千瓦时)和湖北(789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59.3%,同比分别增长7.9%、16.6%和-9.0%。
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26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全国除海南(-14.4%)、北京(-7.0%)和云南(-0.5%)外,其他省份火电发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宁夏(27.1%)、湖南(26.7%)、广西(21.0%)和青海(20.6%);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湖北(17.5%)、江西(17.1%)、贵州(14.6%)、广东(12.3%)、西藏(11.5%)、重庆(11.2%)和天津(10.2%)。
1至7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
五、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水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
1至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14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小时。
分类型看,1-7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920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59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7个省份中,除云南同比增加302小时外,其余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广西和贵州降幅超过600小时,同比分别降低667和650小时,湖南和湖北同比分别降低477和235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0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66小时。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1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苏、河北、山东和宁夏超过2800小时,西藏和云南分别仅为63和743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24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其中,湖南、江西、湖北、陕西和宁夏增加超过200小时,福建、广东、青海、浙江、贵州和河北增加超过100小时,而海南、北京和重庆同比降低超过100小时,同比分别降低412、167和117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08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03小时;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1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79小时。
六、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
1至7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1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7%;华北送华东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东北送华北12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华中送华东18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1%;华中送南方1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0%;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西南送华东5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
1至7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59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云南送出电量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四川送出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山西送出电量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湖北送出电量4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1%;贵州送出电量3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9%;安徽送出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宁夏送出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8%;新疆送出电量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河北送出电量2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陕西送出电量2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甘肃送出电量1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辽宁送出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
7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其中,华北送华东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2%;东北送华北2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华中送华东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6%;华中送南方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5%;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西南送华东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7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四川送出电量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云南送出电量1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内蒙古送出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湖北送出电量1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9%;山西送出电量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5%;贵州送出电量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安徽送出电量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宁夏送出电量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9%;河北送出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新疆送出电量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陕西送出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甘肃送出电量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8%。
七、新增火电装机同比降低,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大幅提高
1至7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688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409万千瓦。其中,水电669万千瓦、火电1884万千瓦、核电109万千瓦、风电73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492万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48、49和1366万千瓦,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931和223万千瓦。
八、电源完成投资同比下降,电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1至7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255亿元,同比下降13.7%。其中,水电254亿元,同比下降4.6%;火电374亿元,同比下降19.3%;核电215亿元,同比下降16.2%;风电255亿元,同比下降18.3%。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70.2%,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1至7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813亿元,同比增长9.9%。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2025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施新的乘用车碳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3.6克(油耗小于3.5升/百公里),相较于2021年的每公里116克(油耗4.3升/百公里),这一标准大幅提升。这一近乎“宣判燃油车死刑”的严苛标准,直接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的加速转型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国家电投集团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国核电力院“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山东核电“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云南国际“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柔性直流微网供电技术”、远达环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中国核电旗下核电运行研究院在其中开展《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核能发电》标准文件起草和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工作,助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是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
2025年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公告指出,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7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9431.7MWe(额定装机容量)。2024年1-12月全国共2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详见表1。表1:2024年1-12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4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94183.4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451.75亿千瓦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记者从今天开幕的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总规模首次升至世界第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在会上介绍,202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1、2月份期间,用电大省浙江频繁出现负电价的情况备受市场关注!1月27日更是出现了现货全天负电价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浙江负电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会对各市场主体收益产生什么影响?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规避收益风险?行业领先的电力交易运营服务企业#x2014;#x2014;国能日新,通过浙江省的交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公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累计不少于988万千瓦;到2025年底,可再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碳达峰目标打好基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2025年4月1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3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4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利空与利好因素影响参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酝酿市场观望情绪,一是美俄关系逐步改善后,美方可能放宽对俄浓缩进口豁免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29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年来中国发展核电的规模与速度都十分亮眼,核电技术也都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未来中国核电产业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更加绿色、高效和多元化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核电应该也是
网友:投资者_1695360109000您好,请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中,建设核电站的资金从哪里来,是否会导致短期内公司盈利水平下降?“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建设核电站的资金一般是二八比,即20%资本金,80%银行贷款,新机组的开工建设成本进的是在建工程,并不会影响公司的盈利。网友
8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充分利用海阳、莱州等区市盐碱滩涂地、坑塘水面等资源,布局渔光、盐光、农光等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积极推动福山、海阳、莱州等区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
8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充分利用海阳、莱州等区市盐碱滩涂地、坑塘水面等资源,布局渔光、盐光、农光等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积极推动福山、海阳、莱州等区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伏新村。
8月7日,山东烟台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烟政字〔2024〕43号),其中提到,实施先进电网和储能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还提到,开展先进高效“新能源+储能”、区域性储能中心、抽水蓄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推动长时间尺度高
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8月6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烟政字〔2024〕43号),立足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城市能源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城乡建设、交通、生活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建评选一批绿色
雅虎意大利语新闻网7月31日报道,意环境与能源安全部长弗拉廷表示,意大利的电力目标是2030年后第四代核电发电占量比达22%,这“意味着每年节省340亿欧元”。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核电)聚焦体系能力建设、一流企业创建、激发内部活力,纵深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2023年,宁德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连续7年位居福建省第一名,利润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41%,安全生产核心业绩指标保持在同类核电基地前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