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1月1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双方认为,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和金融大国,保持长期、稳定、相互尊重的双边关系是互利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双方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支持对方推动结构性
2024年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数字化储能引领者,弘正储能携全新的储能产品与技术亮相此次盛会(展位:5.1H馆C180),全面展示弘正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深度行业洞察。新品震撼发布,引领智储未来6月13日下午,弘正储能的新品发
4月11-13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优旦科技携工商业储能智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重磅亮相。BMS+EMS突破储能系统管理边界BMS与EMS,作为商用储能系统的核心要件,其协同作业不
近日,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铁-铬液流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框架采购”项目,是公司在储能能量管理系统领域取得的又一个突破。许继电气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储能电站海量信息处理、储能电站可靠辅助构网及稳定独立组网技术、精准阻尼控制与惯量支撑技术
强化融合创新、促进协同发展,1月15日,正泰集团召开2024新年大会。过去一年,世界经济风高浪急,市场不确定性层出,集团各板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勇立潮头之姿聚合创新发展之势;2024年,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全球正泰人接续奋斗、勇开新局,以劈波斩浪之力激扬“不惑”前
7月8日,许继集团、许继电气协办的“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第五届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发展大会在许昌成功召开。大会发布的许继2023年全系列储能生态产品,引起强烈反响。院士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在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许继技术水平及行业地位。他指出:许继是我国电气装备重要的研发和
陆上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以下均简称“混塔”),经多年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经验总结,基于国内外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市场接受度已得到检验和认可,且正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技术迭代和研发创新,近年来各种新塔型、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在混塔领域的研
日前,爱旭股份在日签下三大代理商,计划通过聚焦高端市场两大应用场景及发展三个渠道,完成从“0到1”的市场拓展,实现日本市场布局的里程碑式突破。01签下三大代理商组件产品进军海外市场再进一步新华财经记者独家了解到,作为爱旭股份海外重点布局地区之一,上月爱旭日本公司正式成立,并于日前在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迎来里程碑意义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ChatGPT因其极其出色的文本生成、对话交互能力以及在很多专业领域的杰出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走红,5天内用户破百万,两个月用户破亿,被认为是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
最近ChatGPT爆火,在文字和视觉内容的AIGC方向,确实达到了某种临界值,涌现出“智能”。趁着这个热度,AI方向也很火,最近看了几个能源、电力方向的AI创业公司的BP,感觉就是“干啥都没想明白,就出来融资了”。电力AI的春天真的来了吗?(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回归本质,AIGC
进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且持续增长的行业,普遍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从而带来了交易量的增长,交易效率是影响整体效率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新能源行业亦是如此。协合新能源集团副总工程师、协合运维副总经理胥佳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上指出,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今天和持续高
创新技术突破将提高芯片生产能力,并提供结构更为复杂的1200V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日立能源应用于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的300毫米晶圆日前,日立能源成功推出300毫米(mm)晶圆,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实现了重要的技术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芯片的生产能力,并实现结构更加复杂的1200VIGBT,该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3日,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开展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的通知。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申报标准如下:电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系统容量3MWh,额定功率能量转化效率90%);电力储能超级电容器系统(系统容量2MW/10min,额定功率能量转化效率90%
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 言集成电路(IC)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是迈
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正在开拓太阳能业务作为自己的新增长点。上周,台积电位于台中科技园区的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和首座太阳能电池厂厂房破土动工。台积电新建太阳能事业部总经理蔡力行表示,公司目标是在五年内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前五强。台积电的首座太阳能电池工厂动工后,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度开始设备安装,2012年实现量产。按功率计,该厂投产初期年产能为200兆瓦,最终将达到700兆瓦。据悉,台积电将使用自主品牌销售太阳能电池产品。该厂主要生产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来自于投资方美国Stion公司。台积电表示,预计在2009到2015年间,太阳能电池行
下半年晶圆代工市场旺季不旺,半导体两大巨擘英特尔、三星却在此刻开始争取晶圆代工订单。据设备业者透露,英特尔已经开始与联发科、高通等一线IC设计业者接洽代工事宜。三星则锁定争取ARM架构应用处理器代工订单,除了拿下高通及德仪订单外,也透过手机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事业的绑单优势,争取博通、美满(Marvell)、飞思卡尔等大厂订单。英特尔、三星跨足晶圆代工市场传言多时,但在全球经济景气低迷不振的此时,开始争抢晶圆双雄手中的代工订单,的确让市场感到意外。据了解,约1个月前,英特尔密集与联发科接触,表达浓厚争取芯片代工业务的意愿。业界人士认为,英特
谈起亦庄,中芯国际首先映入脑海,撇开污染不开心的事情,其确实是高科技基础——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有报道亦庄建亚洲最大生物制药基地,在这个卧虎藏龙之地又酝酿着新能源的勃发——2010年11月23日亦庄,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与中国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商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核心模块技术引进协议,由金风在亦庄分公司天成同创负责生产运营。未来亦庄还会挂上风机品牌基地的名称。 看好中国风电行业 众所周知。全球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不断号召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从led到芯片的功耗,器件级的绿色朝着降低电能的使用不断发展。同时,
这场在法庭上胶着了数年的商战还没有看到尽头。“停战协议”只勉强维持了17个月,两大芯片代工巨头又重开战端。 11月16日,北京市高级法院受理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SMI,香港交易所代码0981,下称中芯国际)起诉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TSM,下称台积电)违约案。 中芯国际指责对方不但违反早先的和解协定,而且“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用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要求台积电赔偿。 此前的9月13日,中芯国际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艾拉米达(Alameda)地方法院反诉
最近全球三大芯片代工企业公布第三季度业绩,三家公司全部赢利,收入都比去年同期有两位数的增长。 第三季度业绩提高 台积电公司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达到新台币824.8亿元(24.93亿美元);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达到新台币324.9亿元(约9.81亿美元)。 联电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新台币278.52亿元(8.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1%,与上季的新台币257.51亿元相比增长了8.2%;毛利率为24.5%,较上季增加了4.4个百分点;净利润为新台币85.9亿元(
无奈之下,华虹集团悄然作出调整。 近日,有接近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集团”)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预计总投资15亿美金的华虹12英寸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基本已经搁浅。 由于12英寸工厂代表了先进工艺和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早在2005年初,华虹集团便提出了战略转型的目标,其核心便是在现有8英寸生产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12英寸生产线。 “项目虽然早就定调,但资金却迟迟不能落实。”该人士表示,久拖未决之下,华虹集团高层最终做出“放弃”的决策。 然而,为配合12英寸生产线,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华虹集团便
今后用户在购买方正、创维、海尔等品牌的摄像头、MP3、电源等消费电子产品时,可能会获得比其他品牌更多的优惠。由于3C领域厂商先后进入6英寸半导体行业,将使这些公司部分产品成本降低…… 10月14日,方正集团旗下的6英寸芯片厂正式投产,而在此之前,创维斥资2.4亿元上马6英寸芯片生产线,海尔则在放弃6英寸计划后筹措8英寸的生产线……一时之间,被业界称为“落后、过时技术”的6英寸芯片厂引起众多品牌大厂的兴趣。 3C厂商涉足造“芯” “方正在3年之前就已经部署出了这一战略,既然进入这个行业那肯定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受到“空芯”化的困扰,我国包括台湾省的电子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基本上采用整机组装或代客加工的商业发展模式。利润率低,主要靠低成本劳工优势,赚辛苦钱。据信息产业部统计,过去5年我国电子百强企业的利润率直线下降,今年上半年已经降到1.6%,为5年来最低,寻找转折点改变旧有的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 上下游脱节是最主要障碍 内地目前电子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障碍是上下游脱节。上游芯片产业在2000年以前规模极小,形成特有的“有脑无芯”的局面。这一局面直到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颁发后才开始改观。芯片设计公司从2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