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洋专家的核电中国情

2018-05-30 08:57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于忆关键词:核电核能核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项目现场的“男神”

2005年,鲍睿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变。

“公司问我是否愿意来中国领导并牵头建设全球第三代非能动核电项目。我的答复是肯定的,这是我的荣幸,非常感激公司给我如此难得的机会。”鲍睿说,“从早期完成新项目建设,中期参与核电站运维,然后又回到与第一阶段类似的工作,我可以将前些年积累的经验反馈运用到中国项目中。”鲍睿很享受这个过程,也认为这是意义非凡的经历,“我不会跟任何人交换我的工作岗位。”

如今70岁的鲍睿依然活跃在核电项目建设的现场,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男神”。

今年4月25日,中国三门的AP1000项目首堆装料,并计划年内投产,其中约70%的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且全面的技术转让成为西屋与中国合作的最大亮点。“技术转让是为了帮助中国实现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和国产化的目标,这也是AP1000项目合作的最终目的。整个过程中,西屋向中方提供了超过20万份的图纸,几百个计算机编码,还有大量的培训课程和咨询服务。”鲍睿介绍。

然而项目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AP1000主泵作为项目关键路径上的重要一环影响了工期,这是鲍睿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当时主泵的供应商EMD公司、西屋、中方都派出了最优秀的专家团队,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特别是中方团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促进了方案的完善,并向中国的监管部门详细说明了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中方团队在攻克主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鲍睿感慨,任何一项创新技术都不是平稳发展走向成功的,任何行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挑战,只有想办法克服,总结经验教训,才会变得更强大更卓越。

AP1000项目打开了西屋与中国合作的大门,鲍睿认为双方的技术具有互补性,存在更多合作的可能,包括电站运维、设备和零部件供应,以及一些海外合作的机会,例如土耳其的新建项目。

“我的家在中国”

从2005年至今,鲍睿十几年一直在中国生活,目前定居上海,正好是三门和海阳的中间位置,往返两个项目现场相对便利。加上之前在台湾工作的五年,他有将近20年的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每当人们问起他的家在哪里时,鲍睿都会很自豪地说:“我的家在中国!”

生命中的三分之一都在中国,这对鲍睿的人生经历影响巨大。AP1000首堆投运将意味着他带领的西屋新电站团队顺利完成了任务。“不管以后去到哪里,我都会持续关注三门、海阳项目投产后的运营情况,我对核能在中国未来的角色很有信心。”鲍睿说。

目前,中国虽然有38台在役核电机组,但核能发电占总体发电量不到4%,而中国政府近两年几乎没有核准新的核电项目,鲍睿对此并不担忧。他认为,核电虽然不是唯一的清洁能源,但却是整个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核电机组荷载能力非常大,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能源都无法比拟的。

据了解,美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20%,法国最高达到过80%,现在也有50%,所以核电在很多国家发电机组的占比较高。鲍睿认为:“虽然中国核电比重低,但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核能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国考虑建设更多的第三代核电项目。”

在与中国合作的这些年里,鲍睿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非常聪明、非常善良,这是我来中国的最大收获。”

有一次大家在用英文讨论非常具体、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来自中国的年轻工程师随即用中文流利地向其他中方与会者阐述,这让鲍睿惊叹不已:“他们用中文解释问题的速度比我用英文理解起来还要快!”

有幸参与中国核工业建设,推动AP1000项目投产,对鲍睿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经历。作为核能领域的前辈,他觉得从事核电事业的年轻人选择了一个很有趣又极具挑战性的行业,中国正在开发建设行波堆、华龙、小型堆等多种堆型,这是世界上核工业发展最好的一片土壤。

鲍睿希望这些年轻人可以涉足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保持积极乐观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态度,成为引领中国核能发展的主力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