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煤电逐步由电量型电源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煤电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煤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单机效率、污染物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 张琳)
长期以来,煤电装机都是我国主体电源。截至2018年底,我国煤电装机10.1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3%。煤电发电量约4.45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4%。煤电装机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煤电装机以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型机组为主,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装机比重已达到88.3%。燃煤发电减排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燃煤电厂平均除尘效率达到99.9%以上,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0.20克,优于美国、欧盟水平,单位火电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降至0.19克,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降至0.04克,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电力行业消费五成煤炭的体量,但在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比不到一成。燃煤发电效率大幅提升,2018年全国6000kW以上火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308克/千瓦时,与2005年相比,降低62克/千瓦时,降幅达17%。燃煤发电经济性优势明显,目前,全国燃煤发电平均标杆电价为0.3644元/千瓦时(含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其中西北北部煤电基地平均标杆电价仅为0.2918元/千瓦时。全国煤电平均标杆电价与水电基本相当,低于气电、核电,相比于目前风电、光伏的电价也具有明显优势,是长期支撑我国低电价水平的重要因素。
煤电在系统中的定位将逐步由电量型电源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随着新能源加速发展和用电特性变化,系统对灵活性电源需求将不断提高,煤电机组将更多地承担系统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功能。一方面,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有效容量低,在参与电力平衡时有效容量通常只有装机容量的5%~10%,难以保障实时用电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比例逐步上升,使得系统峰谷差不断加大,电网最大峰谷差接近甚至超过最大用电负荷的40%,导致系统面临的调节压力日益增大。我国具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少,气电占比低,即使相比于电化学储能装置,煤电仍然是当前最经济可靠的调节电源,煤电市场定位将由传统的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逐步转变为提供可靠容量、电量和灵活性调节型电源。
二、防范和化解煤电过剩产能,注重阶段性、地区性特点
“十三五”初期,煤电产能过剩问题逐步凸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曾一度放缓,煤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滑,加之当时煤电在建规模较大,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2010~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8.4%,但是在2014~2016年年均增速下降到3.6%,其中2015年用电增速仅为1%,用电增速下降明显,当时煤电设备利用小时4200多小时,明显低于5500小时的经济小时数,而且到2017年全国纳入规划及核准在建的煤电项目总规模达3.5亿千瓦。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从2016年4月开始,国家能源局出台促进煤电有序发展的系列政策。2016年以来,全国新增煤电装机约6342万千瓦,每年平均新增2114万千瓦,不到“十二五”期间年均新增煤电装机的一半,煤电新增装机得到有效控制。煤电去产能应注重电力供需的阶段性、地区性特点。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13个省(区)出现有序用电情况,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有:华北区域河北南部、京津唐和山东,东北区域辽宁,华东区域江苏、浙江、安徽,华中区域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以及南方区域广东。通过近几年用电增长,部分地区煤电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化解,东中部地区还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
三、遵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区别对待煤电机组退役
近年来,各省(区、市)关停淘汰落后燃煤机组的力度加大,一批服役期满、产能落后的中小型煤电机组加速淘汰出局。关于煤电机组退役,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严肃法规政策要求,坚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煤电机组,但淘汰关停不达标的煤电机组潜力并不大。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上大压小”政策,已累计关停小火电1.1亿千瓦左右。目前30万千瓦以下机组约1.4亿千瓦,其中自备机组7000万千瓦,占50%。这些小机组大部分是热电联产,有的是煤矸石、工业锅炉余温余压综合利用项目,在满足环保、能耗等要求下是不应该关停的。还有一些机组地处边远地区,普遍存在职工人数多、分流安置困难大等问题。关停小煤电机组要加以甄别、区别对待,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政策要求,依法依规淘汰关停不符合要求的 30 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
二是煤电机组要有合理的寿命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应重点控制散煤及其他行业用煤,不宜考虑煤电机组提前退役。现役煤电机组多为2000年以后投运,2019年,中国煤电机组年龄约为14岁,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煤电机组寿命50~60岁,我国的煤电机组相当于青壮年时期。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1亿千瓦以上,累计完成节能改造超过6亿千瓦,公用系统煤电机组均能达标运行。煤炭清洁、高效、经济、便捷的最好利用方式是转换为电力。燃煤电厂具有高效燃烧、集中治理等优势,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经济、便捷的利用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如欧盟81.7%、德国85.7%、英国82.1%、美国92.8%,世界平均比例约78%,我国应进一步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
四、完善煤电定价机制,考虑煤电成本及合理收益
受煤价、电源结构、用电特性等因素影响,煤电行业经营压力依然很大。关于煤电价格,我们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煤炭价格持续高位,导致煤电企业亏损严重。2018年,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达到44%,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和供热板块持续整体亏损。根据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显示,5500大卡煤价波动区间为571~635元/吨,超过《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中的绿色区间上限。初步测算,2018年全国发电行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同比提高500亿元左右,高位煤价是当前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关键原因。
二是电价定价机制滞后,煤电电价难以覆盖煤电全部成本和取得合理收益。当前,煤电机组主要通过标杆电价回收成本和取得利润,而煤电标杆电价多是按煤电利用小时数5000~5500小时确定的,由于煤电在系统中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煤电合理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有人说这是煤电产能过剩造成的,其实这是不准确的。随着电源结构和用电特性变化,煤电机组更多地提供系统备用、调峰、调频、电压调节等服务,平衡新能源出力,为新能源发电“让路”,煤电利用小时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电网运行实际看,去年江苏、山东、辽宁已经出现拉限电情况,已经不是煤电过剩的问题,但煤电的利用小时数仅为4576小时、4707小时和4199小时,远未到煤电经济合理利用小时数。近年,部分地区虽然出台了煤电辅助服务补偿办法,但基本是按照煤电灵活性改造成本进行补贴,难以覆盖煤电全部成本,特别是少发电量带来的损失。
五、以规划为引领,合理控制新增规模,推动煤电有序清洁灵活高效发展
我国电力需求还将经过较长的增长期。我们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7.6万亿千瓦时左右,用电年均增速为5.9%,我们预测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5万亿千瓦时,2020~2030年年均增速3.0%。通过电力电量平衡计算,预计2030年,全国总装机33亿千瓦,其中风电5.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5.0亿千瓦、水电5.6亿千瓦、核电1.37亿千瓦、气电2.3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总装机17.0亿千瓦,占比为51%。为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煤电装机可能接近13亿千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2019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19〕31号),有21个省(区)为绿色地区,需要安排煤电项目。这个通知也印证了煤电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虽然煤电清洁化利用水平很高,减排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碳排放问题始终是过不去的梗,煤电发展需要进行总量控制,在最大限度发展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有序发展煤电,争取提前达峰。
(一)要以安全为基础,需求为导向,规划为引领,控制总量、用好存量,推动煤电行业健康发展
在总量上,考虑未来用电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十四五”初期可按照每年新增2500万千瓦左右建设。在布局上,一是优先考虑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可以有效解决煤炭与电力协调发展的问题。二是优先考虑发挥已建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作用。有序推进西部北部煤电基地集约开发,提高输电效率。三是采取等容量置换措施建设东中部煤电项目。东中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可通过煤炭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指标交易或置换方式,安排煤电项目。
(二)继续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需要加强系统灵活性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强化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考虑抽水蓄能电站资源、建设工期和现阶段储能技术水平,实施煤电灵活性改造仍然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煤电灵活性改造要按照分地区、分机组容量有序实施。对于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限制核电出力的广西、福建、辽宁,30万千瓦及以下、部分60万千瓦煤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100万千瓦、部分60万千瓦机组作为基荷电源,更好地发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能效作用。
(三)完善煤电定价机制和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合理疏导煤电企业发电成本
当前,煤电标杆电价定价边界条件和煤电在系统中的作用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煤电的燃料成本明显上升,煤电合理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完善煤电电价定价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煤电机组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扩大辅助服务市场试点范围,加快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高煤电企业参与辅助服务的积极性。尽快引导电煤价格下调至绿色区间,并启动煤电联动机制,有效疏导当前持续高位的燃料成本。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9年6月7日第21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7月2日,湘投能源岳州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烟气脱硫及脱硫废水零排放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发布。该项目招标单位为湖南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估算约842362万元。工程拟建设2套完整的脱硫效率不低于99.5%的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法)系统及2套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发电锅炉烟气治理
表后光储的联合运行,结合了光伏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以及储能放电的时段可控这两个优势。其在用户的电费节省以及售电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和降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俗的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而且储能作为优秀的调节资源,不仅可以匹配本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曲线,还可以通过交易合约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8日,由陕煤建设承建的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举行主体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仪式,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进入建设阶段。湖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汨罗市政府相关领导,陕煤集团副总工程师,陕煤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明智,华中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陕煤电力集团、各参建单位以及村组代表出
6月30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长清电厂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这标志着济南市在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新型能源体系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项目投运后,将为山东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对全面提升当地电力、热力供应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9日,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锅炉房第一罐混凝土进行浇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内,计划建设2台65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并同步建设高
6月27日,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送电广西工程4×660MW煤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收口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电规总院专家组组长王小京,西北电力设计院副总工雷晓明,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顾海啸出席会议。会上,项目负责人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的项目建设背景、市场需求分
近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标志着华电青海公司“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7日,河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短周期结算试运行,共计112台煤电机组、390座新能源场站、127家售电公司、12座独立储能电站参与交易。这标志着河南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本次河南电力现货市场短周期试运行采用“全电量申报、集中优化出清”的模式,市场竞争更加充分,真实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度夏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6月27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浙能嘉电四期9号机组建成投产6月22日,浙江省2025年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浙能嘉兴电厂四期扩建项目9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移交生产。至此,华东地区最大的火力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6月27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浙能嘉电四期9号机组建成投产6月22日,浙江省2025年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浙能嘉兴电厂四期扩建项目9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移交生产。至
“能源企业于境外应积极履行多重使命”——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启钊近年来,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取得了诸多务实成果。其中,一批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优、可推广性强的能源领域标志性工程纷纷落地,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绿色电力。在上合组织框架中,能源企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0号:关于“维护碧海蓝天倡议减少碳排放”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建设为引领,高效推进核电机组
面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可深度调峰的灵活性煤电起到了促进电网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同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关键作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快
6月25日,大唐抚州电厂2×1000MW扩建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首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如期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作为国家支持浙闽粤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和江西省重点能源工程。大唐江西分公司瞄准新一代煤电机组发展需求,全力打造“和谐生态、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围绕风电作出如下规定:1、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年度能源投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10月底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建成投产项目10个,新增电力装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面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可深度调峰的灵活性煤电起到了促进电网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同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关键作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快
当河西走廊的风电群与陇东光伏基地形成“风光矩阵”,当甘南水电与储能电站构建起柔性调节网络,甘肃这个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4%的西部省份,正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创新实践,绘制出“绿电西发东送、市场驱动消纳”的能源转型新图景。自2024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以新能源场站报量报价、用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围绕风电作出如下规定:1、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年度能源投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10月底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建成投产项目10个,新增电力装机
煤电是我国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压舱石”,尽管新能源装机常规性超过煤电,但煤电仍提供了全国55%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近80%的调节能力。煤电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行业神经,也注定成为“十五五”能源规划中最具关注的议题之一。(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回顾‘十四五’,煤电企业在巨大
6月23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根据2025年嘉兴市能源工程重点指标任务分解表,9个县(市、区)新增光伏装机目标80万千瓦,新增储能目标16.6万千瓦。文件提出,推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进一步降低控制线损和系统运行费。加强电力市
引言冀北电网具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在这里新能源建设正全速推进。2025年6月最新数据表明,冀北新能源总装机已突破8000万千瓦,达8167.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5.8%,居全国首位。冀北电网已成为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和“风向标”。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的系统惯量降低与电压失稳
6月13日,由国家电投集团电投综能作为创新牵头单位、财务公司作为融资顾问单位、新疆能源化工五彩湾发电公司作为融资主体的全国首单“碳资产+转型金融”融资产品成功落地,实现融资规模3亿元。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
随着2025年迎峰度夏期临近,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即将进入关键价格波动窗口。火电作为调峰主力,其报价行为将直接影响市场出清价格,并可能引发阶段性供需紧张。本文将基于当前山东市场价格现状,梳理关键风险并提出应对建议。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分析暂基于当前新能源未入市的市场条件,若后续新能源大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