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具体看,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制造业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3%,其中,有色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黑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长3.5%,建材行业同比增长3.5%,化工行业同比增长1.4%;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3.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5.0%、13.0%、8.1%、5.6%、4.0%和1.2%;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下降2.4%,其中,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1%、4.0%、2.9%、1.2%、0.7%和0.2%。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3%,而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下降7.9%。
按月来看,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商贸、旅游服务业等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下游工业复工延迟导致电力需求大幅减弱,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0.09%,之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政策促进复产复工,用电需求逐步回升,3月同比减少4.17%,环比明显好转,4月开始即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长0.69%,之后同比增幅持续上升,11月同比增长9.38%。
2.发电装机延续绿色发展趋势,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发电基建新增装机同比增加,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约占50%;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比提高。未来火电装机增速或将持续下降,装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大容量机组占比将有所提高;新能源装机容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此外,特高压输电线路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加,调峰火电站的数量及容量亦会随之增加,带动电网投资进一步增长。
根据中电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呈近指数增长。2020年1-11月,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0203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597万千瓦。其中,水电1079万千瓦、火电3934万千瓦(其中燃煤2724万千瓦、燃气620万千瓦)、核电112万千瓦、风电246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590万千瓦。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740、517、816和795万千瓦,核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97万千瓦。
截至11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2亿千瓦,同比增长6.8%。水电3.7亿千瓦,同比增长3.4%,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同比增长3.3%。火电12.3亿千瓦,同比增长4.1%,其中,燃煤发电10.7亿千瓦,同比增长3.2%,燃气发电9751万千瓦,同比增长8.4%。核电4989万千瓦,同比增长2.4%。风电2.4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2.3亿千瓦,同比增长19.8%。火电基建稳步增长,但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新增规模已大幅超越火电。
截至11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20.0亿千瓦,同比增长6.6%,比上月增加1405万千瓦,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水电3.2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9亿千瓦;火电12.3亿千瓦,其中,燃煤发电10.7亿千瓦、燃气发电9613万千瓦;核电4989万千瓦;并网风电2.4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6亿千瓦。
电力投资方面,2020年1-11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157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水电894亿元,同比增长23.2%;火电448亿元,同比下降28.8%;核电285亿元,同比下降11.0%;风电2151亿元,同比增长109.9%。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92.1%,比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2020年1-11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942亿元,同比下降4.2%。从长远看,中国电力供应能力已出现过剩趋势,且伴有区域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从政策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未来火电装机增速将持续下降,装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大容量机组占比将有所提高;新能源装机容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此外,考虑到今年12月份以来,湖南、浙江等多地出现多年不见的拉闸限电现象,对电网的输电能力亦提出了更高要求,特高压输电线路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加,调峰火电站的数量及容量亦会随之增加,带动电网投资进一步增长。
3.火电发电量平稳,但在总发电量中占比继续下降。除火电和太阳能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伴随输配电能力的增强,跨区域送电量规模快速增长,对火电发电量形成一定支撑;但受电力供需区域性差异以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挤占,火电机组利用效率仍旧偏低。
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电力需求下降影响,发电量增速整体有所下滑。根据中电联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66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1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3135亿千瓦时)、云南(2584亿千瓦时)和湖北(1490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63.4%,同比分别增长8.3%、3.3%和19.2%。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47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由上年的71.80%进一步下降至70.48%。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8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云南(32.7%)、新疆(14.2%)、福建(11.3%)和甘肃(10.7%);在13个火电发电量增速为负的省份中,湖北(-19.3%)同比下降超10%。全国核电发电量33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8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41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机组效率方面,2020年1-11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38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85小时(装机容量增速高于发电量增速,导致机组平均运营效率降低);分类型看,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28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排前10的省份中,除福建、广东、浙江和广西外,其他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其中,湖北、青海和湖南同比增加超过300小时,分别增加716、367和333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727小时(其中,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3814和236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29小时。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3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和江西超过4500小时,分别为4771和4582小时,而西藏仅为29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0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其中湖北、海南、贵州、河北、安徽和重庆同比降低超300小时,分别降低956、608、494、402、317和309小时,湖南、山东、宁夏和河南同比降低超200小时,而云南、甘肃、福建和新疆同比增加超200小时,分别增加708、301、299和214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6746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6小时;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91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0小时;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203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小时。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火电灵活性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电源侧调节能力提升;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指导意见》提出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改造后的纯凝机组最小技术出力达到30%~40%额定容量,热电联产机组最小技术出力达到40%~50%额定容量;部分电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组不投油稳燃时纯凝工况最小技术出力达到20%~30%。政策上调节发电量结构,鼓励火电参与深度调峰,一方面要求电厂技术提升,机组改造,保障机组中低负荷运行的低耗、稳定、安全、可调节;另一方面也要求合理补偿机制的完善落实。部分地区存在火电强制调峰降负荷,但电价、电量补偿不到位的问题,更加剧了火电的经营亏损。
目前,火电机组利用效率偏低,导致固定成本摊销占比提高,进一步加剧火电行业经营压力。考虑到近年新完成火电投资项目投产速度快于电力消费增速,且政策引导下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及占比快速提升,预计短期内中国火电设备利用率仍将存在一定的回升压力,设备利用率提升仍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引导限制产能扩张实现。
由于电力市场供需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受益于输配电系统的逐步完善,跨区域电力消纳能力逐步增强,中国跨区域送电规模持续增长;同时,电网运行稳定性需求对火电发电量也有一定支撑作用。根据Wind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1-11月全国跨区送电完成56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华北送华东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东北送华北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华中送华东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华中送南方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3%;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1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西南送华东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40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18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云南送出电量158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四川送出电量1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山西送出电量12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宁夏送出电量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湖北送出电量9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西能源集团党委在国企改革中坚持“抓好党建、办好能源”理念,深入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主题活动,创新推行“书记领办项目”工作机制,以“一个项目、一名书记、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全周期管理模式,对照“书记统领推动、党组织攻坚克难、党员先锋模范、群众满意度”四个突出,领衔解决一批基层
3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积极稳妥有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方案》要求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做好钢铁、水泥、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又快到高考填志愿的时节了。有人向我打听火电行业的发展,我给你们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在火电厂上班挺好。(来源:微信公众号“跟着风行走”)之前我就在文章中提过这个观点,现在依旧不改变。按照我写文章的习惯,我选择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来阐明这个看法。Q1:火电厂里面很辛苦,
6月13日,由电科院提供技术支持的宿州电厂机组深度调峰至30%额定负荷认证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宽负荷AGC及协调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此前摸底试验中,电科院技术团队发现电厂机组在40%-100%额定负荷区间运行稳定,但当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革命的时代浪潮中,南京电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走出了一条传统火电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标杆之路。从全国首批超低排放改造到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从碳资产管理创新到废水零排放突破,这座承载百年工业记忆的能源央企,始终以“环保示范
在“双碳”目标推进下,火电行业正加速向低碳、智能方向转型,脱硫系统作为火电机组环保的关键部分,其智能化升级意义重大。博奇环保依托20余年基于湿法脱硫工艺机理的深入钻研,结合前沿的AI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成功研发出TIFGD智慧脱硫技术,为火电行业带来了一套富有成效、智能的环保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连续监测技术,是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检测的试点技术,但目前在精确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魏子杰作者系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遵循“核
5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4台机组参与评选竞赛,在同类型机组中表现优异:4号机组荣获600MW级超临界机组5A级奖;1、2、3号机组分别斩获300MW级亚临界机组3A级奖。至此,该公司已连续十年荣获5A级优胜机组荣誉,累计获奖机组
5月20日,我国首个国产超级耐热钢机组在大唐山东郓城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建设现场成功吊装,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马氏体耐热钢首次实现工程化应用,项目机组热效率突破50%大关,供电煤耗降至世界最低水平。“大唐山东郓城项目首次将国产马氏体耐热钢全面应用于主蒸汽管道等关键部位,能够更好承担高
5月1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宁夏电力12台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获奖,获奖机组台数再创新高。发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对标评比活动,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对机组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
5月16日晚间,华电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普通股(A股)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华电持有的江苏公司80%股权,华电福瑞持有的上海福新51%股权、上海闵行100%股权、广州大学城55%股权、福新广州55%股权、福新江门70%股权、福新清远100%股权,华电北京持有的贵港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近日,东北三省首个火电机组耦合超级电容储能调频项目在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正式开工。这项由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751万元建设的10MW×10min超级电容储能工程,标志着区域火电灵活性改造与电网辅助服务能力迈入新阶段,为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树立创新典范。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超级电容技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30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由江阴市新国联集团、中国华电集团等单位共同投资的火电企业。此次开工的苏龙四期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清洁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机组,替代关停4台13.5万千瓦机组,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4日,福建投资集团与华阳电业顺利完成漳州后石电厂BOT项目整体移交。标志着福建省在优化能源结构、深化两岸产业融合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漳州后石电厂始建于1996年,由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出资设立的华阳电业公司建设运营,是两岸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该电厂曾创下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当河西走廊的风电群与陇东光伏基地形成“风光矩阵”,当甘南水电与储能电站构建起柔性调节网络,甘肃这个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4%的西部省份,正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创新实践,绘制出“绿电西发东送、市场驱动消纳”的能源转型新图景。自2024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以新能源场站报量报价、用户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国家能源集团有14台火电机组分别获评不同兆瓦级AAAAA级火电机组荣誉称号,代表了电力行业领先水平,这些火电机组正以“5A”实力,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全力应对迎峰度夏大考。国家能源集团都有哪些“5A”级火电机组上榜?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3日,江苏国信公告称,2021年11月,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国信”)与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投滨海”)、盐城市国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国能”)按照51%、34%和15%的持股比例合资成立了江苏国信滨海港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6月10日,华能山东分公司运河电厂5、6号机组完成“一键并列”等技术改造,将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同期并网操作,转化为一键式智能操作。通过精准的自动控制系统,“一键并列”实现发电机参数与电网的智能匹配,大幅缩短并网操作时间、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提升并网成功率和电网稳定性。
2025年7月2日13时18分,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项目3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圆满成功!温州电厂二期项目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省“千项万亿”工程、“绿保稳”工程,承载着保障电力供应、促进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3号机组是华润电力首台投产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高效二次再热燃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龙源技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表示,公司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窗口期,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且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该业务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其中火电抽汽熔盐储能项目收入规模较大、毛利较低,因该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持续优化完善。该业务扣除此项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大唐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公司大唐南电二期2x74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及重大专题咨询服务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50000.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
7月4日,长源电力发布公告称,2025年6月,公司完成发电量25.0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3.58%。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降低28.85%,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6.18%,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9.08%。公司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7.15亿千瓦时,同比降低8.30%。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同比降低8.83%,水电累计发电量同比降低33.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4日,江苏国信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去年年末和今年4月国信滨海港电厂两台百万机组投产;国信沙洲电厂两台百万机组,第一台预计本月上旬投产,第二台力争7月末8月初投产;国信马洲一控一参两台机组预计今年年末投产。另外,国信扬电两台百万机组计划2027年投产。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2025年第174批招标中国电力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2×1000MW新建燃煤机组项目地基处理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497.958258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800.0142万元
华能长江环保公司西热锅炉环保公司兴安热电等四厂DCS系统设备打捆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1-051)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热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扎兰屯扎兰屯热电厂、黑龙江省肇东市肇东热力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东海拉尔发电厂1.招标条件本华能长江环保公司西热锅炉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征求《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对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3.0进行修改完善。修订:调整火
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设备监造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T251100130413)中标候选人第1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960,0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交货期/服务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新疆恒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投
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大同湖东电厂2×1000MW、陈家港电厂2×660MW等35个项目电缆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安徽长城仪表线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29.22251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33.628620万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