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发改委广电总局共商标准 数字电视振奋人心

2004-04-07 00:00关键词:发改委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争了8年的数字电视标准现在能不能划上句号? 

  3月25-26日由广电总局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给业界鼓了鼓气,尤其当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宣布将出台有关政策扶持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消息时。 

  张称,发改委与广电总局组织有关专家起草的《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初稿目前已经完成,近期将交由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有关人士指出,这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广电总局广科院一专家指出,当前,市场已然启动,狂躁的厂商已不甘再观望等待,但标准之争八年未决给整个产业蒙上了一层疑云。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此《政策》,对愈演愈烈但还不规范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 无疑既是一剂“强心针”又是一剂“镇静剂”。 

  广电数字化进程不顺 

  2000年原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到目前为止,共安排了14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 

  2003年底 广电总局宣布将2004年定为“数字发展年”和广电产业“产业发展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发展规划,2003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要发展到100万,2004年1000万,2005年3000万。 

  而在3月22日开幕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相关报告中坦言,2003年广电数字化进程并不顺利,100万用户的目标没有实现。 

  事实上,据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至2003年底,数字机顶盒用户只有40多万户。而据赛迪顾问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的数字仅为16.8万户。 

  业内人士预测,虽然数字电视用户规模未达到预期,数字电视在全国各地的试播刚起步,但在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外来的竞争压力下,各个厂商已是虎视眈眈。 

  2003年始,数字电视概念积聚的能量首先在设备制造尤其是终端接收显示设备市场释放。 

  据赛迪顾问预测,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将以188.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以销售额计算,数字电视终端(包括机顶盒与数字电视机在内)未来五年的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397亿元。业内更有预测,整个数字电视市场未来5-10年内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亿。 

  国内长虹、创维、康佳、海信等众多产业巨头已大力争抢这一市场,纷纷推出各自的数字电视战略,并投入巨资,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这更是将竞争推向白热化。国外厂商更是纷纷试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摩托罗拉、惠普等熟悉的身影一个个出现。 

  去年的数字电视市场,由于产业刚刚启动,且数字电视标准问题一直没能最终解决,更多的是少数企业领跑,多数观望的态势。业内人士指出,在今年,由于诱人的市场预期,更多的厂商按捺不住,“等待和观望将不再是主旋律”。 

  标准争辩八年之痛 

  3月18日,创维高层透露,数字电视标准之一“数字电视地面接收通用标准”正式敲定,进入最后审批程序。有消息称,该标准一旦出台,将成为我国数字电视首个国家标准。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数字电视的标准方案主要有欧洲的DVB、美国的ATSC和日本的ISDB三大标准体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历时八年至今未能完全正式确定。 

  “盼出台统一标准盼得太久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 

  信息产业部电子产品管理司广播电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白为民介绍说,相关说法不大准确。数字电视标准是个庞大的标准体系,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传输标准,这又主要包括卫星、有线、地面三种。 

  在这三个传输标准中,卫星标准已经确定为DVB-S,只是目前政策尚未放开。我国已计划明年年中开始数字卫星直播业务,现在只待修改相关规定。 

  有线标准方面,广电总局为迅速启动市场,曾主张将欧洲标准体系中的有线数字传输标准定为行业标准。同时,考虑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我国一直没有停止相关标准体系的自主研发。 

  由于有线电视数字化已确立为启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突破口,现已将现行的行业标准,即经改良的欧洲标准DVB-C,上升为国家标准。记者从多方了解证实,目前该标准正在申报发改委,如果顺利,今年底有望提升为国家标准。 

  三大传输标准中,现在仅剩地面数字标准还未确定。 

  1996年,前国家计委委托上海交大研发自己的标准。1999年下半年,清华大学也参与到标准制定的竞标中来,2001年正式列入备选方案。之后,在国家广播电视标准化委员会征集下,曾经出现多达5套方案参与竞标。经过多轮评估,2003年初,标准的最终选择还是锁定清华和上海交大两套最有竞争力的方案之间。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计划于2003年底颁布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和相关的配套标准。然而两校的两套方案历经多轮评估和“比试”,时至今日依然未果。 

  业内普遍的说法称,技术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更多的原因在于两家机构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间的力量博弈。清华大学背后是国内8大主要电视机生产厂商以及3家主要广播设备企业,上海交大方面则有前国家计委投入的研发经费,并与7家沪系企业组成了上海联合体。 

  关于该标准之争目前的进展状况,以及年内是否能够敲定等疑问,记者求证的专家大都不愿多谈,多数回答为“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进展”、“如果顺利,年内能够完成”诸如此类。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章之伶预期较为乐观:“在5、6月份经过最后测试,会有一个合理结果。” 

  政策尚需细化 

  除以上背景呼唤相关政策的出台外,数字电视发展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快制定引导政策。 

  业内人士分析,数字电视整个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碍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各地广电网络的运营者目前仍处于割据状态,各自为政;这些都有待于相关政策的规范。 

  此外,内容不足是数字电视发展的软肋。数字电视要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也有待像宽带网络运营商一样,引入各种各样的内容提供商广泛参与,而这些都迫切需要政策给予倾斜和扶持。 

  据了解,广电总局从去年起就一直在抓紧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范,针对频道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网的改造、付费频道业务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而这次制定的《政策》将涵盖更广,更加完备。 

  广电总局内部人士称,秉着支持数字广播电视服务业、制造业及内容产业发展的思路,《政策》将从投融资、税收、产业技术、运营及监管、业务发展、价格资费、三网融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以期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硬环境支持。 

  记者从广电总局各部门了解到,他们还没拿到该《政策》初稿,近日内应该能够拿到初稿,至于具体出台的时间,各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还不能确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改委查看更多>数字电视查看更多>数字电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