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企业正文

中国华能封面文章:风从海上来

2019-11-27 10:01来源:中国华能作者:彭艳娇关键词:中国华能海上风电风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离岸55千米,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它是目前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大丰海上风电场,这个历时9个月零10天建设的项目,在9月29日这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华能“贺礼”。

17.png


对于国内海上风电而言,55千米的离岸距离是开创性的,是史无前例的,是国内“第一”,但这个闪光点的背后是更高难度的建设。设备如何运输,海缆如何敷设,进度如何保障……都是摆在华能海上风电建设者面前的“考题”。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华能海上风电建设者们没有退缩,相反,他们斗志昂扬,全情投入,一举完成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建设。

风从海上来,华能的清洁能源也将从海上源源不断输送而来。在江苏,华能的征程是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在全国,华能的目标是海上风电沿我国海岸线全面“开花”;在未来,华能将向着深远海风电建设启航出发。华能“两线”“两化”战略正在徐徐铺开,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18.png

向海争锋

9月28日17点,大丰一期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前一天,江苏盐城毛竹沙海域,大丰项目部负责人朱亚波带着工程管理员顾腾飞、徐琪,坐着交通船抵达1号风机,他们麻利地爬上风筒,钻进风机,拿出手电、打开电脑,开始送电前的最后检查调试。

狭小的风筒内,三个人蹲在地上,面对柜子里密密麻麻的线路,表情严肃,动作娴熟:核定继电保护数值、检查线路绝缘、查看海缆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接线情况、联系升压站核对远程分合闸是否正常使用……地上的笔记本电脑已连入风机网络系统,各项数据监测指标显示,该风机已具备送电条件。这时,他们方贴上开关闸号码牌。

17:30,最后一条回路冲击箱变开始。

18:08,三次冲击箱变结束,送电完成。

24小时后,海缆带电显示无异常。至此,矗立在127平方公里海域的68台风机全部并网运行,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场宣告正式投产,华能“东线”战略再下一“城”。

从7号机位第一根工程桩打入海底,到一期300兆瓦机组全部并网运行,大丰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周期历时9个月零10天,比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期足足缩短了8个月。

争风 不怕远征难

在朱亚波的办公室里,墙上贴着长达三米的白色图纸,上面的黑色线条完整呈现出大丰海域地质剖面,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红色标注,上面写着“1.20第一回路海缆完成耐压试验”“3.15 34号-37号吊装”“4.2 首台机组并网”“6.19风后设备维护”“6.26-6.29停工候潮”“8.28 新增调试船到位”……日子一天天算、工期一天天抢、风机一天天投。参与过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朱亚波,率领着年轻的大丰项目部成员,征战在变幻莫测的黄海,与地形、海潮、天气、船舶、设备等“对手”顽强地较量。

华能大丰海域海底落差大,西侧陈家坞处水深可达10米,而东沙沙洲中北部最浅处只有0.7米,部分海底含有软夹层,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溜桩”。船机怎么选?风机怎么定?海缆怎么敷?用朱亚波的话说,一旦选错,全部工程都将功亏一篑。

海上施工水平的高低就在于对地形和海潮的准确掌握。为此,项目部成员做细勘察、做深研究,针对特殊海域和重点领域制定专项解决方案和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也为后期工程快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55公里超长距离主海缆海底敷设施工挑战空前。项目部汇聚各方智慧,深入研究,最终拿出了“分段制造、分段敷设、中间接头”的有效方案:将单回长度55.75千米的主海缆分成两段,一段从陆上站出发,一段从海上站出发,通过精确的路由控制在中间接头,将海陆两站连成一体。

为了让主海缆赶在一年一度大潮汛期间完成浅水区敷设,项目部在海缆制造期间就同步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海缆登陆段滩涂地质情况和通航情况进行分析和测试,并克服近岸滩涂牵引和挖埋风险大、外海无掩护海域施工艰苦等困难,提前完成了海缆敷设任务。

海上征战,船是最不可缺少的装备,但对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来说,“没船”可怕,“有船”也可怕。交通船、起重船、定位船、吊装船、锚艇、运输驳船、生活平台船……最多时同一海域内有近50条船舶同时作业,用工程管理员顾腾飞的话说,“视野之内全是船,根本望不到头。”如何指挥和协调大小船只统一“参战”、有序配合,是考验项目管理建设人员能力水平的时候。“一般这时候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都有3台对讲机和1个手机,保证跟各方随时联系,特别是要和施工单位、监理一起共同安排好每一道作业工序的衔接,保证不会因为大船作业而导致周围小船受到危险,也不会因为船舶未及时撤离而导致后续船舶无法驻位……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海上交警’。”顾腾飞说道。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保障工程质量,江苏清洁能源分公司首次尝试通过招标方式聘用海上风电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大丰项目迎来的就是5位来自西安热工院新能源技术部的电气工程师。这些“海上专家”不仅出谋划策,还大幅充实了“海上交警”队伍,保证了项目建设平稳有序、安全可靠。

对海上施工来说,阴晴不定的天气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有时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哪怕风机就在眼前,但船体就是无法靠近。

“我记得43号风机折腾得最久,吊装船好不容易赶高潮位进入作业区坐稳了,刚吊装了1块叶片就刮起大风。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停下所有作业,将船撤到锚地避风,十几天里船三进三出。好不容易盼来了好天气,设备又到不了,设备到了,某个机械又出了故障……在海上,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是最难的。”望着海面,朱亚波若有所思,语气略显低沉。。

争锋 星火可燎原

时间倒回……

2019年1月27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2019年度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两线”“两化”战略,其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将着力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华能“东线”战略自此扬帆出海。2019年5月19日,华能绿色转型之路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之需一拍即合,双方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它始于如东八仙角亚洲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如今又在大丰一期“告捷”,下一步还将在大丰二期、射阳、灌云、如东H3、启东等海上战场全面推进,势如破竹。

如果说这是一场战斗,此刻,华能江苏海上风电的经验与人才犹如星星之火,正沿江苏海岸蓬勃燎原,吹响了华能“东线”战略推进的号角。

在《关于落实江苏省与华能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的工作方案》指导下,江苏分公司启动编制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装备设计、制造、施工和运维技术进步,积极推进盐城海上风电研发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施工——运维”一体化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李富民说:“‘一体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海上风电科技创新和标准制定两方面下大力气,出核心技术、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标准体系。我们已经启动了‘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技术应用研究及系统开发’,就是要从风场规划、建设、投运、维护等各个环节入手,对风机的每个部件进行监测和研究,深挖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降本空间,统筹考虑,以满足现在和未来海上风电发展需要。”

当前,江苏分公司正在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大力获取优质资源的同时,深化与上下游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清洁能源供应的产业集群。此举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行业内龙头企业长期合作,能够有效促使产业链上的有关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孙孜平在海上风电发展及产业链主题论坛上说。

面对存在的资源获取难、现场协调难、并网难、供货难等问题,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说:“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轻轻松松的,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排定计划、制定措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面提速之时,进一步加强管理统筹协调、加快技术升级和标准制定、建设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打造一体化核心竞争力,追求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仍然是华能海上战略锁定的长远目标。

据统计,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65万千瓦,我国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不仅在江苏,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还在福建、广东等地蓬勃兴起,上下游、国内外,全产业链发展如火如荼,海上风电带来的市场空间不可估量。

迈过潮间带,突破近海领域,从最初试点探索发展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海上风电技术的革新让国产化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也为走向远海提供了必要的建设经验和技术路径,大容量机组、漂浮式基础、远程输电和智能运维等技术攻关如箭在弦,突破指日可待。

眼下,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已在盐城落地,依托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强强联手,不远的未来,我们终将启程前往那更加遥远的大海深处。

19.png

2018年

2月18日陆上开关站建安工程开工

7月28日陆上开关站主体工程完成

10月14日第二回路220千伏海缆55.75千米敷设完成

12月25日海上主体工程开工

12月21日首个机位-7号位钢管桩沉设顺利完成

12月26日海上升压站建造完成并发运

12月29日陆上开关站倒送电一次成功

2019年

1月03日海上升压站吊装就位

1月13日首台风机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1月20日第二回路220千伏海缆(55.75千米)交流耐压试验完成;海上升压站保护、控制、测量、信号等二次系统调试完成

1月24日海上升压站送电前监检完成

3月29日海上升压站倒送电一次成功

4月2日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

8月22日海上主体工程施工沉桩全部完成

8月31日第一回路海缆敷设完成

9月21日第一回路海缆全部耐压试验完成

9月29日18时08分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一期(30万千瓦)正式并网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华能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