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改革聚焦:电力监管委员会的难题

2002-10-10 10:40关键词:电力监管电力监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几乎所有熟知内情的业内人士都承认,电监会即使马上挂牌,也只是一个空壳机构。“没有人又没有权,能干什么?”   流传的消息得到证实   “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即将挂牌”,自9月以来,这个消息就在一些关注中国电力改革的业内人士中流传。9月16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电力能源市场化改革论坛”上,《财经》终于证实了这一消息。据悉,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已将报告送呈国务院办公厅,目前正在等待批复,如果进展顺利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公布。   报告内容不仅包括五大发电企业及区域电网公司重组的细节,电监会的组织构成、编制设计也囊括其中。   众多与会专家中,以原华能集团战略研究室研究员、后调任电力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孙耀唯最为引人注目。其余像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士楫、中国标准咨询公司总经理刘纪鹏以及国家电力改革领导小组顾问陈望祥等人均是众所周知的与电力改革关系密切的人士。此外,与会者还包括华能集团公司战略研究室副经理曹乐人等来自各地电力公司的人员。湖南省电力公司政策研究室的高级工程师欧阳永熙称:“其中不少人可能就是未来电监会的成员。”   以专家身份出席的孙耀唯介绍了中国电力改革的进程。孙所在的电力体制改革办公室仅有七八名工作人员,分别来自国家电力公司动力中心、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及国家体制改革办公室,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   孙在发言中指出,自2000年中国开始的新一轮电力改革目前正在进行中,已经开始对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进行重组,同时实行主辅分离等多项改革。   “在监管体制上,电力走在其他基础行业的前面,电监会是工业行业的新形态,具有探索性,需行业和部门共同完成。”孙特别强调。而接下来发言的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士楫则一如既往地认为,尽快建立一个公正、透明、专业化和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改革成功的保证,其前提是必须进行审批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基于规则的行业监督。业内公认,由高士楫所在的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完成的关于电力监管的课题报告,在最终使各方达成共识组建电监会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次讨论电力市场化的会议,然而几乎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准备正式挂牌的电监会上。    没有实权的电监会?   一度,人们深信电监会的成立将为国内的行业监管树起一面旗帜。在2002年4月电力改革方案最终公布的时候,一些业内人士甚至乐观地表示,电监会在改革进程的安排上先于其它改革措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等一系列改革将在电监会的监督下落实。   然而在电监会即将成为现实之时,乐观的情绪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几乎所有熟知内情的业内人士都承认,电监会即使马上挂牌,也只是一个空壳机构。“没有人又没有权,能干什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问道。   在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改革与管理研究所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报告中,价格监管与准入监管都是新型的电监会应具备的基本职能。但是在旧有的电力行业管理格局中,项目审批、价格管理属计委,产业政策、行业管理属国家经贸委,企业财务管理属财政部。组建电监会的初衷之一是将多重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的模式上来,然后再以公平、公正和独立的原则实施有效的专业的监管,维护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曾经为国家电力公司做过企业体制改革咨询的中国标准咨询公司总经理刘纪鹏公开指出:“只有在取消目前国家计委的行政审批电价和还本付息电价的基础上,电监会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否则,“电监会只能沦为花瓶。”然而,组建电监会的第一步收权工作已经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   国家计委在今年4、5月间召开了两次研究电价改革的会议,一位与会专家透露说,从会议举办者的安排来看,准备设计的是未来几年的电价改革方案,丝毫没有定价权要易手的迹象。有消息称,国家计委将于今年年底前, 公布电价改革方案细节。   一直在参与电监会组织机构设置的许多专家也向《财经》证实,目前由国家计委掌握的两大权力——定价权和项目审批权——都不会移交给电监会。   根据已经确定的方案,电监会的规模已从最初设计的五六十人升至现在的100多人。这是由电改办与相关研究机构共同议定的结果,作为报告内容已经递送到决策层,只等最后批准。电监会主席的人选则是业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流传的各种版本中,现任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邵秉仁据说都曾是候选人之一,然而由于事涉重大,最终决定是谁仍不得而知。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监会将会是部级机构,但作为新设机构,主席按惯例不会从现任的部长中选,遴选的范围应在副部级干部之中。   对于利益攸关的各方来说,人选问题至关重要。许多专家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电监会的主席应由比较中立的第三方来担任,必须要与现有电力体系没有利益瓜葛。“懂电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有现代监管理念。”一位专家称。   设计者们相信,尽管现在电监会的职权未定,一旦电监会主席人选确立之后,就有了一个与其他部门谈判的实体,或许会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等待新的电监会主席的是改革的新一轮博弈。   自2000年改革主导权从国家电力公司易位于国家计委以来,围绕着是否拆分电网的问题,业内就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简而言之就是以国电公司为主的保网派和以计委为中心的拆网派。但是随着电力改革方案进入实施,现在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计委曾经是力主改革的主导力量,但是随着改革逻辑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下一步改革的对象,这就是电监会没法有效运行的核心难题。”一位曾经支持拆分电网的业内专家表示。    国电重组   与此同时,伴随着电监会轮廓渐清,国电重组也已接近尾声。   据接近国电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全国电力资产将分割成五家公司,分别以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际电力公司、大唐电力、山东国电和国电电力为核心组建。据悉,此次拆分主要是在国家电力公司内部进行,而且是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完成。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这五大电力集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