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巨额利润暗中转移 国家电网公司超低利润率之谜(上)

2004-03-18 00:00关键词:电网国家电网电网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4年2月10日,在福州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工作会议”上(以下简称“福州会议”),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公布了新成立一年来的国网公司成绩单。
2003年,国网公司实现利润41.6亿元,资产总额8576亿元;资产负债率61.8%。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36万元/人·年。以此推算的利润率为0.49%。
去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也是赵希正,他在报告中透露,2002年底,公司系统实现利润115.3亿元,公司资产总额10802亿元(此数据包含厂网分开前的电厂资产),资产负债率56%;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39.3万元/人·年。以此推算的利润率为1.06%。
虽然同2002年相比,国网公司利润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增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今年不到5‰的利润率还是出人意料。
电网到底怎么了?
电改之痛?其实,这不到5‰的利润率也来之不易。
湖北省电力公司宣传部熊威说,现在到下面收电费要过三道关,一是狼狗挡道,二是铁门把关,三是脸色难看。以往“电老大”威风八面,熊威说,“现在却很可怜,收费特别难”。截至2003年9月底,湖北省电力欠费总额已高达11亿元,电费回收率位居全国倒数第一。
尽管国网公司在职工中一直要求以“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来回收电费,但是截至去年11月底,整个国网系统电费拖欠高达200多亿,相当于2003全年利润额的两倍。
2003年11月11日,就在国网公司2003财务年度行将结束的前一个月,整个国网公司展开了电费清缴的冲刺战,当日下发的“生产营销2003155号文”要求,各单位要采取“有理有节地采取强制性措施催收电费”密切跟踪欠费大户的生产经营及资金流向信息,快速反应,提前实行资产收购和资产抵押,防止发生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恶意欠费或逃缴电费的现象。
电力体制改革后,厂网逐渐分开,各级电力公司相继划转自己旗下的电厂,省级电力公司也逐渐成为单纯的电网企业,电网企业的盈利空间主要在于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之差,收入较之前单一,但成本压力却并未相应剥离,目前还是记在电网的账上。
除了以前网厂一家时所集聚的巨额电费拖欠,电网认为压得他们直不起腰的更有3000多亿“两网”改造资金的利息负担。
除了以前网厂一家时所集聚的巨额电费拖欠,电网认为压得他们直不起腰的更有3000多亿“两网”改造资金的利息负担。
前几年进行的城网、农网两网改造的资金,都是以电力公司的名义贷款的,厂网分开后,利息的负担就在电网身上,现在,仅此项贷款,各省电力公司要平均偿还2亿~3亿的利息,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各省电力公司今年的日子都步履艰难。甚至部分省的电力公司已经出现了亏损。
以2003年预亏3亿元的国网系统亏损第一大户——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近年该公司仅城乡电网改造和主网建设就贷款264亿元,每年需还本付息和运行维护的费用约47亿元,除0.02元/千瓦时的农网还贷资金每年可收取13亿元外,每年还有缺口34亿元,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截至去年9月份,该公司债务总额已高达3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4.5%,资产负债率大大高于国网公司系统平均水平。
负担日重,收入却在减少。而国家2002年取消了城网改造建设贴费(每度电补贴给电力公司0.01元~0.02元),让电力公司开始又遭“割肉”。
河南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法荣认为,河南省电力公司的亏损是“政策性亏损”。他认为,由于河南省在实施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中投资巨大,而资金大多来自银行贷款,因此造成了亏损额的直线上升。
张法荣的看法代表了电力系统大多数人的观点,但是,如果把电力公司巨额亏损仅仅归咎于政策性原因和清收欠费难度大,这显然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电力审计惊曝“跑冒滴漏”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常荣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电力行业确实存在着到处建高楼、大量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如今电网经营企业出现的利润萎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中的“跑冒滴漏”造成的。

2003年1到3月,迪比特紧急刹车,开始全面盘点。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