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论坛(III)风电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中报道(3)

另外一个现象,我们原来是80多家风电企业,到现在可能剩下20多家,已经有60多家出局了,或者离开风电的舞台。所以说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命。

我们把创新列为企业文化里面,我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我们在这几年,我们一个推出高原性风机,我们在国内市场上是市场份额最高的,排名第一。近期我们也推出了2兆瓦的低速风机。可能下午在这里会有一个动力学标准的发布会,我们南车也是这个标准的参与之一,我们正在做整机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伏特公司的创始人说过一句话,企业无创新就灭亡。谢谢大家。

陈淳:我在单位里是负责研发,很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跟各位回报我对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叶片跟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最近几年。一方面我们从能力上,规模上起来了,从无到有,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设计能力,从11年到今年,我们每年差不多加上新设计的叶片和改进优化的叶片,我们一年差不多要做10个左右叶片的开发,有5、6个产品要做认证,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但是这两三年走过来,我总结下来,所谓的设计能力,无非是在现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打通了叶片的设计技术路线,在这个过程当中,主机厂在认证公司的帮助下,甚至在国外设计公司的帮助下,我们掌握了现在这个阶段叶片的设计技术。

但是面临着下一步的发展,面临着现在风电产业成本竞争的困境里面,我们叶片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这个是我们现在的困境。只有创新才能走出这种困境,突破这个瓶颈。

从叶片的角度来讲,欧洲在11年提出一个目标,到2020年,他的叶片重量要降低50%,叶片的成型周期要缩短50%。按照现在叶片的设计,按照现在的材料和结构体系,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讲一个我们遇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碳纤维复合材料有很好的性能,特别适合制作风电叶片。欧洲和国际一些先进的国家,包括美国,GE都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用在叶片上,重量很轻了。但是在中国很少有大批量的应用碳纤维的叶片。叶片本身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碳纤维太贵,在11年,12年的时候,你说我的叶片是碳纤维的,性能很好,一说是碳纤维先不考虑。

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对创新的想法,我觉得我们零部件的创新,需要主机的牵引,需要主机的支持,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创新。所以说在产业链条上协同的创新。通过追求整机的性价比,比如更高的发电量,更高的技术,在主轴这些方面,因为叶片重量的减轻,在其他方面可能会有更价格上的优势,追求主机整体成本的最优,然后再考虑到发电量的优势,性能的优势,追求整体的优化。所以协同创新我认为是突破目前这个困境的一个方法。否则的话只能是相互模仿,低水平的重复。

因为产品的雷同,最后导致惟一能竞争的就是价格。所以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直到最后整个产业的失败,死亡。这是我的观点。

协同创新可以讲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主机厂的牵引和推动,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综合考虑各个零部件的成本,一起来进行设计。比如说碳纤维叶片,如果用碳纤维做叶片,整体重量会降低20%到30%,重量的减轻会使主轴的寿命延长,会使塔桶寿命延长,载荷降低。碳纤维叶片再有一个整体的优化,这样整机的性能也会上去了,这样的产品才会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说需要主机的牵引和统一的考虑。

第二,合作和开放,一定要相互信任。其实我们和很多主机厂在谈这些问题,我们也理解他们的难处。供应链的安全,对于一个关键零部件,如果我选择性能最优的一个叶片,其他供应商的叶片就可能用不了,这样只有锁定在你这一家,风险太大,有成本的风险,有供应能力的风险。我想发展到这个阶段,产品需要不断的细分,在这个阶段我们呼吁相互信任,建立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在数据上相互开放,找到最合适的,最优化的零部件,找到性能最优的,性价比最好的整机,这才是风电发展最终的出路。

Mikel Butagueno Wreta:我们也从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学习,因为我们在全球都有自己的足迹,我们如何从全球经验当中学习,来解决在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在过去十年里面在中国,我们一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差不多是在十年以前。一开始鼓励我们去中国北部,那个时候在中国北部气候有时候很严峻,有的时候温度达到零下3、40度。另外灰尘也非常的严重,有沙尘暴等等。

当我们接到这样一些项目的时候,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帮助,比如说世界银行。

我们还得到了帮助,他们的研究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在零下30度建立风电厂的难题。

针对沙尘暴我们在埃及也有一些经验,我们在那安装了几百台风机,我们在设计上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适应特殊的气候条件。这些开发活动在中国的第一批风机里面都体现出来了。

现在我们看到这些风机都运转正常,在今天我也可以告诉大家,99%的风机都是具有高可靠性的。

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点,几年以前,我们收到了来自福建的订单,我们发现那里气候条件就完全不一样,湿度很高,甚至达到百分之百的湿度。

另外我们发现温度是比较高的,风的速度也是很高的,有的时候甚至有台风。我们发现在热带,比如在非洲的热带沿海地区,我们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我们就从那里吸取了一些经验,把它运用到福建。在福建我们有几个客户,他对于我们所提供的产品质量都非常满意。

我们在安装风机上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像安装叶片等等。在全球范围内安装,我们也有很多经验,比如在巴西,它和我们在福建的情况又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在巴西的风电安装又受益于福建的经验。

高海拔地区风电厂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当然你不能在那里去装一般的普通的风机,必须要针对它有一个特殊的设计。

我们把技术带来了,我们需要把我们在墨西哥在海拔2500多米的地方的相关经验带过来,我们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借鉴。同时我们也要根据中国相关的标准,来针对当地市场来开展业务。对歌美飒而言,我们有全球范围的业务网点,这是一个优势。我们要利用好它,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来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确保我们产品有20年的稳定的运行。

王同光:我是07年主持了我们国家的973计划项目,就是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这个项目在11年底通过国家的验收,成绩是优秀。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1999-2013 北极星电力网(Bjx.Com.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 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2752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