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何时走出电力过剩-短缺怪圈

2004-09-06 00:00关键词:电力电力过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严重短缺导致了新一轮电力投资热。有报道说,未来两年中,将有2000亿元资金投入建设144家新电厂。有人担心,考虑到电厂建设的周期,大约两年后,将会出现新一轮电力过剩。 

    尽管从企业和民众的角度看,或许应当欢迎这样的局面,因为,过剩总比短缺好。当然,电力行业是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但是,这又似乎是无可避免的。这是由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及电力投资决策体制所决定的。 

    我国电力投资的多少不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而是由第三方,即由政府的电力主管部门电监会与投资审批部门即国家发改委设计和决定的。这样的结构具有相当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而按照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经典批评,这样的机构由于置身于市场过程之外,因而面临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知识上的难题:它无法及时地获得有关电力市场的“局部知识”。它确实可以获得某些统计数据,但是,这些统计数据跟自由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家作决策所依据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势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没有一个企业家会愚蠢到根据统计报表做决策的。 

    这种电力投资体制的决策也是高度集中的,电力主管部门和投资审批部门若干人的决策,将决定未来几年电力市场的供应状况。而且,他们的决策可以约束几乎所有企业的投资行为。 

    当我们见识到市场的运转机制之后,回头来看,这是一种冒险的决策体制。只要这若干人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则整个电力行业和社会都要蒙受巨大损失。本轮电荒,就是三四年前这些部门的错误所造成的,据说,他们对未来的电力需求作出了科学预测,根据这一预测,作出了限制电力产业投资的决策。———不幸的是,市场才不理会若干人的“科学”结论呢。 

    当然,实行这样的电力管制体制,似乎是必要的。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而电力行业依然是国家垄断性行业,因而,政府当然认为,自己有权力、也有责任对国有投资的方向和规模予以控制。然而,现实是,正是这样的控制,造成了电力供应的短缺和过剩。而对于由此及造成的社会损失———可以说是公共利益的损失,却无人承担责任。 

    摆脱困境的办法,是弱化政府的集中控制,分散电力供应方的决策权。最彻底的办法是电力企业民营化,成为真正独立的企业,自行就其生产、投资作出决策。即使企业家作出错误的决策,也不可能产生全国范围的严重影响。最起码,也可以下放电力投资审批权,从而控制可能作出的错误决策的影响面。 

    不过,这种投资改革方向是否会被认真考虑,似乎不容乐观。电力过剩与短缺的恶性循环,本身就是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电力管制体制所造成的。但是,有趣的是,每一次过剩或短缺,却都会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强化其行政控制权力的绝好借口。类似于2003年8月14日美国和加拿大所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也会为强化政府集中控制提供意外的理由。因此,在中短期内,我们恐怕会被锁定在电力短缺-过剩的怪圈中而无法走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电力过剩查看更多>